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课堂氛围 提高表达能力
2019-08-14梁少银
摘 要:教师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阅读教学这个主阵地。善于营造轻松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在师生互动中,规范语言表达;注重以“口语交际”训练为契机,培养良好習惯;深入文本,激发想象填补文章的空白,提升表达能力。只要老师坚持立足课堂,充分挖掘文本,不断实践,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立足课堂;说话;表达能力
说话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但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训练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说话训练常在教学中被忽视,导致多数小学生说话能力不强。那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
一、 营造轻松课堂氛围,鼓励敢于表达
从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刚入学时,很喜欢说话,上课积极要求发言,随着年级的高升,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反而不高,说话的声音也变得更小了。究其原因,主要是说错了怕老师指责,同学嘲笑。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首先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心态。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说、敢说,说错了或说不好也不要指责,应慢慢加以引导。当学生说话声音小了时,我们可以对他说些鼓励的话:“老师觉得你说得很对,如果你说话能响亮些,让同学们也听清楚,那多好哇。老师希望你下次说话声音大点,好吗?”低年级小学生很乐于举手发言,其中有一些小学生可能连想都没想好,小手就举起来了。当你叫他回答时,他又不知怎么说,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这时,我说:“同学由于想快点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还没完全想好,希望你下次想好了再说,好吗?”通过以上的引导,既教育了学生以后说话要声音响亮,想好再说,又避免了同学的嘲讽、起哄现象。
二、 在愉快互动中,规范语言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性。学生敢说了,往往会天南地北地说,说得啰唆,说得不连贯,说得不明白。学生表达不足的地方,巧妙地加以引导和矫正。教师要给学生一把“规范的钥匙”。作为老师需要给学生引路,规范学生的语言。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候,常常回答不完整,只回答主要的词语或半句话,意思表达不清楚。老师要及时纠正,规范学生的答话。一年级的孩子有“先入为主”的学习效应。所以,教师要扶着孩子走好第一步。1. 教师提供基本句(1)两部分句式:谁干什么?谁(干什么)怎么样?谁(什么)是什么?(2)四要素句式: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学生按照这些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2. 指导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如:《春夏秋冬》中的插图:我让学生先按顺序观察插图:春天来了,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顺序观察,说说图上有什么?这样在学生心中种下顺序表达的意识,慢慢学会了表达的顺序。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了表达的方法,他的口语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 以“口语交际”训练为契机,乐于条理表达
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和下册中的口语交际内容教材十分注重对儿童交际习惯的培养与表达。一年级下册如:《老鼠嫁女》是一组连环画,要求学生听故事的时候,借助图画,记住内容。讲故事的时候,声音响亮,让别人听清楚,培养良好听说习惯。故事内容充分考虑年龄特点,形象直观,容易激发兴趣。学生边看图边听老师讲,给了扶手,降低坡度。这样利于学生模仿表达,看着图上的情景,就有话可说。学生按图意条理表达,消除了畏难的情绪,增强了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请你帮个忙》设计学生生活中最真实的情境:问路、借物品、帮忙等求助小事。无论是否帮到忙,要求用上礼貌用语:请、请问、您、您好、谢谢、不客气等,都要表示感谢,用上这些是基本的交际准则,学会礼貌表达自己的请求。《打电话》贴近学生生活,最常遇到的真实情境。在接、挂电话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学会用上礼貌用语,促进学生更文明地与人交往,培养了乐于交往、友善待人的交往意识和行为习惯。
四、 激发想象填补文章的空白,模仿说法,提升表达
有些课文的结尾言虽尽而意未了,这样,就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合理充分的想象。如《夜色》一文,结尾写道:“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老师说省略号表示“我”在很黑很黑的夜晚,还看见了很多很多美丽的景色。于是,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展开丰富的想象。“我”在很黑很黑的夜晚还会看见什么呢?填补文章的空白。有的说:“我也能看见月亮在湖中微笑。”有的说:“我也能看见月光下荷叶羞涩的脸庞。”有的说:“我也能听见青蛙在热闹地开演唱会。”有的说“我也看见星星眨着眼睛微笑。”学生各抒己见,想象丰富,合乎情理,每个学生都得到了语言锻炼的好机会,学会表达,积累了优美词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总之,教师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阅读教学这个主阵地,充分挖掘文本,不失时机,抓住文本的一点一滴,抓住学生的一言一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学习的阶段规律,帮助学生提高说话的兴趣。这些方法说来简单,但贵在实践,贵在坚持。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们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要让学生逐步积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才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23.
作者简介:
梁少银,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市端州区河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