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9-08-18黄绍丹
黄绍丹
【摘要】 目的 探析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脏康复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和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左室射血分数、峰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分别为(31.52±3.15)次/min、(0.88±0.04)、(1.77±0.32)L/min、(1.74±0.15)L/min, 均高于对照组的(27.36±3.57)次/min、(0.60±0.03)、(1.41±0.28)L/min、(1.28±0.11)L/min,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身体机能、社会关系、独立能力评分分别为(69.62±5.23)、(68.96±4.55)、(69.36±2.16)、(70.45±5.22)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58.58±5.48)、(57.64±4.17)、(58.22±3.36)、(59.63±5.27)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对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康复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90
冠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 且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关于冠心病的治疗, 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介入手术治疗为主, 介入疗法是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 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1-3]。但若要保障长期治疗效果,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护理。为进一步探究心脏康复护理在介入治疗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拟以1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80例, 纳入标准[4, 5]:①均确诊为冠心病, 且均具备介入手术的治疗指征, 均接受介入治疗;②患者无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③患者自愿参与, 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的要求。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90例。观察组男48例, 女42例;年龄30~72岁, 平均年龄(56.52±8.84)岁;病程3~17年, 平均病程(9.23±2.59)年。对照组男49例, 女41例;年龄31~70岁, 平均年龄(56.54±8.52)岁;病程3~16年, 平均病程(9.14±2.29)年。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以缓解其不良情绪, 并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信心。同时,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并向其说明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 注意安抚患者的情绪。
1. 2.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脏康复护理。①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积极的评估。在介入治疗后,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科学监测, 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常规检查, 评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目标和具体的护理方法。②对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在病床上主动活动四肢各关节, 活动时要保持呼吸平稳、自然, 若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则可逐渐增加活动量。患者坐位时, 让患者倚靠枕头或被子, 将床头抬高, 并逐渐过渡到无依托自行坐位。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逐步指导患者额进行床边站立、床边行走, 身体恢复后可到室外行走。当患者活动时心率超过最大心率的45%时, 则需要使用远程心电图监护系统进行检测, 由有经验的护理人员陪同。当患者身体逐渐康复后, 指导患者逐步进行打太极拳、慢跑等有氧运动。③在患者出院时对其进行出院指导, 向其介绍出院后科学饮食、合理运动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性。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相关指标(呼吸频率、左室射血分数、峰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水平及生存质量评分情况。采用本院自制的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 主要评估患者以下几方面的生存质量, 包括心理、身体机能、社会关系、独立能力, 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 反之则表示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差。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心肺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左室射血分数、峰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分别为(31.52±3.15)次/min、(0.88±0.04)、(1.77±0.32)L/min、(1.74±0.15)L/min, 均高于对照组的(27.36±3.57)次/min、(0.60±0.03)、(1.41±0.28)L/min、(1.28±0.11)L/min,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心理、身体机能、社会关系、独立能力评分分别为(69.62±5.23)、(68.96±4.55)、(69.36±2.16)、(70.45±5.22)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58.58±5.48)、(57.64±4.17)、(58.22±3.36)、(59.63±5.27)分, 差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 介入治疗是其常用的治疗方法, 但治疗后仍需要采用必要的护理措施, 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本研究比较了常规护理与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两种模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左室射血分数、峰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分别为(31.52±3.15)次/min、(0.88±0.04)、(1.77±0.32)L/min、(1.74±0.15)L/min, 均高于对照组的(27.36±3.57)次/min、(0.60±0.03)、(1.41±0.28)L/min、(1.28±0.11)L/min,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身体机能、社会关系、独立能力评分分别为(69.62±5.23)、(68.96±4.55)、(69.36±2.16)、(70.45±5.22)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58.58±5.48)、(57.64±4.17)、(58.22±3.36)、(59.63±5.27)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研究发现, 在介入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护理的优势更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6-9]:①患者的心肺相关指标改善明显, 患者的呼吸频率、左室射血分数、峰氧耗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相比于对照组均有明显优势;②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较高, 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体现出明确优势。心脏康复护理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而言, 更具备针对性, 对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对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可获得理想效果, 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可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莹莹, 鞠桂萍, 丰小星, 等. 行为转变理论在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干预中的效果研究.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 8(3):293-296.
[2] 尚小巧. 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自护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 25(20):157-158.
[3] 李兆紅. 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12(15):200-201.
[4] 张果.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3):117.
[5] 韩花, 陈妍杏. 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66):287-288.
[6] 李云.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当代医学, 2015, 21(24):109-111.
[7] 刘学英.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17, 23(13):83-84.
[8] 宋游. 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及护理进展.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8(3):26-28.
[9] 宁秀莲.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最新研究进展. 饮食保健, 2016, 3(5):251-252.
[收稿日期: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