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图书馆日常工作管理的对策

2019-08-22杨曼璐占应军

卷宗 2019年20期
关键词:日常管理人员素质管理制度

杨曼璐 占应军

摘 要:本文先介绍了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环境管理、人员管理以及书籍资料管理等多项发展需求;其次,以管理需求为出发点,提出了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的发展策略,希望可以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管理,合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等途径,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

关键词:图书馆;日常管理;管理制度;人员素质

图书馆是广大读者们查阅资料、休闲阅读和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内部环境、人员以及书籍的管理,是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进入到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环境在社会范围内的覆盖面积不断扩大,影响也不断加深。如何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新的管理思路与管理方法,优化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成为了影响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内容。

1 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内容

1.1 环境管理

图书馆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对图书馆噪音、光线和温度湿度的管理。图书馆内部的噪音来源主要是读者走动、交谈和电子设备铃声。在进行环境管理中,要重点对噪音进行管理[1]。光線管理要求管理人员根据当日的天气情况,对室内的光线强度进行调整。过强或者不足的光线照射,都会对读者们的阅读和学习产生影响。温度湿度控制与光线管理同理,室内空气不流通,容易使读者的思路困顿,产生疲劳感。

1.2 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主要包括了对图书馆内工作人员的管理以及对读者的管理。其中,人员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服务态度以及工作效率等方面的管理。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为读者提供服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会影响到其服务态度与工作效率。所以,在日常管理中,要重点加强专业素养的教育和培训,以此提升服务水平。在对读者的管理中,要对读者大声喧闹等影响环境和他人阅读的行为进行干预制止,共同营造和谐的阅读空间。

1.3 书籍管理

书籍管理要求管理人员要能够及时更新书籍的库存,对每日借阅和归还的书籍进行整理归类。该项管理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要求很高。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还要定期在图书馆的图书区进行巡查,将未能归还到指定位置的图书放归原位,并对图书区的书籍进行整理。按照统一的编号,对书籍的类别和数目进行管理,定期查验库存。

2 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对策

2.1 建立现代管理制度

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能够构建更为安静舒适的读书馆阅览空间。比如,制定出图书馆内读者需要遵守的注意事项,以条款的方式张贴在图书馆醒目位置上。在读者办理借阅卡时,可以在借阅条款中和图书馆会员卡背面,印刷阅读守则。对读者们的行为进行约束,能够限制读者大声交谈、手机不静音等问题的发生。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对室内的噪音进行控制。安静的环境可提高读者们的舒适度[2]。在天气适宜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对室内进行开窗通风,使自然风进入到室内,加强室内外空气流通交换,能够达到温度与湿度控制的效果。

2.2 加强人员素质管理

落实加强培训的方式,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更新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增强业务能力。比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落实奖励工作制度。如果共组工作人员的表现优异,可以提供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包括了奖金、带薪休假等内容。精神奖励则是在全体员工们面前对优秀员工予以表彰。双重奖励的方式有利于全面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提高责任心与事业心的方式,最终达到提高服务管理质量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工作中还要逐步推动工作人员转变管理与服务的理念。特别是在信息化技术水平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中,能够提升服务水平。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使员工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之后,思想层面上也获得转变与提升。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服务效率,节约更多的人力资源。此种发展模式下,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也逐渐转变到提升服务质量的方面。

2.3 规划设计大数据图书馆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在新的发展时期,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需要结合大数据信息技术。比如,使用多媒体技术,完成图书馆的广告与新闻的投放。在图书馆内部的大厅和或者图书馆的数字平台资源首页,使用滚动条的方式,对最近的广告、新闻以及新书的资讯进行播放。利用数字技术完成图书馆借阅规章制度的宣传和推广。此种管理模式下,读者会更加方便地获取到图书馆的信息,掌握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的规章信息,提高读者阅读的规范性。此外,在内部管理工作中,也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使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构建云空间资源平台,将纸质资源和文献资料上传并储存到云端。通过优化升级之后,用户可以在其他地方登陆到图书馆的资源库中,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图书和文献资源。还可以通过线上评价的方式,对图书馆服务进行评分。

3 总结

综上所述,图书馆的环境、服务、人员素质和图书内容品质等方面的因素,是评判图书馆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对此,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从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新的新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不断地对图书馆的管理方法就进行优化调整。在工作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婷婷.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业务管理研究[J/OL].图书馆学刊,2019(01):35-38.

[2]赵萌.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实践[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8):129-131.

作者简介

杨曼璐(1989-),女,回族,甘肃天水,大学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流通管理及文献服务。

占应军(1983-),男,汉族,湖北谷城,大学本科,助教兼参谋,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日常管理人员素质管理制度
科技出版高质量发展对校对人员素质提升的要求探析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浅谈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对保证带电作业安全的重要性
加快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素质的思考
浅析文献资源建设与文献采访人员素质的关系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