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示语英译的美学探析

2014-04-26周欣

校园英语·中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公示语英文翻译美学

周欣

【摘要】伴随着中国国际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公示语作为一个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窗口,公示语的翻译不仅要注重信息的传达,并且也不能忽视其自身的美学特征。本文通过美学的视角来探究公示语的美学价值,致力于在再现公示语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公示语 美学 英文翻译

一、提出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频繁,而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则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在公示语的翻译过程中,一般认为公示语属于应用性的文体,所以,公示语的翻译只需要通顺地传达信息,而不需要去考虑美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展现中国汉语的魅力,尤其在今天随着我国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的日渐深入,丧失了中国汉语的语言之美对中国文化传播来说是不利的。因此,从美学视角研究公示语的翻译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公示语的美学特征

尽管公示语旳翻译在很多方面不能对照于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翻译,但其语言的内在语境和功能作用决定了它在语体特征上要比一般形式的语言具有更高层次的审美要求。

公示语的美既体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在形式上,它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公示语在语言内容的要求上要注重简洁化和通俗化,能够让其读者无论处于任何职业或者有没有受到过专业的训练,都可以理解。读起来烦躁费劲,甚至造成误解,根本起不到公示语该有的功能和作用。另外,公示语要时不时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修饰方式,以使公示语更具有语言魅力,更加具有吸引力,因此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公示语翻译的美学考量

一般认为,美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8世纪德国的启蒙思想家、美学家鲍姆加登。他在1750年出版的《美学》中,这本书的出现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问世”。相比较而言,早在其之前美学思想就已经在西方生根发芽了。比如,中国古代也有对美学的思考,如孔子的“尽善尽美”、孟子的“充实之为美”等等。《辞海》(1999年版)给出了“美学”的定义,认为“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意识、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内容美

公示语翻译的内容美主要体现在它能不能忠实于原文,这也是衡量公示语译文质量的主要标准。如果翻译离开了这一前提,翻译的内容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对原文进行理解并表达出来的过程。不能准确理解原文的正确含义,就不可能准确地、忠实地翻译出来。忠实于原文这一原则主要适用于以提供信息为主的公示语,但并不是说“忠实”就必须字字对译。翻译的时候就要采用以“借译”为主,防止出现中国式英语的现象。

(二)形式美

简而言之,公示语翻译的形式美就在于它能够给读者带来视觉上和听觉上的美感,使人在看到之后会形成深刻的印象,让人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比如Better late than never.(迟做总比不做好)如果把原句译为“迟到总比丧命好”,读者听起来很生硬而且原来的幽默感尽失。所以,马红军先生认为可以把它译为“宁迟一时,不迟一世”,而杨全红先生则认为:“宁迟一时,不辞一世”,这是因为译文中的“迟时”与“辞世”音比较接近,并且这一做法也兼顾了原文中“the late”的双重含义。

(三)人文美

中国和西方所处的文化环境不一,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同的文法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因此,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各有不同。比如,在中国会出现大量禁止性的公示语,如“禁止泊车”、“禁止入内”等,语言很是直接、明确,而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他们乐于使用一些带有含蓄性、幽默性的公示语。考虑到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为公示语增添人文色彩能够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更具有人文关怀精神。

(四)创造美

美学家克罗齐指出,其实,翻译的过程就是再现艺术之美的过程。这缘于艺术的创造并非机械地模仿一个已定型的世界,而是主动“表达一个正在成形的世界”。公示语的翻译离不开一个地域的文化的影响,我们在翻译公示语的时候,不仅要理解和把握它的基本字面意思,更要做的是获悉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环境,以在此基础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可以这样说,艺术的产生来源于现实,而又高于、超越于现实。当然这也与译者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很大的关系。从美学角度审视公示语的翻译,要求其预提特征上具备审美价值,这也就要求翻译者富有创造性的发挥 。译者双语转换的能力和创造性发挥的强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公示语翻译的美学价值的高低。当然,如果译者一味寻求创造,丧失了本身的内容意义,那也就南辕北辙了。这样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四、结论

公示语体现一个地区或城市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公示语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从其功能角度入手,也要注重翻译的美学价值。因此改善和提高公示语的美学翻译质量,展示出公示语的美学魅力是我们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刘亦庆.翻译美学导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杨习良.语言美学[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

[4]杨全红,陈宏琴.胆大心细功底厚———读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J].上海科技翻译.2001.

[5]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公示语英文翻译美学
北京地铁播报站名的中英文翻译特点分析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古诗词英文翻译,一起领略中国文化之美
英文摘要
Digest
纯白美学
嘉峪关文物景区公示语英译研究
探析长沙岳麓山韩语公示语误译现象
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