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为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2019-08-21刘雨薇

财讯 2019年19期
关键词:行为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摘  要:近年来,中小企业逐渐成为了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超半数的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面临着融资难的压力,这也成为限制国家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广州X食品公司作为分析对象,从行为金融理论的视角,对中小企业产生融资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切实可行改善融资困难的措施。

关键词:行为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作为财政收入增长的来源和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中小企业在稳定城乡经济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但受企业规模的限制,中小企业一直很难获得银行等贷款机构的信贷支持,融资困难的现象日益展露。多数学者是从传统金融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排除了放贷机构决策者心理因素导致的行为偏差对此类问题的影响。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通过对广州X食品公司贷款失败的案例分析,利用行为金融学中从众行为、损失厌恶、框定效应等多种理论,理清中小企业筹资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困境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优化方法。

一、理论综述

胡鹏(2004)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日本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并通过计量得出在日本信贷市场上存在从众行为。之后,陈红艳和张桂霞(2007)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的信贷市场同样存在从众行为。陶军(2006)指出由于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可能性大,这使得银行为了降低可能存在的风险,在选择是否对某中小企业贷款时会追随行业统一行为,形成羊群效应。冯祈善,胡栗源(2006)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运用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做出解释,认为我国银行存在“框定偏差”使中小企业贷款面临困难。周方婧(2009)研究发现商业银行作为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渠道,当收集和甄别信息决定是否对中小企业放贷时,可能出现如从众心理、框架偏差等非理性行为,从而表现出“惜贷”的情况。

通过对文献是搜集和整理,可以看出,相比传统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释,从行为金融角度解释此类问题的文章较少,还没有发展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二、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

广州市X公司是一家食品公司,该公司虽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存在没有抵押物等原因,在银行贷款获取的问题上一直面临困境。X公司在成立时拥有注册资金1000万元,具有较为稳定的销售渠道,主要业务是通过生产某类高端食品获得收入,同时也是南方地区生产这类高端食品的领先者。近年来,该企业保持领先优势,年营业额已高达8000万元,是一家处于成长期的中小型工业企业。曾因受市区经营条件的限制,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租用农村农户大面积住宅基地50年,用来建设食品生产基地。由于建设基地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导致该企业的流动资金不足。企业管理者认为可以通过向银行贷款获得资金,于是与多家银行交涉,希望银行能够提供贷款,但都被拒绝。银行拒绝的原因也如出一辙:公司规模小,没有土地、房屋等担保物来给银行进行抵押,存在经营风险,尽管有良好的企业背景,仍然没有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

(2)案例分析

1.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实际上是市场参与者为了减少自身与群体的冲突而模仿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策略的一种行为。案例中,银行“惜贷”,不愿向广州X食品公司提供贷款的情况事实上就是从众行为的具体表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行业中一直是“领头羊”的地位,因而他们的信贷决策一般也是从全局考虑,将贷款投向风险小,有稳定收益的大企业。受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那些本应向中小企业提供帮助的中小型商业银行由于没有充足的信息帮助做出决策, 所以当决策出现不确定时,为了不承担过多的风险,大多数的银行会模仿国有商业银行的决策行为,也将贷款提供给大企业,而不是将现有的信息整合加以分析和利用再做出决策。他们认为,即便因此产生风险, 大多数的银行也会遭受损失, 但如果不从众,当贷款出现问题时, 受损的只有自身,伤害较大。

2.损失厌恶

一般情况下,相较于收益,投资者更为看重损失的情况。

广州X公司虽然经营方式灵活稳健,且具有稳定的现金流,但却也拥有大多数中小企业高风险、高成本的特点。广州X食品公司还存在着固定资产少缺少抵押物,偿债能力弱的情况,这就决定了银行若对此公司放款,则信贷风险会成倍增加。这些都无疑会使银行决策者在是否对该公司放款进行判断时,对可能会有的风险变得十分敏感。一旦发生企业经营不善贷款损失的情况, 会对银行决策者带来非常大的打击。这种 “损失厌恶”的心理变化會使决策者认为向该公司贷款是与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背离的, 因此拒绝贷款。

3.框架效应

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辨别存在对背景的依赖,当决策者通过不透明的框定看问题时,他的决策和判断都会受影响,这种影响就导致了框定偏差。

在上述案例中,由于信息的不完整性,银行的决策行为更多的会依赖于这个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表现出的初始状况做反应。根据案例中的信息,广州X食品公司因建设生产基地耗尽人力财力,导致该企业的流动资金不足,由于企业规模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弱,可能会有破产淘汰的风险。当银行在面对公司提出的贷款请求时,面对一家中小型企业,银行对该企业的信息了解不完全,搜寻企业信息的成本又是很高的,这就使得银行对该公司的认识由公司的初始信息的展现决定。这让银行等金融机构产生“框定”,银行在做融资决策时就会首先偏向于大型企业,使得中小型企业处于劣势。

三、对策建议

(1)规范发展担保组织

关于担保问题,政府应促进担保机构的标准化,防范道德风险。一方面,推动银行与专业性强的担保公司合作,风险可由银行和担保公司共同承担,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还款的可能性,有效转移风险。另一方面,做大做强再担保集团,发挥其担保放大功能,促进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能力和提高额度,为经济绩效良好的企业提供便利。由于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贷决策时易产生“损失厌恶”的情绪,发展担保组织可以降低这种心理偏差。

(2)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中小企业难以取得贷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征信体系的缺失,使得银行不愿冒风险向其提供贷款。为此,应当加强征信体系方面的建设。

首先将信息整合。将中小企业的基本状况、财务信用状况等信息进行整合,之后再对每条信息进行细化评价,同时实现信息共享。其次,加快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并在每一次评级结束后,银行还需根据客户的贷款情况,建立客户信用状况信息库。形成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促进信息共享与应用,保障信息完善,避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效率,缓解融资难的问题。这样才能减少从众心理和羊群行为影响。

(3)防止认识偏差,重新选择参考点

这里的认识偏差主要包括损失厌恶、框架效应等。避免这类行为偏差需要对这些行为的特征进行分析,认识错误偏差,发现这些错误偏差的辨识特点。在制定框架时一般人只能看到表面现象,即片面的亏损和收入,而这种狭小框架的制定极易出现认知偏差,影响决策者的判断与决定。如果银行能将框架制定的标准改为银行全部财富的变化,这样银行决策者就不会太在意财富在短时间内的波动,从而降低行为决策的认知偏差。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广州X食品公司融资难案例的介绍,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利用从众行为、损失厌恶、框定效应等理论从各个方面分析出了广州X食品公司贷款难的原因,并进一步根据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几个措施,包括规范发展担保组织、加强信用建设、防止认识偏差,重新选择参考点等,发挥各方力量确保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此篇论文的研究力度不够,因此对问题的见解尚浅,并且未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研究或实验模拟等,若有机会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一定能够对其给予进一步的深度补充。

参考文献

[1]陆剑清.行为金融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胡鹏.日本信贷市场的“羊群效应”[J].亚太经济,2004.4(3):30-32

[3]陈红艳,张桂霞.商業银行信贷集中行为探讨[J].财会月刊,2007(11)::33-35

[4]陶军.我国中小银行贷款集中的羊群行为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6(2):116-117

[5]冯祈善,胡栗源.我国银行贷款现状的行为金融学解释[J].财会月刊,2006(24):42-46

[6]吴国培,陈福生.行为金融理论框架下中小企业贷款难现象解释[J].亚太经济,2010(1)

作者简介:刘雨薇(1996-)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陕西富平,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

猜你喜欢

行为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国内外IPO抑价现象分析
基于中国外汇市场背景下中间汇率制度存在的市场条件探析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5月重要融资事件
金融市场是有效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