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贫困生心理特征与思想教育对策

2016-12-12庄金鑫

科教导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贫困生

庄金鑫

摘 要 高校贫困生常因经济压力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产生自卑敏感、自我封闭、焦虑抱怨等不良情绪和行为。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不能及时、高效的解决贫困生的思想问题,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帮扶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及时性,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学院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实践表明,新媒体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教育手段的不足,更为及时、高效地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

关键词 贫困生 心理问题 新媒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10.076

Abstract The poor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ten lead to va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due to economic pressures, resulting in a sense of inferiority, self closing, anxiety and other negative emotions and behaviors.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ethod is often not timely and efficient to solve the ideological problems of poor students,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makes ideological education helping poor students with good interactivity, timeliness, education practice of poor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School of environment,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can effectively make up traditional means of education, more timely and efficiently solve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poor students.

Keywords poor students;psychological problems;new media application

高校贫困生承受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严重影响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目前由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行为出现偏差的大学生人数有上升的态势并出现群体性的倾向,加强和关注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发展工作,及时预防和纠正其问题行为,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领域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当下传统的贫困生思想工作基本停留在困难帮扶、个别心理疏导、社团活动排解等教育方式,存在教育帮扶面相对较小,隐蔽心理问题难发现、思想疏导不及时、交流互动性不频繁等劣势。当前兴起的以校园网和手机信息平台为主体的校园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载体,成为信息时代背景下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不断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因此把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到新媒体的大环境中开展,利用新媒体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能够更为及时、高效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

1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特征

1.1 自卑敏感

自卑是贫困大学生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①调查显示60%的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感到羞愧;22.5%的贫困生感到自卑。②与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一般情况下贫困生的个人才艺、特长相对处于劣势,甚至在学业方面也未必突出,这就导致贫困生感觉各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自卑心理就更加严重,经常表现为自惭形秽、不愿发表自己见解、缺乏勇气和信心。自卑心理激发了贫困生的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主要表现为贫困生往往异常敏感,同学间不经意的玩笑可能引发部分贫困生激烈的情感波动,把同学间的玩笑当成嘲笑与侮辱,把同学们与老师的帮助当成施舍,久而久之严重影响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与相互信任,同学间的隔阂也逐步加深,逐渐被孤立,导致个人越来越孤僻、自卑敏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1.2 自我封闭

一方面,贫困大学生因为经济拮据、难以满足合理的消费支出,加之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通常情况下不愿意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尤其是需要支付一定费用的活动。常常独来独往,在交往方式上自我封闭,与同学间缺乏正常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另一方面自卑心理导致贫困生更加渴望别人对自己的肯定与尊重,不会轻易向别人表达自己生活中的困难,贫困生往往承受经济压力和心理压抑双重折磨。调查表明40%左右的贫困生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③较为封闭的生活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贫困生的人际交流与情感倾诉,苦闷、压抑的心理状况难以得到排解与改善;部分贫困生甚至设法掩盖自己的贫困状况、离群索居,进一步加剧了自我封闭心理。

1.3 焦虑抱怨

贫困大学生经济压力常常使他们感到紧张、焦虑,为学费、生活费发愁,消费精打细算;高年级学生对还贷、就业感到恐惧和迷茫。长时间的焦虑心理导致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贫困生的学习;学习的落伍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剧他们的紧张焦虑心理,常常令他们感到莫名的恐惧和不安。这种不良的心态持续发展一方面容易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逃避困难,萎靡不振;另一方面会引发不平衡心理,个别学生自我怨恨、怨恨父母和家庭,抱怨命运和社会不公平,继而由怨而生恨,个人日常行为逐渐偏激、思想逐渐极端,由嫉妒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转变为极端仇富、怨恨社会的病态心理。

2 新媒体时代贫困生思想教育对策

目前,高校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基本上采用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咨询两种常规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状况、控制和摆脱不良情绪,直至消除心理问题。事实上,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明显的发展过程:心理问题—心理困惑——心理疾患。心理问题多数学生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心理困惑指心理成长过程中某个阶段的徘徊、犹豫、迷惑的状态需要及时干预;心理疾患指已经对患者个体自我发展和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专业咨询和帮助。④心理问题恰恰出现在早期阶段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而心理讲座对所有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具有良好的针对性,一旦心理问题发展为心理困惑和心理疾患需要复杂的心理干预和治疗。所以对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进行早期帮助能够高效解决该类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有效避免产生更为严重的心理困惑和心理疾患。近年来,以互联网、手机为主体的新媒体,因具有交互性、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的海量性、融合性等特点,⑤覆盖范围日益广泛、受众群体日益扩张,成为大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方式和交流互动的空间平台。

2.1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

微博、微信等手机应用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的单向传播方式,发布者和受众之间打破了文化的、心理的无形障碍,人们可以自由的,无时间、地域限制的互动交流。心理问题疏导和帮扶恰恰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广泛、深入的无障碍交流互动,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参与度和辐射力,提高发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效率。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学院团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良好互动性,借助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创设环工5S学生在线、QQ空间,团聚环境微信平台开展大量心理倾诉主题活动,引导贫困生(也包括非贫困生)把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对社会、学校的热点问题的想法表达出来。交流过程中辅导员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积极营造良好、温馨的沟通空间,为减少来自其他个体的干扰,保护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交流方式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进行,大幅削弱面对面交流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紧张、焦虑甚至畏惧等心理。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激发、满足了具有自卑、敏感心理的贫困生倾诉、表达需求。辅导员老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可以发现有心理问题或者有心理问题苗头的学生,然后采用集体讨论或者个别疏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问题的阴影。尤其是QQ、微信个别疏导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贫困生的自卑和敏感心理,提高了学生的勇气、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同时,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个别关注,时常通过网络关心学生的日常心理状况,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逐步消除敏感心理。

2.2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及时性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传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时空的距离大幅缩小,新媒体比传统媒体具有明显的及时性。高校辅导员一般负责200名以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工作,与贫困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频率和沟通时间常常难以保障,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需要及时、准确捕捉大学生特殊的心理行为与思想情感动态,新媒体的及时性、便捷性大大提高了师生沟通交流的效率,新媒体手段的大量应用使得辅导员对学生的及时、有效管理成为可能。徐州工程学院通过学生关注度高的QQ群、微博、人人网、QQ空间、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发布引导信息、开展话题讨论;同时辅导员老师也借助这些新媒体手段及时接受学生的信息反馈,实现师生之间及时跨越时空的沟通,有效克服了传统沟通模式时空分隔的缺点。通过及时沟通,发现贫困生学生中存在的自卑敏感、自闭焦虑情绪,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疏导和安抚和帮助措施,尽快地解决他们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化解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危机,防止思想问题进一步严重。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大量应用改变了“辅导员老师—学生干部—学生个人”传统的信息传达模式,减少了中间层级(环节),防止信息过滤后的失真和信息损耗,大幅提高师生间的沟通效率和沟通效果。

2.3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分众性与包容性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分布式的,每一个信息接受终端,也是信息的发原源。师生每一个人都可以以微信、微博、QQ空间为平台发布个人观点,表达个人思想、传播自己所关注的信息。同时,新媒体的传播内容更具有包容性、更丰富,既有文字、图片信息,又有声音和图像多媒体信息。新媒体的这一特征,给师生之间的交流创设了更多的时空可能性,扩大了沟通的内容和覆盖面。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学院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分众性和包容性特征,利用微信群、QQ群空间、团委博客空间、微博空间等网络平台优化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渠道。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示优秀学生风采、将主题班会、贫困生个人奋斗事迹、走出心理阴影同学的个人经历摄制作成微电影、记录片等形式,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多种方式发布,激励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困惑,实现身心健康

3 结语

新媒体的交互性、及时性、分众性和包容性等特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广泛性,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学院实践经验表明,新媒体在贫困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大量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对贫困学生教育帮扶的效率、效果,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教育手段的不足。但是,新媒体的应用不能完全代替常规的面对面谈心和宿舍走访等传统教育形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将新媒体在学生工作中的优势与传统教育手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广大贫困生思想和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注释

① 邹娟,吴根甫.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1(8上).

② 黄阳阳.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J].赤峰学院报(自然科学版),2014.2.

③ 赵杰.高校困难群体心理状况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12.3.

④ 王自超,邹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几点随思与总结[J].商业文化,2015.3.

⑤ 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贫困生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大学生因穿耐克鞋被取消助学金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初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莫与贫困生“抢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