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流量氧疗湿化对干燥综合征继发肺纤维化患者的护理研究

2019-08-19秦立娥燕朋波李燕琳运学娇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黏稠度动脉血纤维化

秦立娥,燕朋波,李燕琳,李 爽,运学娇

干燥综合征(sjögren syndrome,S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表现为淋巴细胞浸润导致全身黏膜组织干燥、各器官功能损伤,常见受累部位是唾液腺与泪腺[1]。但是肺部腺体功能异常、黏膜防御功能损伤也是SS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这种损伤增加肺部炎症的风险,易引起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而SS患者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是IPF[2]。IPF是一种具有特殊类型的慢性纤维间质性肺炎,具有不可逆、进展快、致死高的主要特点。其临床病理改变早期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晚期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的大量增生和沉积,最终发展为肺间质纤维化。IPF可引起急、慢呼吸衰竭进而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生存期为3~5年,死亡率达到50%~70%以上[3]。目前,有研究发现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治疗急、慢呼吸系统疾病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如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甚至在急危重症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4]。因此该研究通过观察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治疗干燥综合征继发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9例干燥综合征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其中2010年5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20例患者给予常规呼吸疾病综合治疗护理设为对照组20例。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9例患者在常规呼吸疾病综合治疗护理基础上予高流量湿化氧疗护理治疗设为观察组19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41~65岁,平均年龄为(47.25±5.31)岁;病程8~16个月,平均病程(12.91±3.56)个月。所有患者家属或其本人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患者符合2002年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诊断标准[5],主要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后明显;可出现全身症状,如疲倦、关节痛及体重下降等[6];50%左右的患者出现杵状指(趾),咀嚼及吞咽困难,进食饼干出现困难;过敏性紫癜样皮疹[7]。多数患者双肺下部可闻及velcro音;晚期出现发绀,偶可发生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和右心功能不全等。排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结节病等[8];

1.3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氧化、抑制炎症和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等常规治疗[9]。对照组给予采用传浮标式湿化瓶吸氧装置,经双腔鼻导管进行氧气吸入,吸入氧气经过湿瓶进行湿化。观察组患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高流量湿化氧疗装置(AIRVO-Ⅱ呼吸湿化治疗仪新西兰 FISHER&PAYKEL) 及OPT 051 加热呼吸管道、OPT 870/844双腔鼻塞管进行气体吸入,吸入氧气经过加热器进行加温、湿化,通过高流量湿化氧疗装置控制界面设置吸入气体温湿度及气体流量。给予初始流量设置35~45 mL/min,调节最低给氧浓度以维持SpO2≥90%。待患者情况好转后对相关参数进行逐步下调,并减少患者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时间。

1.4 观察指标 室温控制在22~24 ℃[10]。密切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开始前,治疗开始后24 h、 48 h呼吸频率、pH值、PaO2、SpO2实验室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差异性。痰液黏稠度评判指标如下[11]: I度:痰液过度稀薄,状如米汤,吸引管内壁痰液残留过少; II度:痰液稀薄,可顺利通过吸痰管,且管内壁残留少量痰液; III度:痰液黏稠,吸痰过程费力,吸引管内壁痰液粘附较多,且不易冲洗干净。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病、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有无统计学差异,观察两组患者pH、PaO2、PaCO2血气检测指标改善情况,是否存在临床指导意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检验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统计值为Z),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两组在治疗开始前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开始后24 h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血气分析结果pH、PaCO2虽有所改善,但是无统计学差异(P>0.05),PaO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开始后48 h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血气分析结果pH、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0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开始前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开始后24 h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开始后48h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2.3 两组组内比较 两组患者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开始前、开始后24 h、48 h呼吸频率、pH、PaCO2、PaO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开始前、开始后24 h、48 h呼吸频率、pH、PaCO2、PaO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

表4 对照组治疗开始前、开始后24 h、48 h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表5 观察组治疗开始前、开始后24 h、48 h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2.4 痰液黏稠度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开始前组间比较痰液黏稠度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24、48 h 后组间比较痰液黏稠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治疗开始前、开始后24 h、48 h痰液黏稠度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高流量湿化氧疗技术的发展,其被广泛应用于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12]。该技术可以改善氧合,保持呼吸力量,提高患者的肺泡氧分压,增加患者肺泡通气量,降低吸气肌负荷,改善通气[13]。目前也有研究报道,高流量氧气吸入技术在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中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4]。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需要坚持长期治疗,目前针对干燥综合征继发肺间质纤维化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15]。原则上一经确诊应尽早进行氧疗,对于气促病人应给予吸氧, 症状轻者可给予低流量间歇性吸氧,氧流量2 L/min~3 L/ min,每天2次,每次1 h~2 h。症状重者给予持续吸氧,氧流量3 L/min~5 L/min , 必要时面罩吸氧。每天更换鼻导管,每周更换氧气导管及湿化瓶。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指导示范做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改善呼吸功能[16]。相关研究显示高流量加温加湿氧疗装置为内置气流发生器的AIRVO 系列F&PAIRVO-Ⅱ呼吸湿化治疗仪,可以提供21%~100%的恒定氧浓度,最高可以达到60 L/min的流量,高流量加温湿化的气体,并通过带有加热螺旋导丝的专用管路输送至患者[17]。展示出了高流量加温加湿氧疗装置的巨大优越性,并因其有效、舒适及良好的依从性,具有冲刷咽部无效腔、减少气道阻力、增加呼气末肺通气和正压通气一系列生理特点[18]。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干燥综合征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应用高流量氧气吸入治疗后,PaCO2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显著的降低,而PaO2则显著升高,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呼吸衰竭程度,并有效地调节了患者的动脉血PH值。同时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此外,该技术便于操作,避免了有创操作的不良反应,适用于家庭及基层医院。结合对患者的呼吸道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提高患者的氧疗舒适度,提高患者氧疗依从性,与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相比,更易被患者接受。高流量湿化氧疗技术治疗应用于干燥综合征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气道管理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希望可以加入更多生理和临床资料对比,并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支持。

猜你喜欢

黏稠度动脉血纤维化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睡前喝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小学品德学科长课程的路径设计
血液黏稠患者忌食花生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