APP下载

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2019-08-22邢志勇周小刚

卷宗 2019年20期
关键词:桩基工程高层建筑施工工艺

邢志勇 周小刚

摘 要: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建筑工程正不断向大型化、高层化方向发展,这给基础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桩基工程作为高层建筑的基础,若施工水平不高必将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严重危害。为此,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工艺、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工艺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物地上25层,整体为框剪结构,地下1层,为框架结构,拟建总建筑面积为4.5万平方米。根据施工要求,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38m为设计有效桩长,桩径700mm,锚桩、工程桩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

2 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施工前,需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为保证成孔质量,拟采用旋挖钻机施工,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施工中适当调整施工方向。根据要求,应在基坑东侧设泥浆池,桩孔土则可临时堆放于主楼南侧,并通过装载机分次将泥土外运,避免对桩基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2)钢筋笼制作及安装。遵循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成型后,保证在规定误差范围内控制各部尺寸误差,如主筋间距误差需控制在±10mm以内,钢筋笼直径误差需控制±10mm等。只有取样送检结果合格的钢筋才能用于施工。施工前,先调直主筋、螺旋箍筋,在钢筋保管时,要求垫空钢筋底部,并将雨布覆盖其上,随后做除锈施工,若钢筋锈蚀过于严重,则不得使用。

按“切齐取直”法设置钢筋主筋两端,主筋接头相互错开,根据要求合理控制两接头错开间距。按点焊法连接主筋与螺旋箍筋加劲筋,通过单面搭接焊进行加劲筋与主筋连接。根据工程实际工况,共需21个加劲箍。加固钢筋笼起吊挂吊部位,保证在整个起吊环节,钢筋笼不会出现变形问题,即时向孔内放入,仍不会出现脱落现象。要求在50mm设钢筋笼保护层厚度,顺着钢筋笼縱向设Φ10mm圆钢钢筋笼支承卡,相近2组错开45°。

3)成孔工艺。施工时,需先校核孔位,待保证孔位准确后,即可进行钻孔施工。要求钻杆垂直,当与设计底标高相距20~30cm时,需先停止10min,当钻渣沉淀之后,即可向孔底一钻到底,相比设计桩底标高,孔深应大一些。若存在缩孔情况,需提升水头,或加大水压等。

4)混凝土灌注。在灌注导管安装前,要先对导管接头是否存有漏水问题进行详细检测,保证官长配置合理。待检测合格之后,即可向孔内下放灌注导管,一般可在孔底500~700mm以上控制下入长度。灌注前,可先进行隔水塞设置,可放置于导管泥浆面100mm左右,灌注水泥砂浆量为01~0.2m?。灌注过程不得间断,若存有意外,必须中断,需尽可能减少中断时间。因本工程有效桩长为38m,则15m?为混凝土量,为此,可在2h内结束灌注,以此减少因孔内混凝土顶面,流动性消失,从而加大顶升难度,出现埋管隐患。

3 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塌孔处理。施工中,因工程量大,所需地质各有不同,因局部存有砂层,可将泥浆加入孔内,按照“低速、缓慢”的原则进行钻机施工,可构成泥皮护壁,从而避免出现塌孔现象。若产生塌孔问题,需及时查找原因,确定具体位置,通过泥浆护壁法进行有效解决。根据要求,可通过膨润土搅拌制作泥浆。当孔底沉渣过多,在标准范围以外,需及时处理,做二次清孔,保证满足设计要求。

2)孔斜处理。为避免出现孔斜情况,需把控好钻机安装工作,保证安装稳定、准确,确定在同一铅垂线上控制钻机、回转器中心与桩位。开孔过程中,应严控钻机速度,按“轻压、慢转”原则进行钻进施工,保证开孔段垂直度。因施工地层不同,则成孔过程中,需及时做好钻压、钻速调整,不得增加速度,高速施工。若已产生孔斜问题,可按照下述方法进行解决,第一,若位于水位上部,可通过人工法进行处理;第二,若位于水位下部,可反复慢转进行孔斜段修复,也可通过扩径法进行处理。

3)卡管、堵管处理。一般在桩孔中心处安装导管,导管安装或拆卸均要慢速提放,若产生卡管情况,严禁强提、硬拉,需慢慢旋转导管,从而脱卡。安装导管的过程中,应做好低管、各节导管质量检测,若出现凹凸、卷口情况,需及时处理。若导管已使用,需及时清理干净,避免影响下次使用。混凝土灌注时,需对混凝土坍落度严格把关,避免因导管或混凝土质量等问题,出现堵管情况。若已经产生堵管,则可上下串动导管进行处理。

4)断桩处理。安装导管时,要紧固螺丝,正确放置胶垫,避免灌注时因导管进水问题,产生断桩情况。导管提拔、拆卸时,应保证导管深埋混凝土内的长度在2m以上,防治因误操作,出现断桩问题。若已出现问题,需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及时处理。

4 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提高设计水平,加强源头控制。只有不断提高建筑桩基工程设计水平,才能够确保工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设计方案包括工程造价、施工方案、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第一,要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全面勘察,根据施工区域的承载能力设计相适应的方案,避免设计方案与现场地貌存在较大的差异;第二,要合理设计施工周期,综合考虑施工工艺、气候环境、人员组织等因素,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施工效率;第三,要加强设计动态管理,对于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追究设计人员责任,要求设计单位及时对设计方案进行变更,避免给建筑桩基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2)树立质量意识,加强过程控制。(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从组织、人员、制度三个方面抓起,通过建立《工程质量与技术管理制度》等制度来保障施工质量,同时在每个施工队伍中设置一名专职质量检测员,每天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材料进场前由项目负责人亲自抽检,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场。(2)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充分发挥质量监督部门的作用,从开工、施工和竣工鉴定上严格把关,对监理工作法规和相关的制度不断完善,对监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不断强化,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或返工。(3)制定质量奖惩措施,对于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给予奖励,工程质量不合理的立即返工并进行处罚,通过质量奖惩措施引导施工人员树立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鞭策和警示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以保障施工质量。

3)抓好工序管理,加强跟踪控制。在桩基工程施工中,需要抓好工序管理,要求相关人员加强现场质量监督力度,在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将施工工艺、技术难点和安全隐患向施工人员详细讲述。在施工时能够深入现场指挥、指导和协调,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和技术问题及时给予解决,设置专人监督成孔工艺、混凝土灌注等重要工序,建立现场检查制度、质量管理体系等,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隐蔽工程、薄弱环节必须坚持监理人员旁站,否则不得施工。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桩基是一种传统、古老的基础形式,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当前在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已普遍使用。其通过连接承台可构成一种深基础形式,在地基基础处理方面效果显著。本文结合具体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通过旋挖钻机施工,以期全面提升桩基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德彪.关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3):549-549.

[2]顾俊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2):4689.

[3]张国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8):1663.

[4]刘勇.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6):2258.

[5]孙溪东.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5,(34):85.

猜你喜欢

桩基工程高层建筑施工工艺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断层带常用钻进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