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影响力探讨

2019-08-22李春成荣浩

卷宗 2019年20期
关键词:青少年教育影响力博物馆

李春成 荣浩

摘 要:博物馆在教育领域的功能逐渐被认可,青少年教育项目随之增加,对其影响力的分析,可明确博物馆的教育独特性,为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指导。基于此,本文以某省博物馆开展的青少年教育活动为例,分析其影响力,阐述发挥博物馆影响力的建议,增强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效能。

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影响力

我国于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规定了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博物馆从传统的文物收集、存储机构,转变为提升国民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因此,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具有影响力,可提升青少年教育水平,实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1 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影响力分析

1.1 青少年教育项目分析

本文将某省博物馆开展的青少年教育活动为例,分析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影响力。该教育活动以组织青少年参与讲解员培训的形式开展,包括公开课、体验课、必修课、实践课及展示课。公开课负责培养青少年对博物馆及文物的探究热情,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博物馆讲解员;体验课引导青少年根据文物自主表达;必修课对亲少年进行系统培训,引导青少年从多角度观赏文物,并对文物产生独有见解;实践课组织青少年通过小组合作方式,为博物馆观众讲解文物;展示课要求青少年通过展演方式呈现活动收获。在上述教育活动中,博物馆通过培训形式,对青少年开展情感教育,可加深青少年对历史与文化的认识,拓展青少年的视野,培养爱国精神与协作意识。

1.2 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影响力

在上述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影响力体现在以下方面:

培养青少年的团队意识。在必修课培训中,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组织青少年开展团队学习,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和评价,完成集体课程。在教育活动后的调查问卷中显示,86.11%的青少年认可团队学习,认为团队学习可明确自身的不足,认识团队伙伴的优点,还可与伙伴建立良好关系。可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可培养青少年的团队意识,为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丰富青少年的情感体验。在青少年教育活动中,青少年与工作人员及伙伴们的感情不断加深,对博物馆和文物的态度更为积极。在教育活动后的调查问卷中,青少年对该博物馆的评价如下:“家一样的地方”、“可以获取很多知识”、“文明和文化的中心”等,表明青少年对博物馆的亲近与认同。可见,通过青少年教育活动,青少年对博物馆的模糊认知,转变为理性认知,可在未来学习中,利用博物馆获取知识,完善自我。因此,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丰富青少年的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成长[1]。

2 发挥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影响力建议

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全青少年人格,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型人才。因此,政府部门及博物馆需保障该影响力的充分发挥。

2.1 加强政策引导

就目前教育领域发展状况而言,博物馆仍旧处于青少年教育的边缘,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参与度偏低,使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影响力难以落实。为了促进博物馆青少年影响力的发挥,政府部门需从政策层面加强引导,创新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模式,加强博物馆在教育方面的建设。以重庆地区为例,当地政府部门结合《博物馆条例》的要求,为红岩博物馆提供资金及政策支持,为红岩博物馆引进“声光电”科技,创新文物陈列展览方式,并结合青少年兴趣爱好,改进公共厕所及旅游走道等基础设施,为博物馆与学校合作提供条件。同时,当地政府部门组织红岩博物馆与多个中小学构建教育合作关系,共成立38个红岩班队,传承并弘扬红岩精神。

2.2 创新青少年教育项目

青少年教育项目是发挥博物馆影响力的基础,博物馆需注重项目活动的创新,提升青少年教育的感染力。博物馆管理者需结合博物馆资源和当地特色文化,创设教育项目,注重教育项目的互动性及趣味性,丰富青少年的参与体验,使青少年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素养。以某博物馆为例,管理者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及社会发展热点,创设特色教育项目,每年开展百余场教育活动。比如,在清明节、劳动节等节日期间,举办烈士祭奠、慰问红军等教育活动,丰富青少年的情感体验,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结合先进技术,开展智慧青少年教育项目,在博物馆建设白公馆3D画廊及互动体验馆,青少年在该活动中“穿梭时空”,体会战争时期革命先烈的生活环境,引发情感共鸣,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2.3 培养教育人才

在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开展中,普遍存在缺乏教育人才的问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更倾向于文物管理和文物知识讲解,在教育能力方面稍显不足。因此,博物馆管理者需培养教育人才,提升博物馆工作队伍的教育能力,为青少年教育的开展提供人力支持。

各博物馆可借鉴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博物馆在职人员培训班,结合工作人员的教育能力,合理选择培训课程及培训专家。一般来说,培训课程以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學及博物馆教育活动组织为主,培训专家由大中型博物馆的馆长或教育部门领导担任。培训活动可提升博物馆馆员对博物馆教育职能的认识,培养其教育素养。比如,湖北省博物馆于2014年开展的青少年教育工作培训,由荆州博物馆等博物馆的社交部领导担任培训专家,开展“小小讲解员培训”及青少年教育活动组织等培训活动,分享青少年教育经验;浙江自然博物馆于2016年开展的馆员培训活动,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作为主题,提升工作人员的教育能力[2]。

3 结论

综上所述,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可培养青少年的团队意识,丰富青少年的情感体验,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政府部门需加强政策引导,博物馆需创新青少年教育项目,培养教育人才,保障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影响力发挥,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秀丽.让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N].中国文物报,2019-06-21(002).

[2]刘芳.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与利用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8(02):178-185.

作者简介

李春成(1986-),男,河南南乐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博物馆教育。

猜你喜欢

青少年教育影响力博物馆
博物馆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处理青少年逆反心理问题的思考
露天博物馆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