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和防治措施

2019-08-16张淑秀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危因素防治措施

张淑秀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宮穿孔的高危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150例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实验组,针对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再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搜集的150例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子宫穿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安全性评分。结果:实验组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子宫穿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安全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析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再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子宫穿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评分、安全性评分。

【关键词】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高危因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1

子宫穿孔是计划生育手术时出现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计划生育手术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其一,取出节育器;其二,宫内置放节育器;其三,人工流产;其四,引产后清宫等[1]。子宫穿孔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状态,因此必须对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予以重视,再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预防子宫穿孔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150例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实验组,针对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再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搜集的150例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中有102例已婚、48例未婚;对照组中有110例已婚、40例未婚;实验组平均年龄为(31.18±3.6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2.22±2.94)岁。

1.2 方法

1.2.1 高危因素分析

子宫过度倾屈。如果手术过程中未及时纠正子宫倾屈度,势必会导致子宫穿孔情况出现(前屈子宫多造成子宫后壁穿孔、后屈子宫多造成子宫前壁穿孔);

实施多次人工流产或者长期服用避孕药物会导致子宫壁变得非常薄,如果术者未小心操作,用力过度将会造成子宫穿孔;

对于畸形子宫或者瘢痕子宫患者而言,子宫壁的厚度不均,因此在薄弱位置处极易发生穿孔。

1.2.2 操作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安慰性语言以及常规健康宣讲。实验组则应用针对性防治措施,主要内容有:其一,充分掌握好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患者实施全方位地检查,确定子宫的具体情况;其二,对于长期服用避孕药物的患者,需合理使用缩宫素,再进行手术;对于子宫异位患者,需首先实施子宫纠正手术,再进行相关操作;对子宫宫颈口非常紧的患者,可以先在阴道内置入米索前列醇(企业名称: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68),再进行手术;其三,根据患者子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轻柔的动作,切忌随意移动;其四,对已经发生子宫穿孔的患者,需立即停止手术,判定子宫穿孔的具体状况之后,对其进行保守治疗手术(适合子宫穿孔较小且出血量少且无内脏损伤患者,采用缩宫素或抗生素治疗后,患者情况稳定后在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或者修补手术(适用于子宫穿孔较大且出血多且内脏发生损伤的患者)等。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子宫穿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安全性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概率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实验组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子宫穿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安全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计划生育手术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手术类型,计划生育手术在我国的应用时间比较长,操作经验也较为丰富[2-3]。但是,计划生育手术极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继而导致不良情况产生,如子宫穿孔。针对计划生育手术所致的子宫穿孔高危因素予以综合分析,发现导致子宫穿孔的因素是操作者和患者本身。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因素予以针对性防治措施[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子宫穿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安全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而言之,分析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再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子宫穿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评分、安全性评分。

参考文献

吴伊娜,潘群艳,丁莉等.子宫穿孔后经腹B超引导下宫腔操作取宫内节育器效果[J].中国性科学,2018,27(5):80-82.

周剑宇,张玲.经腹B超引导下宫腔操作在子宫穿孔后取宫内节育器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性科学,2016,25(5):127-129.

张捷,周淑贞.一例绒毛膜癌并发子宫穿孔出血及肺转移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9):2289-2290.

王娟娟,邵华江,周建维等.无痛人流术中引起子宫穿孔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7,26(4):119-121.

猜你喜欢

高危因素防治措施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探讨与措施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风险因子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足月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状况分析
影响社区脑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