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2019-08-15韦东

读天下 2019年25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生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教师们也试着采用多种多样新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教学观念

相较于城市教育,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教育长时间以来都较为滞后,诸多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和生源不足。久而久之,受这种不利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很难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农村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促进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 实施课堂导入,丰富教学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课堂导入需要精彩性和新颖性,它既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同时还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参与到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此,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为活跃,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除此之外,进行课堂导入可以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衔接新旧知识。

以《皇帝的新装》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前可以用故事的方式导入本课:“很久以前,有一位特别爱美的皇帝,他每天都想穿漂亮的衣服,有一天,有两位自称自己是裁缝的人来到他的面前,他们说可以为皇帝设计一身美丽无比的衣服,那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最终皇帝穿上了新衣服吗?”借助这种故事性的导入,既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全身心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探寻问题的答案。借助故事性的导入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 明确教学目标,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点,也为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其为有效教学的顺利实现提供了保障。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予以明确,更新教学观念,对教学和学习以及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进行认真钻研,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进行设置,从最开始的备课,到课后练习的安排,始终将既定的教学目标贯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前,应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第一,学习字词,把字词障碍扫除干净,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将文章脉络理清;第二,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第三,领悟课文根据空间顺序对材料进行安排的写法;第四,学习课文仔细观察,把特点抓住,对生动描写、具体真切地描写事物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积极将师生角色转变,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导向,将应试教育的陈旧观念转变,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积累更多的字词,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三、 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初中生而言,他们的思维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运用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以《苏州园林》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将苏州园林的风景魅力深刻体验到,语文教師可以对相关图片和视频进行收集,并借助多媒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再加上学生所了解的苏州园林进行学习;也可以在学生们对这篇课文进行朗读的时候,播放适宜的音乐,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优美句子的感受。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机地结合文字、音频和图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观察了解事物,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生活实例引入,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搜集各种资料,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收集一些经典名著或课外书进行阅读,积累丰富的资料,拓宽知识面,以便于更好地学习课文和写作。

以《沁园春·雪》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一些红军长征中的真实事例讲述给学生听,并组织学生在课前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尽量加深学生对这首词的写作背景的了解。同时给予学生引导,和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经历相结,谈一谈自己对词中“银装素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所描述的景色的理解,体验大自然的魅力。通过作者所描述的文章所描述的壮美景色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所展现的恢弘气势,感受作者的远大抱负和信心。使学生不仅掌握到课文知识,同时也能实现自身思想境界的升华。

五、 开展合作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合作学习”即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将共同的任务完成,分工明确的互助性学习。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解课文和灌输基本知识内容为重点,在长时间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个性化的创新能力和发展的培养受到了严重阻碍,因为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不能将每一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考虑到,而学生也只是被动地听老师的讲述,不能将教师讲授的所有知识掌握到,在这样的背景下,“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合作学习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以《济南的冬天》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向学生提问:“通过阅读课文,你们觉得济南冬天美不美?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对济南的冬天进行描写的呢?”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带着任务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借助合作、探究,最终深刻感悟本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并非简单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展开教学,而是需要大胆革新课堂教学中的各个部分。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思考、深入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培养,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唯有如此,才可以不断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亚红.初中语文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7(6).

[2]石志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考试周刊,2017(7):38.

[3]李华春.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7(64):47.

作者简介:

韦东,广东省高州市,广东高州市大潮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