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

2019-08-22曾嵘

卷宗 2019年20期
关键词:高考文言文兴趣

曾嵘

摘 要:语文学科的高考难点之一是文言文,学生往往在这一项上丢分严重,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得到了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扎实掌握并懂得运用文言文知识,需要高中一线语文教师结合新课程改革和近年高考的方向,深入研究教学策略。文章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意义、面临的困难及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全面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兴趣

文言文教学,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考将文言文纳入语文学科重点考查内容。然而,因为古文与现代文存在的巨大差异,使得高中学生学习并掌握和运用文言文知识并不容易。根据高考指挥棒的指引,着力加强文言文教学,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乐学,促进学生文言文素养切实得到提升,需要教师深刻认识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策略加强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能力,为高考取得理想成绩提供支撑。

1 开展文言文教学的意义

1.1 培养文言阅读理解能力,完善语言建构与运用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学积累掌握300个基本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及基本特殊句式,达到高考文言文考查要求,并培养探索语言运用规律的兴趣,达到对文言经典作品的阅读鉴赏。文言文是现代语言的基础,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增强自身对文章的简化能力与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能力,从而在阅读时速度更快、理解能力更强,提升阅读能力。

1.2 学习鉴赏不同时代优秀作品,实践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高中语文教材所选择的文言文,都是优中选优并论证后收录的,并且经过了多年的不断完善,对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屈原的《离骚》一文中多用香草形容自身高洁的品格,于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香草、美人的意象得以传承,成了美好高洁的象征。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学生体会到不同时代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自觉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1.3 探究作品内涵,坚持立德树人

文言作品饱含着作者的情怀与思想,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对作品塑造的人物品格进行品鉴,从而对自身品格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树立临危之时,勇担大任的责任意识,学习荀子的《劝学》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意识,学习《苏武传》树立崇高民族气节。文言作品还包含辩证思维、批评思维、创新思维,学生在学习探究中,不断发展和提升思维能力,形成科学发展的思想,实现立德树人。

2 文言文教学面临的困难

2.1 年代久远带来的语言演变差异

文言文的作者生活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之中,因此,其思想与行为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具有独特的特征。例如,屈原的《离骚》一文中“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都是对朋友之间感情的描写,但《离骚》一文的描述大多采用代指的方法,用词简练但表意深长,而《兰亭集序》一文则更多以场景描写为主,相较于前者语言表述性更强,表意更为简单明确,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如果文言素养缺乏,且对作者所在的时代背景知识不够了解,就无法体会作者的表意。

2.2 “文”的理解达不到深度

理解文章内涵是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难点之一。由于文言文的特点在于以文抒怀,以言带意,因此要想真正把握文言文的核心,就要首先将关注点放在文章的“意”上,而不是对文章遣词用句的分析上。例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文中的首句,对其进行直白的语言分析可以释义为:回到来的地方去吧,我的田园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但是作者的实际意思并不是想表达田园荒芜,而是想表达自己如同良田未受重用的悲怆心情。

2.3 文言文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教学改革一直在深化,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却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方法,课堂由教师主导,领学生逐词逐句课堂教学、课后练习、纠正错误、学生练习,整个过程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刺激,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3 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针对学生学习文言文面临的困难,语文教师应结合高考考查的重点,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有侧重地引导学生突破重点知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步提高學生文言文的解题能力。

3.1 增加基础文言知识的教学

由于文言文学习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质,而核心素养的形成又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进行学习之前,基础文言知识的教学是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时代社会环境、文学风气及语言运用趋势变化的介绍,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基本的文言文概念,从而更好地对文言文的内涵进行挖掘与理解。

3.2 设置诵读环节

诵读是一个视听结合的学习过程,能够刺激大脑加快记忆与理解功能的运行,诵读的次数越多,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就越深刻,因此,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体会文中作者情感的形成与变化,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诵读环节。

3.3 合理设置问题合作探究

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是当前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教学方法,在文言教学中,同样要大胆实践。教师要认真研习教材,设置好问题进行重难点突破,设置好问题实现核心知识的运用,设置问题好问题实现思维发展提升。对学习生成的问题更要重视,及时加以解决。还可采用创作、比赛、辩论、表演等更多元的呈现方式合作交流,以提升文言学习兴趣。

3.4 实现信息技术与文言文教学的结合

信息化教学是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而兴起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以先进的科学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方法为工具,通过将教学环节数字化实现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文言文内容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高考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教师必须依据高考的侧重点,引导学生筑牢文言文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与文学鉴赏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重现文言文各知识点面貌,进而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克服文言文学习难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田艳.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2]王国利.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2).

[3]刘雯.浅析诵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意义[J].读与写杂志,2016(03).

猜你喜欢

高考文言文兴趣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