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韭菜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危害特点
2019-08-22向运佳杨晓蓉陈德西何忠全黄腾飞卢代娟
向运佳,杨晓蓉,陈德西,何忠全,黄腾飞,刘 欢,卢代娟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6)
四川是全国韭菜种植主要区域之一,特别是品质优良的“郫县唐元韭黄”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韭菜(黄)已成为四川部分区县,尤其是成都市郊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不可替代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弄清韭菜主要病虫害的种类以及发生危害规律,对四川韭菜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四川韭菜病虫害种类
采集在全省韭菜病、虫、螨等有害生物标样500余份,鉴定出病虫害种类共24种,其中真菌病害10种,包括叶部病害8种,根部病害2种,细菌性病害1种;鉴定出昆虫纲9目,12科,12种;鉴定出蛛形纲种类1目,1科,1种。
鉴定出的病虫害中,韭菜主要病虫害有12种。其中病害6种,包括:灰霉病、疫病、软腐病、菌核病、白腐病和白绢病;主要害虫4种,包括葱须鳞蛾、蓟马、韭蛆、蚜虫;害螨1种——刺足根螨,有害软体动物1种——蛞蝓。
鉴定出的韭菜病害、昆虫、螨种类名录如下。
韭菜紫斑病Alternariaporri(Ellis) Cif.
韭菜锈病Pucciniaporriallii(DC.)Rudolphi
灰霉病BotrytissquamosaWalker
白腐病SclerotiumcepivorumBerkeley
菌核病Sclerotiumrolfsii
炭疽病Colletortichumcircinans(Berk.)Vogal
软腐病Erwinia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etal
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
韭菜黑斑病Stemphyliumspp
韭菜疫病PhytophthoranicotianaeBred de Haan
白绢病Sderotium rolfsii sace
葱地种蝇DeliaantiguaMeigen
韭迟眼蕈蚊BradtsuaidiruogagaYang et Zhang
蝼蛄GryllotalpaorientalisBurmeister
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Fabricius)
葱须鳞蛾AcroleplaalliellaSemenov et Kuzn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Peragnde)
大青叶蝉Cicadellaviridis
葱黄寡毛跳甲LuperomorphasuturalisChen
韭萤叶甲Galerucareichardti(Jacobson)
刺足根螨Rhizoglyphusechinopus(Fumouze et Robin)
蛞蝓AgriolimaxagrestisLinnaeus
蜗牛Fruticicolidae
台湾韭蚜Neotoxopteraformosana(Takahashi)
2 鉴定出四川韭菜蓟马种类并新发现2种危害严重的病虫害
2.1 首次鉴定出四川韭菜蓟马为西花蓟马
目前报道为害韭菜的蓟马为葱蓟马和花蓟马2种。课题组在省内韭菜生产基地采集的蓟马标本,通过形态学鉴定与分子鉴定,发现四川韭菜蓟马种类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
2.1.1 形态鉴定 西花蓟马身色从红黄到棕褐色,腹节黄色。腹部第8节有梳状毛。翅发育完全,边缘有灰色至黑色缨毛,在翅折叠时,可在腹中部下端形成一条黑线。翅上有两列刚毛。若虫黄色,眼浅红,形态上初步诊断为西花蓟马。
2.1.2 分子鉴定结果 ITS2 基因序列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各出现1条条带,大小在520bp。PCR产物经纯化后送至测序,序列与 NCBI 数据库比对后显示该蓟马与西花蓟马相似度达到99%。据此,鉴定确认是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更正了长期被误认为是葱蓟马Thripsalliorum的结果。
2.2 新发现2种为害严重的韭菜病虫(螨)害
通过采集的病虫害螨标样鉴定,在四川新发现1种危害严重的新病害白腐病SclerotiumcepivorumBerkeley和1种新害螨刺足根螨Rhizoglyphusechinopus(Fumouze et Robin)。
3 四川韭菜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和影响成灾关键因子
3.1 韭菜白腐病田间流行动态及影响因子
该病主要为害韭菜叶片、叶鞘和鳞茎。初染病时从外叶叶尖开始往下条状变黄,后扩展到心叶及叶鞘,韭菜生长越发衰弱,整株变黄矮化或枯死,外观似生理病害。拔出病株,鳞茎和茎尖呈水渍状病斑,有灰白色菌丝层。后期菌丝层产生芝麻粒大小褐黑色菌核,整个鳞茎变黑腐烂,该病菌喜低温高湿,气温在20℃以下,湿度大于90%时最易暴发流行,尤其生长瘦弱和连作地可致发病加重。
3.2 韭菜灰霉病田间流行动态及影响因子
灰霉病为真菌病害,主要为害韭菜叶片,在省内韭菜种植区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为冬春季韭菜的重要病害。该病在气温低、温差大、地潮湿和雨水多的情况下易发生,轻病田可减产10%~30%,重病田可达60%以上,严重影响韭菜的产量与品质[1]。
病菌生长温限15~30℃,适合温度为15~21℃,温度升高产生菌核,27℃产生最多并能越夏。低温高湿发病重。在早春或秋末冬初,遇到连绵阴雨天气,相对湿度95%以上时,易造成流行。郫县韭菜种植基地灰霉病主要发生有2个高峰期,分别为1月和4月。5月至11月,韭菜灰霉病基本上不发生为害(图1)。
图1 韭菜灰霉病田间流行动态
3.3 韭菜疫病田间流行动态及影响因子
韭菜疫病危属真菌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受害初为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病部缢缩,叶片变黄凋萎。天气潮湿时病斑软腐,有灰白色霜。在炎夏、高温、高湿、地势低洼、田间积水,排水不良、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或生长差、密闭收割过多、营养不良时发生严重。
在郫县韭菜疫病主要发病盛期5~10月,一般雨季或大雨后天气突然转晴,气温急剧上升,病害易流行[2]。温度较高的年份,在4月初就可见中心病团(图2)。
图2 韭菜疫病田间发生动态
3.4 韭菜软腐病田间流行动态及影响因子
韭菜软腐病为细菌病害,全省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及茎部,叶片、叶鞘初生灰白色至浅黄色半透明病斑,扩大后病部及茎基部软化腐烂,并渗出粘液,散发恶臭。田间观察发现:1~2月份,气温较低,天气干燥,田间湿度低,韭菜软腐病发生较轻。自3月份春季温度逐渐升高,韭菜软腐病发病率逐渐上升,病情指数也逐渐增长。随着雨水增多,韭菜软腐病发生加重。高温、高湿极有利于软腐病流行。5~6月和8~10月雨水较多,田间湿度大,为韭菜软腐病发生高峰期[3](图3)。
图3 韭菜软腐病田间流行动态
3.5 葱须鳞蛾发生危害特点
3.5.1 发生概况 葱须鳞蛾述鳞翅目害虫,在四川韭菜产区发生危害均十分严重。在郫县等地该虫一度被误认为是双翅目害虫韭蛆。
田间调查发现:葱须鳞蛾在四川一年发生6~7代。1月份在田间韭菜中下部叶片或枯叶上可查到越冬幼虫和蛹(表1);2月下旬田间查见成虫;3月中旬田间可见第一代1~3龄幼虫;4月中、下旬田间可见第一代幼虫、蛹和成虫;从5月下旬至11月下旬,田间均可见幼虫、蛹和成虫,世代重叠现象普遍;12月至1月,田间为越冬幼虫和蛹。
表1 葱须鳞蛾不同时期田间虫态调查结果
3.5.2 田间种群数量消长与为害动态 系统调查葱须鳞蛾田间数量消长结果(图4)显示:2014年2月底、3月初田间初见成虫,7月上旬成虫数量达到全年高峰,然后逐渐下降,11月下旬查不到成虫。幼虫数量从3月上旬至11月下旬均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高峰期出现在6月中旬。从田间危害率(图5)看,4月中旬至11月下旬危害均较重,高峰期出现在7月上旬。
图4 韭菜葱须鳞蛾田间数量消长动态
图5 葱须鳞蛾田间危害动态
因此,从3月上旬至9月下旬,都需要根根田间虫情监测情况,做好防治工作。
3.6 刺足根螨
3.6.1 刺足根螨田间数量消长动态 根据系统观察,韭菜刺足根螨(以下简称根螨)从5月初开始数量持续上升,到7月4日达到最高值,平均螨量达到20.28头/株。从危害率来看,根螨田间发生率维系在一个较高水平,5月4日调查危害率为71.43%,在7月4日达到最高,为81.63%。韭菜受害率和单株平均螨量田间消长动态保持一致。7月4~14日,因遭遇连续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加之农户田间排水管理措施不到位,致使大部分农田严重积水,使根螨数量急剧下降,但随着田间积水排除恢复正常生产后,根螨数量又呈上升趋势(图6)。
图6 韭菜根螨田间数量消长动态动态
3.6.2 危害特点和在韭菜植株上的分布 危害特点:田间调查结果发现:刺足根螨以成螨和若螨群聚于假茎基部及根茎交接部位刺吸为害,假茎受害细胞组织坏死,变色腐烂,植株表现矮小、瘦弱。根螨有向韭菜假茎基部受机械损伤腐败部位聚集取食的危害,聚集危害又进一步引起伤口部位扩大腐烂,形成恶性循环,加重韭菜受害程度。
分布特点:根螨在韭菜上主要聚集在假茎基部,在假茎与根茎交界缝隙处也有一定数量的根螨,而在根茎上调查到的数量极少。在根螨发生严重的田块或田块内的部分区域,在韭菜假茎距离土壤3~5cm的部位,能够发现有少量根螨分布,但在危害较轻的田块,假茎的上述部位很少发现有根螨分布(图7)。
3.7 西花蓟马
图7 刺足根螨在韭菜植株不同部位数量分布
3.7.1 西花蓟马田间数量消长动态 西花蓟马在郫县韭菜田1月上旬可见成、若虫,2月中旬田间虫量最低。3月上旬开始田间虫量快速上升,6月中旬达到全年最高峰。此后随温度上升虫量迅速回落,8月中旬达到低谷,8月下旬后随温度逐渐降低虫量再次回升,9月下旬出现全年第二个小高峰,10月初虫量开始持续下降(图8)。
图8 西花蓟马田间消长动态
3.7.2 西花蓟马在田间韭菜上的垂直分布特点 对西花蓟马在田间35cm、50cm、65cm、80cm、95cm 5个不同高度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统计,结果见(表2)。在同一高度,黄板诱捕葱蓟马的虫口数量差异性不显著,在不同高度黄板诱捕葱蓟马的虫口数量差异性显著,随着黄板固定的垂直高度的增加,从35cm到95cm,黄板诱捕葱蓟马头数逐渐增加,在80cm高度时黄板诱捕蓟马虫口数达到最大值,每张黄板捕获蓟马数量平均3087头。之后,随高度继续增加(95cm),黄板诱捕蓟马数量锐减(表2)。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黄板诱杀西花蓟马,安放高度80cm左右效果最佳。
表2 西花蓟马在韭菜植株上垂直分布调查结果(5月22~23日)
3.7.3 西花蓟马在田间1天内不同时段活动情况调查结果 从早上5点开始,采用每间隔2h观察1次的方法,调查了西花蓟马盛发期5月28日和6月10日2d的日间活动情况。结果表明,在多云天气,温度在19~30℃调查时期,田间韭菜上的蓟马从早上5∶00开始,在田间活动逐渐增强,到15∶00~17∶00之间活动最强,虫口数量达到高峰; 17∶00以后,西花蓟马活动明显减弱,至19∶00时,活动能力与11∶00相似(图9)。西花蓟马活动总体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因此,药剂防治蓟马施药最佳时间是15~19时[4]。
3.8 蛞蝓
调查结果显示:蛞蝓在四川韭菜产区周年基本上均能发生危害。据观察,蛞蝓喜阴怕光,白天潜入土中或荫蔽处,傍晚开始出来取食,晚上22∶00~23∶00时活动达到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系统观察结果(图10)表明:全年以1月中旬蛞蝓数量最多,从2月下旬开始田间数量随温度上升逐渐下降,7月下旬数量最少。从10月上旬开始,田间蛞蝓数量又开始快速回升。可见,蛞蝓在韭菜田危害的主要时期是春季—初夏季和晚秋季—初冬季。
图9 西花蓟马一天不同时段的数量变动情况
图10 蛞蝓在韭菜田数量消长动态
3.9 韭菜蚜虫
在四川为害韭菜的蚜虫主要为台湾韭蚜。调查结果表明:在省内韭菜产区,台湾韭蚜以无翅蚜在韭菜基部叶片和假茎基部越冬,或以有翅蚜在韭菜丛或田边杂草丛中越冬。台湾韭蚜2月中旬开始为害,3月中旬至4月数量持续上升, 5月中旬数量达到全年最高峰,每株韭菜上蚜虫多达200头以上。随后温度逐渐升高,蚜虫数量下降,一般不再造成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