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08-19陈冰瓦静雪黄莲
陈冰 瓦静雪 黄莲
【摘要】 目的:探索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病区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病区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患者為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及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各选取同期40名医护人员进行手表面合格率的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管理的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医疗废物处理的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的手表面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制度; 三级管理体系; 消毒隔离; 满意度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5.0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5-0-03
随着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而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明显提高。医院感染是我国各地各级医院所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其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医院感染对患者的正常治疗和病情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病情的恶化,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同时也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1-2]。而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之间密切相关,采取适当的护理管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3-4]。笔者所在医院制定系统性护理管理模式,有效降低了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现选取400例患者展开对比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病区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病区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各选取4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对照组:200例患者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18~74岁,平均(48.2±15.4)岁;其中内科患者132例,外科患者68例;住院时间4~32 d,平均(13.7±3.4)d。40名医护人员中男23名,女17名;医生15名,护士25名;年龄20~53岁,平均(34.2±5.5)岁;工作年限1~26年,平均(13.2±3.7)年。观察组:200例患者中男107例,女93例;年龄19~76岁,平均(47.6±15.2)岁;其中内科患者128例,外科患者72例;住院时间5~30 d,平均(14.0±3.6)d。40名医护人员中男21名,女19名;医生16名,护士24名;年龄21~55岁,平均(34.6±5.8)岁;工作年限1~28年,平均(13.4±3.5)年。两组患者及医护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即常规的护理流程、护理操作规程、护理人员管理方法等。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管理模式,是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国内外护理管理经验教训、笔者所在医院实情等制定的护理管理模式,主要措施为:(1)健全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体系。护理部建立针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护理监控管理小组,由护理部、护士长及各个科室的兼职监控护士组成,实施三级管理体系,一级管理为自我监测,各个护理单元的护士长及兼职监控护士负责进行本科室的空气、消毒液、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无菌物品等进行监测,检查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规程等制度是否按规范落实到位,一旦发现未能按要求做好的情况或是护理人员,立即执行相关惩罚措施及整改方案,督促整改。二级管理为专职护士长和重点科室的护士长组建成护理消毒隔离质控小组,负责对全院各个科室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严格进行消毒隔离工作的考核,对于存在问题的科室要求限期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三级管理为护理部随时监督各科室的消毒隔离等工作的情况。(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技术规范》等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各个科室工作的情况,分别制定出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理制度等,并且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以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为例,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规范的流程,护理部定期抽查落实情况及落实效果,同时定期总结,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整改,使得各个科室的医院感染规范化、制度化。(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及管理。各个科室对医护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教育,主要涉及内容为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及预防控制知识,要求护理人员全面、系统性的掌握医院感染的要点,了解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预防控制方法等。例如: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案例,讲解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及效果,增强护士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另外,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级管理和责任管理,各科室的护理人员均有明确的责权利,以明确的分工和管理职责强化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体系。(4)对患者的护理管理。首先是针对患者及家属的医院感染宣传教育,从传染源管理、传播途径控制、易感人群、隔离管理、饮食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主动避开传染源,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其次落实对患者的细节护理管理,做好物品及环境的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洗手制度;医疗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坚持一人一用一灭菌的无菌用品原则,避免交叉感染;同病种患者集中安置,感染患者及时隔离,易感人群保护性隔离管理等。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包括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医疗废物处理),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根据笔者所在医院制定的质量评测标准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质量越高。观察两组医护人员的手表面合格率(对医护人员的手进行采样,进行感染的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于患者出院前请患者对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在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中选出一项,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医护人员手表面合格情况对比
观察组医护人员的手表面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环境。在医院中细菌经过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水和食物传播、医源性操作传播等途径蔓延[5],而医院有大量的易感人群,例如新生儿、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低下者、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者、住院时间长者等,这些易感人群极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从而发生医院感染[6-7]。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一旦遭受感染,将直接影响正常的治疗,严重者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导致原发病的恶化,延长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8]。因此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医院感染是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医院管理的难题。由于医院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多、来源广、控制难度大,加上易感人群集中等,其防治难度大。而护理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医院感染的预防管理上起到重要作用[9]。为此,笔者所在医院特制定系统性的护理管理模式,对医院感染防控进行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管理。建立医院感染的三级管理体系,通过层级分明、职责明确的护理管理体系调查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树立无菌操作、消毒隔离等防控意识,保证各项预防管理措施的落实到位。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建立,明确规定医院感染预防的相关护理措施的标准、流程等,使得护理人员能依章操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0]。重视对护士的培训教育及管理,提高护师的专业水平和医院管理意识,并且以分层级和责任管理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主动遵照规定开展各项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11-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系统性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助于预防医院感染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观察组医护人员的手表面合格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系统性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方便了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系统性护理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艳梅.加强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229-230.
[2]王玲勉,任爱玲,赵成梅,等.病区护士长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4):112-113.
[3]高翔,周生敏,王娟,等.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128-130.
[4]劉宁,肖琴,刘美玲,等.护理管理在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中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6):1410-1411,1428.
[5]陈蓉美,张志萍,张学敏,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分片管理在门诊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5):352-353.
[6]车林.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价值[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43(6):59-60.
[7]王宛仪,陈丽云,陈晓玲,等.分层护理管理提高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预防效果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152-154,157.
[8]沈荣,张红.手卫生依从性教育联合PDCA循环对医院感染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3):410-414.
[9]黄郁竹,张冰琦,杨忠贤,等.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管理策略[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2):3141-3143.
[10]马秋丽.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及医院感染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6):78-79.
[11]张海燕,刘怡.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9):35-36,39.
[12]余友霞,彭建华,周文正,等.护理管理措施防控医院感染的主成分分析和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6):834-836.
(收稿日期:2019-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