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问题探究

2019-08-22胡贵琴

卷宗 2019年20期
关键词:创业意识创新能力

胡贵琴

摘 要: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众创"时代必不可少。本文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角度出发,从创业教育认识的不足和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建设不到位进行探究,并提出通过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建立高素质和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希望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能够有完善的体系,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意识;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等教育从以前的精英教育正在渐渐的走向大众化教育。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要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才能够在民族竞争中取胜,所以高校教育的改革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

1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时代背景

社会的不断变革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召唤着创业教育,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创业成为了可能,创业教育的开展顺应了个体、时代、中华民族的创业精神的塑造有着非凡的意义。

1)逐渐上升的就业压力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国目前也正面临着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大学生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通过创新创业来克服就业困难。若社会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条件,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创业氛围,这样将会进一步的缓减就业压。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可能。第一,改革开放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特别是近年来经济体制的不断多样化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第二,政策和法律的不断完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近几年来,政府和教育机构一直在不断的支持在校大学生以休学的方式或利用课余时间去创业,同时,许多高校和政府机构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了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

2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创业教育认识的片面

1)大学生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观点,只要大学毕业后拥有大学毕业文凭,以后找工作将不是难事。因此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在大学校里重学历,而并没有重视自身综合素质,同时也忽视了创新意识和创造性精神的培养。大部分学生认为创业教育是针对那些有意愿又有条件创业的学生进行的教育。高校创业教育不仅要对那些想要创业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同时高校创业教育要努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大学生今后的创业提供一定的知识储备。

2)高校管理者对创业教育认识不够。大部分高校管理者未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重视,没有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也没有专业的创业教育的老师。对创业教育并没有许多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只是停留在理论和形式上,并没有付诸实践。大部分高校管理者都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了人才的综合性发展。大部分老师认为创业教育只是针对具有创业倾向的学生,而对于哪些不想创业的学生则可以不进行创业教育。

2.2 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建设不到位

1)高校创业教育缺乏具有创业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师资力量。高校想要实施创业教育要求创业者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业意识,对高校创业教育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教师本身对创业理解不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学生在校期间出去创业风险较大,老师也害怕承担责任。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创新积极性,激励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创新精神的活动,拥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的师资队伍。

2)高校创业教育缺乏高素质和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从当今中国的具体国情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者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创业教育者理论知识储备不够。许多新建本科院校担任创业教育的教师都是临时从其他专业学科抽调,不具备丰富的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运转的规律并不熟悉,对中国目前的经济政策分析和领悟能力较弱 ,对未来经济态势的预测能力较差,对市场要的敏感性较差,并不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而调整相应的策略。第二,创业教育者把握市场风险能力不够。一个优秀的风险投资家,才能对市场有更好的了解,才更清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投资项目,投资什么项目才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然而,许多创业教育者并不具备较强的市场风险预测能力,所以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怎样评估市场风险。第三,创业教育者创业实践经验不够。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拥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业能力以及对市场敏感的洞察力,成功的创业者在与创业者沟通交流过程中都会对他们产生强烈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从而培养出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和激发出创业者的创业激情,使创业者对创业充满更大的信心。

3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改革的措施

3.1 创业意识的培养

1)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首先,明确创业意识培养的内容。从社会这个大的范围来说,可以将创业意识分为创业的社会意识和创业的个体意识。创业者全身心的投入到实现自我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自我潜能,还必须去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在培养学生创业的个体意识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学生创业的社会意识。学生要培养诚信意识。创业者要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大学生更应该具备风险意识。其次,重视创业意识培养的方法和要求。第一,要将创业意识看作为行政管理和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要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就业意识,让他们具有长远的眼光、坚定的魄力、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些能力为创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心理准备。第三,在知识经济时代,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2)高校管理者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领导者是高校管理者,必须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他们应该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将它看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

3.2 建立高素质和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创业教育的关键,是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桥梁,师资专业化和高素质将成为创业教育的一种趋势。

第一,担任创业教育的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并且定期对创业教育者进行相关的创业知识培训。本科院校所招教师应具备创业教育的专业知识,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运转的规律,掌握分析当今中国经济政策的能力,对于未来经济形式的发展有一定的预测能力,能够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做出调整。

第二,创业教育者应增强把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高校担任创业教育的教师应立足于社会市场经济的现状,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深入社会市场经济的实践,增强预测市场风险的能力,做好创业风险评估分析。同时创业教育者应该有全局眼光,做好创业规划,建立创业蓝图,创业教育者要学会分析和规避风险,制定应对策略,善于利用各类资源,走好创业之路。

第三,創业者除了拥有自身理论知识外,还需要社会实践经验。高校可以聘请创业成功企业管理者担任创业教育教师,这样成功创业者可以将自己在创业过程中的经验与学生交流,通过成功创业者的事迹让学生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业目标,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坚定创业意识。

4 结语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齐文勃.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8.

[2]张雨希,王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关系没一个人的事[N].光明日报,2015-08-10.

猜你喜欢

创业意识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大学生微商创业与创业意识培养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