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2019-08-20陈楠生林炳基张子宏
陈楠生,林炳基,张子宏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 创伤骨科,广东 佛山 528000)
股骨干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导致,约占全身骨折的6%,若诊治不及时,易诱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受到影响[1]。临床的治疗方式大多为交锁髓内钉或锁定钢板,本文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股骨干骨折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的收治时间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23~56岁,平均(41.8±3.1)岁;观察组45例,男20例,女 25例,年龄 23~55岁,平均(40.7±2.9)岁。上述患者均已确诊为股骨干骨折,组间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全身麻醉。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监测患肢长度,并以患者健侧肢体作为参考依据,对患肢进行矫正,确保患肢与健肢的长度与旋转角度一致。在判断矫正的位置准确无误后,需根据实际状况在骨折近端选取切口,将软组织分离开来,最好不要对患处的骨膜造成损伤。在患肢的骨头表面放置锁定钢板,然后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将钢板的位置作进一步调整。在患肢的远端与近端分别置入一枚加压螺钉,以保证骨折部位的复位保持正常状态,并且在锁定钢板的两侧附近置入3枚左右的双皮质的螺钉,对钢板起到锁定作用。术毕缝合切口,放置引流管。
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然后将患者的两下肢安放在牵引床上,待患者调整至合适的位置之后,通过C型臂X线机对患肢进行监察、复位。先对仪器和患肢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大转子充当原点,在骨折部位的近处纵向切开,切口长度约8.0 cm,然后切开深筋膜,把半径为1.5 mm的导针置入患者的骨髓腔内。在进行扩髓处理之后,把股骨干近处的髓内钉主钉朝着导针方向往下慢慢插入。在X线机透视下,把髓内钉主钉的位置以及深度调整为最合适状态。再一次进行透视,直至固定部位和骨折部位的复位状态较佳,通过导航系统进行髓内钉的锁定,将切口仔细清洗缝合后放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将患者的骨折痊愈状况分为优、良、差三级标准。优:患者大腿部无明显的痛感,能够正常步行,骨折部位未出现畸形改变;良:患者大腿部偶尔有痛感,能正常行走,骨折部位的畸形成角小于10°,患肢缩短长度小于1.0 cm;差:患者大腿部痛感剧烈,不能正常行走,需借助其他物件,骨折部位的畸形成角大于10°,患肢缩短长度小于1.0 cm。
分别对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2 d后血红蛋白值、骨折痊愈时间、术后2 d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收集分析。
表1 两组术后一般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术后一般临床资料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术中出血量 血红蛋白值 骨折痊愈时间 引流量 并发症(n,%)(min) (d) (mL) (g/mL) (周) (mL) 感染 固定针移位 膝关节痛 发病率对照组 45 146.8±23.2 23.5±3.2 412.3±68.9 89.5±7.2 18.9±2.1 185.4±33.5 5(11.11) 3(6.67) 7(15.56) 15(33.33)观察组 45 133.7±19.5 12.1±3.4 362.4±55.2 72.6±7.7 10.7±2.5 223.4±35.7 2( 4.44) 0(0.00) 3( 6.67) 4( 8.89)t值 2.899 16.378 3.791 10.754 16.847 5.206 8.073 P值 0.004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4
表2 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情况比较(n,%)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计量资料行χ2/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一般临床资料及并发症比较
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术后2 d血红蛋白值及引流量、骨折痊愈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骨折痊愈状况比较
观察组的骨折痊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3 讨论
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有交锁髓内钉和锁定钢板两种。锁定钢板具有出血量过多、患者承受能力较差等缺点,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隐患。使用钢板加固之后,患者在恢复前期患肢便能活动,但针道易受到干扰,或出现固定针移位等并发症[2],且患者不能承受较大的重量,导致其正常生活极其不便;使用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就不会存在上述问题,其能快速地对骨折处进行固定,使患者在术后早期即可进行功能性康复训练,可以合理的防止骨折畸形,提高患者痊愈率[3]。且切开的手术面积较小,术中出血量不多,不容易对患者的骨膜带来损害,使得治疗风险大大降低[4]。
此次研究表明,观察组的骨折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2 d后血红蛋白值、骨折痊愈时间、术后2 d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导致此结果的关键原因:⑴使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患肢,只需对骨折部位的少许软组织以及骨膜进行剥除处理,所以术中的出血量不多[5];而使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需要对软组织和骨膜进行全部的剥除,导致手术工作量加大,而且容易对一些微小的动脉带来损伤,使得出血量加大,且手术时间和住院恢复时间延长。⑵此次研究收集的引流量均为术后2 d数据,并拔出引流管。依照数据显示,交锁髓内钉治疗方案2d后的引流量相较于锁定钢板更多,其原因在于使用钢板进行固定,需要进行手术切开的面积较大,在缝合切口时能够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所以术后的引流量比较少[6];而交锁髓内钉患者,在手术环节需要安置扩髓钉,容易导致髓腔内部出血,髓腔内部的出血持续时间较长,所以在术后2 d的平均引流量较大[7,8]。⑶术后半年对患者的痊愈情况进行随访,发现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状的概率要远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案在避免诱发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股骨干骨折使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方式的临床效果优于锁定钢板,交锁髓内钉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而且痊愈效果显著、愈合速度快,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较低,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