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贫困家庭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心理辅导对策简析

2019-08-14李时菊

读天下 2019年22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

摘 要:农村贫困家庭中学生因为家境及家庭教育等种种原因常常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而且拥有境遇及心理问题的学生不在少数。本文就首先分析了农村贫困家庭中学生心理状况现实表现,分析其导致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诸多原因,最后希望给出正确有效的心理辅导对策,力图有效改善农村贫困家庭中学生心理现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问题;农村贫困中学生;心理状况表现;原因;心理辅导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中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且这些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长时间影响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帮助贫困中学生走出心理误区,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实现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一、 农村贫困家庭中学生的心理状况表现

农村贫困家庭中学生有家庭贫困、家庭教育不到位、再加之学校方面对心理教育的不够重视或有重视却没有行动,种种原因都导致了他们在心理上的种种缺陷。就农村贫困家庭中学生的现实心理状况表现,本文认为应该总结归纳以下四点。

首先,他们的内心是封闭的,这与他们贫困的家庭有关。贫困使得他们长期勉强徘徊于温饱线上下,所以他们的内心始终是焦虑和自我矛盾的,由于家中贫困让他们难以启齿,所以长此以往他们就形成了自闭心态,不愿意也不善于在公共场合表达自我及内心感受,出现了严重的交往障碍。

其次,他们的内心自我冲突严重,且存在严重的自卑感,长期贫困导致他们的自信心严重不足,常常无法正视各种挫折困境,悲观厌世情绪明显。而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的自我心理冲突也很严重,自尊心与自卑心的强烈冲突使他们长期处于消极低潮状态。

再次,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中学重视智育教育的力度不够,再加之贫困中学生的心理纠结,所以他们很难在学习上有所建树,在思想上难以自立。而由于家庭贫困所产生的“读书无用论”导致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也十分消极,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最后,由于贫穷导致许多农村贫困家庭中学生更加追崇“金钱至上论”,这造成了他们的偏执人格,使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心理表现明显且目光短浅,无法形成远大且利他的理想抱负。

二、 农村贫困家庭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农村中学普遍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这不仅仅与他们的教育资源匮乏有关,也与他们的思想觀念有关。从传统教育角度来看,农村中学针对学生本身非黑即白的教育思想非常严重,它未能给予中学生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也不会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我的契机。对于性格本来就自闭的贫困家庭中学生而言,他们在家庭精神教育缺失的同时也缺少学校部分精神教育,所以心理问题严重也就不足为奇。简言之,农村中学教育管理中缺乏部分关爱和相对简单的教育处理方式无法为贫困中学生构建良好的个性心理品格。

(二) 家庭教育不到位

农村贫困家庭往往存在父母外出打工、离异、家庭气氛不和等等问题,因为经济上的贫瘠导致家庭中父母精神上的贫瘠,他们要么外出打工、要么直接家庭破裂,客观讲其家庭教育中所传播的始终是负面情绪,这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容易导致他们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当然,由于学校及家庭教育管教不严导致中学生沾染上不良的社会风气也间接导致他们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例如自卑心理与好奇心理让他们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在课业负担与生活压力双重排挤下自暴自弃,心理失衡。

三、 农村贫困家庭中学生的心理辅导对策

在本文看来,针对农村贫困家庭中学生的心理辅导教育是有必要的,这就要求农村中学能够认清自身教育本质,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注,更加关爱他们以帮助他们摆脱由家庭贫困所造成的各种生活问题与心理问题。

(一) 学校建立全程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与帮扶机制

农村中学应该建立全程化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从学生一入学就为他们带来心理教育课程,专门构建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并相应制定详尽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再一点就是要建立心理咨询室,为校内配备专业化或半专业化的心理辅导教师,专门为贫困家庭中学生群体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常识培训,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健康指导,切实解决他们的现实心理问题。当然,教师也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实现跨学科教育。

另外,农村中学还应该创建贫困中学生帮扶机制,从物质上扶助他们,为他们提供食品、图书和生活用品,让他们感到来自学校及社会的温暖,逐渐转变自闭心态。而在日常校园活动中教师要鼓励他们多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并委以重任,提升他们的班级地位,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不再感到自卑,而是在不断的集体活动历练中获得更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二) 优化教育方法

农村中学一定要优化教学方法,特别是加强人学教育,在校内广泛开展面向贫困家庭中学生的心理调查及咨询活动,再配合家访给予贫困中学生学校与家庭等两方面的教育支持。同时还要采用个性化的咨询与指导机制为贫困中学生进行早期的个人学习生涯发展目标规划,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明确方向,以帮助他们早日适应学校生活及社会生活,成功摆脱自卑自闭心态,健康成长。

(三) 建立文化整合机制

文化整合机制的构建思路就是基于多文化整合将贫困中学生融入教育机制当中,通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历史教育、民族观教育、文化价值观教育与国学教育来丰富学生头脑,教授学生要遵循正确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准则,将文化整合机制中的课程内容作为学生成长的必修课。这非常有利于建立学生群体中的平等互助关系,进而减少贫困中学生在校内集体中的孤独感与陌生感,逐渐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与自信心。

四、 总结

以包括心理教育在内的诸多创新教育策略有效引导、帮扶农村贫困家庭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很有必要的,它能有效排除存在于贫困中学生内心的诸多心理障碍问题,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地建立他们的自信心,摆脱内心自卑,对他们的未来健康成长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戴瑜君.农村贫困中学生心理问题研究及应对措施[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16):15.

[2]范林.农村贫困中学生闭索性心理探析[J].科学咨询,2014(29):32.

作者简介:

李时菊,贵州省六盘水市,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陡箐镇陡箐中学。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
让爱燃起希望
新媒体时代高校贫困生心理特征与思想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产房助产专业实习生的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初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