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过程中重点问题分析

2019-08-22鲍琳琳

卷宗 2019年20期
关键词:安全生产经济效益标准化

鲍琳琳

摘 要:生产安全始终处于生产的首位。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对生产环节进行规范要求,可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生产损失,提高生产效率。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化流程,以形成安全的生产习惯。本文分析并介绍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经济效益

1 前言

随着现代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不断更新、完善和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是这方面的有效措施,也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体现。生产安全标准化确定了生产安全的责任,并制定了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的详细规定,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从生产的多个方面控制生产风险。

2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作用

安全生产标准化,针对生产过程,从管理和技术层面出发,有效的帮助企业对各种生产情况,通过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减少因意识疏忽和技术操作失误引起的生产安全事故,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1)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身素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需要企业最基本的生产人员作业行为的标准化,推进过程中,首先充分了解每一个岗位和其生产工艺及流程,从而对不同工种和不同工作岗位的操作行为进行安全生产的规范化。员工在生产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岗位的标准来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员工因为操作失误引起的安全事故。对劳动者的工作活动进行控制,帮助员工在长期的安全监管控制中建立安全的生产理念。

2)从安全事故的源头进行预防。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其根本目的是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源头大多是在具体岗位上操作的不规范,所以,想要落实安全生产,必须从源头上进行隐患阻断。在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对一线生产岗位的生产作业过程进行适当的整理,对生产技术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它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氛围。同时,由于标准化的实施,生产过程更有序了,产品的生产也更加趋于规范化,对于提高生产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3)对安全生产的责任进行明确。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企业必须对生产的安全责任进行明确划分,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总体安全生产意识水平,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上至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下到每个岗位具体的操作工人,都明确了相对应的安全生产责任。企业负责人和各层级管理者对整个企业负责或是下属机构负责,就必须做好安全生产的管理与监督工作,一线生产人员对自己的生产作业过程负责,违规操作将受到处罚。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追责问责,而且在长期的规范管理下,逐渐形成安全生产的习惯和意识,推进生产的持续发展。

4)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备忘录。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作业行为必须标准化、规范化。在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为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提供了标准化指导,在监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情况的过程中,比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各项要求,根据要求逐条规范落实,避免了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空白区域问题的发生,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作业的规范、有序、无死角提供了保障,确保了企业安全生产总体水平不断地提升。

3 目前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标准化与员工和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但是因为各种主客观的因素,目前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1)标准不够明确和科学。在推动中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在确定具体标准时不知道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的要求,不去查阅相关标准文件的具体要求,而导致企业制定的作业标准甚至管理标准不符合实际情况,造成标准的执行存在问题。企业的大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都是由行政部门制定和实施的。但是企业的生产岗位和生产环节是比较多和复杂的,行政部门在制定过程中未能与生产部门沟通,标准化生产标准与生产之间存在冲突,不利于企业的有序生产。

2)意识上忽视安全生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追求经济效益已成为所有企业的中心。企业的管理层将生产目标作为唯一中心,没有正确的理解到安全生产与企业效益之间的联系,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会干涉生产效能,因此,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过程中,更多的是做表面工作并应对检查。一线员工一方面为了完成任务,另一方面认为标准化繁琐、不必要,生产过程随意性大。

3)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理解片面。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不仅需要一线生产部门各个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规范生产,而且需要公司各个部门共同配合完成。但是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推行部门未做系统计划,推行部门大多就是一纸公文发放下去,各部门之间协调不足的现象极不利于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

4)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安全生产标准化包含的内容较多,各项工作标准化要求比较多,需要较多的宣传来进行推广,帮助企业员工理解,推动员工自觉实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的宣传手段陈旧,多是发公文的形式,不能引起重视,也不方便员工学习理解。

5)缺乏有效的物质支撑。在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涉及的方面比较广。在技术层面,员工需要精通技术;在人力层面,需要推广和宣传人员进行推行,也需要员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贯彻,需要监管者进行监督提醒;在物力方面,需要例如提示牌、引导牌等提示语;财力方面,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但是,一些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方面缺乏足够的投入,这对政策的实施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4 针对生产标准化推行过程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1)加强研究,完善生产标准。对于标准的制定,必须学习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文件的具体规定,结合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对于生产中安全事故频发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节优先进行研究,与生产人员进行沟通,借鉴国内外相同企业生产经验,制定标准试行,然后进行推广。逐步补充每个生产环节,形成完整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制定标准时,以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为前提,结合经济效益,形成最科学的方案。

2)深化标准化生产意识。首先,企业各级管理者需要了解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不能将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分开。各级管理者需要加强学习和理解,从思想根源上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并且将生产责任进行明确,以上带下,带动生产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按照标准化规范进行生产。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实的好的组织或者个人,进行表扬,并作为示范进行推广,便于全企业进行学习。

3)强化标准化的落实程度。首先,针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制度必须与各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仔细商讨,不放过任何细节,确保标准化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第二,在实施过程中,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根据问题根源寻找解决方法,强化标准化的具体实施适应性;最后,需要管理者和标准化推行部门加强监督,标准化的执行是一个长期性的行为,确保执行者不是一时间为了应付检查而演戏,必须将标准化生产作为生产常态。

4)加强宣传力度。实行过程中,针对实行问题进行企业内部探讨,共同推进标准化的合理化。 通过优秀推广和实施单位的宣传,引导其他单位和部门学习和推动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

5)做好物质支撑。对于不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的旧设备和落后的技术进行淘汰,引进安全先进的新设备和新技术;人力方面,做好推广人员队伍建设,做好责任制建设,部门领导带头推进;在资金方面,与领导做好报告获得批准,与财务协商做好资金准备,将资金做好规划,更好的推进标准化的推进。

5 结束语

安全生产对于企业来说非常具有重要性,推行生产安全标准化是必然要进行的。所以,企业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行业特点,建立规范的生产安全标准化体系,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璐瑶,赵怡晴,李仲学,刘丰志.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研发[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11).

[2]肖栋梁,王凯,孙霞.推行安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对策[J].化工安全与环境,2016:12.

猜你喜欢

安全生产经济效益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