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政教育的实际意义分析与指导
2019-08-21通拉嘎
通拉嘎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人才选拔方式面临改革,虽然传统考试制度的选拔方式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种选拔形式通常过于重视分数,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导致学生走进社会工作中不能很好的面对自己的岗位,遇到问题不知所措。本文主要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进行研究与探讨,分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状,进而给出必要的改进策略,希望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实际意义 指导分析 改进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开设的重要学科,其开设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格素养与品质,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尤其在当今社会,各种外来文化影响严重,给高校的学生带来各方面的挑战与诱惑,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引导,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因此在高等学校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显得十分重要。
一、高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意义分析
首先体现在对学生个体的意义,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针对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言行以及品行进行规范,进而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在高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防止学生误入歧途。
其次,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当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后,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巩固与充实,成为社会主义新一代的接班人。
最后,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对高等院校意义分析,学校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同时还可以为学校打下良好的教育基础,减少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不良行为,促使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大学思想政治现状分析
首先,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传授与灌输,教学活动中忽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这种情况的出现,会让学生对可课堂教学表现出怠慢厌学的心理,严重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抑制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其次,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学内容不完善,缺少时效性。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素材以及内容多年都没有发生改变,本身思想政治课程中理论性知识相对较多,这就让学生感觉课堂枯燥乏味,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参与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按照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目前,一些老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出现教学模式单一的情况,不能将课程安排的多样化以及差异性,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兴趣。
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策略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在学习以及思想上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工作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进的关键。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果想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那么就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想要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就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以及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行为变成学生自主方式。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并不是要完全忽视教师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之后需要教师的及时解决与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2.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模式
近几年,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也相继涌现出来,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发展需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主要针对学生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因此,就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被动不情愿的情况。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主动性以及积极性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确保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具有高效性。
3.搭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系统
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应该重视课程评价系统的建立,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与学习。目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学评价方式主要分为论文以及考试两种,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但是减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严重降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对思想政治课程评价中不仅需要考试的烦那个是,还应该将学生课堂平时表现纳入其中,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应该积极扩大评价的主体,将教师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评有效结合在一起,搭建一个完整健全的考核评价系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与时效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个人发展以及家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按照学生发展情况,搭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系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潘腾腾.试分析大学思政教育中红色教育资源的运用[J].亚太教育. 2016(12).
[2]张琳君.大学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当代教研论丛. 2016(02).
[3]陈佳.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J].新闻战线. 2015(20).
[4]张雪峰.网络新媒体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05).
[5]王锦孝.大学思政教育的新闻传播学解析[J].中国报业. 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