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学习软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2019-08-22刘丁睿李特

卷宗 2019年20期
关键词:超星学习通教育信息化高校

刘丁睿 李特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使用各种移动学习软件来辅助课堂教与学。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以超星学习通软件为例分析软件的使用现状,从而得出课堂教学中软件使用的优缺点,并提出解决策略,以便于超星学习通软件能更好的在高校教学中为教师和学生所使用。

关键词:超星学习通;教育信息化;课堂教学;高校

现如今,教学改革提倡实现教学资源来代替传统的教科书,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从教师枯燥无味的“满堂灌”式教学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交流式教学。因此,以超星学习通为例的移动学习软件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课堂之中。本文根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探究超星学习通的使用对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进而得出结论。

1 移动学习软件与教育信息化

1.1 移动学习软件

安装在手机等移动便捷设备上的,可服务于移动学习,改善移动学习效果的教学系统或多媒体软件,我们就称之为移动教学软件。

本文中的移动学习软件是指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超星学习通软件。是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下教师为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而使用的教学软件。

1.2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计划中提出来的,要求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达到深度融合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1]

本文中的教育信息化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利用移动学习软件来实现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

2 超星学习通在高校课堂教学中使用现状

2.1 研究工具的设计

本文利用调查问卷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工具,主要调查了各个高校的学生在课堂中使用超星学习通的现状。本问卷共包括18道题目,其中单选题11道,多选题6道,开放题1道。主要针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参与度、学生学习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其中学生学习兴趣维度包含3道,学习参与度包括5道,学生学习效果包括5道,除此之外的其余题目是对学生使用超星学习通软件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为数据分析打下基础。共收集到问卷81份问卷,每份数据均为有效数据,数据真实可靠。

2.2 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文通过对使用超星学习通软件进行过课堂学习的学生进行调查,得到以下数据。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绝大多数人认为教师在课堂使用超星学习通上课时,课堂氛围积极活跃[2]。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自身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根据数据结果显示,活跃课堂气氛具体表现在:课堂摇一摇选人、学生互评、意见投票活动、以及签到方式多样四个方面。

首先,“摇一摇选人”应用于课堂回答问题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软件随机选人作答,带给学生紧张有趣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学生探索思考问题的答案,进行主动学习。其次“学生互评”应用于课堂发表点评、作品点评、观点点评等环节,借助互评环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生生互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使课堂环境不再是单纯枯燥的讲授而是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积极思考、互相借鉴的学习氛围。再次,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收集学生对于某件事情的看法时,可以发起投票活动。并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投票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而调动学生参与兴趣,课堂氛围活跃。最后,多种多样的签到方式,不仅可以将大学生们的出勤情况公开透明化,也可以通过不同签到方式的变换,在课堂的开始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其它与课堂无关的事物中转移到课堂中来。有趣的手势签到和位置签到更是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根据对以上的数据进行分析,有近41%的学生认为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利用超星学习通进行教学的优点之一是学生的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化、更加细致。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够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教学评价体系。超星学习通中更是将这个改革更好的落实到课堂中。它打破了只有教师评价的传统评价方式,提供生生互评的窗口。教师只需在教师端开启生生互评窗口,系统将会随机为每名学生匹配2-3个其他学生的作业,让学生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发起对于某一问题的主题讨论,教师可以对优秀的答案进行送花奖励,学生也会加上相应的分数。同时,教师可以对选人、分组任务、小组讨论等环节进行评分。这些都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更为细致,真正做到了细化考核。

根据以上的数据表明,可以发现课堂教学中采用加入学习小组合作式探究学习的方式保证学习效果。

第一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不容易解答的或是有一定分析难度的问题,利用超星学习通加入学习小组,教师提供一定的思路指导之后,将课堂返还给学生。头脑风暴式展开小组讨论[3],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调动思维。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各抒己见,减少课堂上直接发言的紧张感,毫无保留的发表意见,学生之间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彼此借鉴学习以此完善自己对问题的见解。通过学习小组的讨论,在课堂上教师随堂观察询问,有助于教师了解到学生的想法,细致及时的根据实际情况解答疑问形成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保证学生学习效果。这种合作式学习也体现了教学改革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避免了“满堂灌”、“填鸭式”教学。

第二个方面,合作式探究学习可以借助在小组中学习兴趣高、积极发表意见的学生带动一些学习参与度差的学生,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尤其对于一些内向的学生,在小组中参与讨论,可以不断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避免他们成为课堂的“边缘化”成员,合作式探究学习可以尽可能的保证全体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保证他们的学习效果[4]。

3 分析问题与提出策略

虽然现在超星学习通软件已经走进了很多课堂,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与最初引入该软件的辅助教学本意相反。例如,在使用学习通进行位置签到时,本意是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但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操作复杂或者操作不熟练引发了很多的问题,耽误了开展教学的速度。为此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在使用软件之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软件使用培训,可以,让学生对这类辅助课堂教学的软件都有一定的操作基础,避免由于操作性问题打乱课堂节奏。

再例如,该软件的使用是需要网络来支持的,但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显示,有较多的同学反映因为网络问题影响了该软件的正常使用。问题体现在学习资源的下载过慢、在线测试的作答不能及时提交、网络不稳定出现闪退现象等,建议是各高校能更好的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这种措施同时也能够解决有些学生流量有限的问题,在一定程度的保证软件的正常使用。

4 结论

本文主要是对移动学习软件—超星学习通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一定的数据表明,超星学习通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实现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軟件的使用一定会存在着利弊,在本文中我们也针对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软件使用培训,网络全覆盖的解决策略,希望超星学习通软件能够被更多的学生所喜爱。

参考文献

[1]赵晓妍,彭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9(01):97.

[2]曲坤.超星学习通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150+156.

[3]瞿亚萍.网络学习空间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以超星泛雅平台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17(11):58-60.

[4]彭迎春.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大学英语移动教学的研究[J].才智,2018(18):4.

作者简介

刘丁睿(1998-),女,汉族,吉林省,延边大学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

李特(1998-),女,汉族,吉林省,延边大学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

猜你喜欢

超星学习通教育信息化高校
基于超星学习通移动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应用与研究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索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