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单亲家庭中幼儿教育引导问题的分析
2019-08-14李丽萍
摘 要: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心灵会造成极大的创伤,容易使孩子产生不良心态,如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本文对离异家庭幼儿的教育进行了探索,分析了单亲家庭的几种状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引导单亲幼儿健康成长的几种方法,以便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离异家庭;幼儿;教育;引导
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夫妻离婚现象上升,幼小的子女将不能与父母的一方共同生活,如果处理不当,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不少人认为离异是大人之间的事,与孩子无关,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因此,如何做好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工作,就成为必须重视的社会问题。夫妻离异,这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伤害。许多孩子由此产生了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而离异的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这些都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 单亲家庭的几种状态
(一) 父母视孩子为生活的包袱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分派到甘肃省定西市漳县金钟幼儿园,那个时候我带的班级里有个很孤僻的小朋友,有一次我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小兰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没有举手,我这节课的课题就是《我心目中的爸爸妈妈》,从那天起我就特别留意了一下小兰。我发现小兰的爸爸每次来接她,都是往门边一站,默不作声,然后父女俩面无表情地离开,与小兰看到爷爷奶奶来接她时神情截然不同。我发现,她妈妈从来都没有接过她。经过与她及家人交流后才知道小兰的父母已离异。双方为了再婚开始都不想要孩子,妈妈干脆离家去了外地,离婚后从未看过孩子,对小兰来说,妈妈已经很陌生了。而爸爸迫不得已将孩子留在身边,但由于孩子不能让他顺利再婚,因此把孩子看成包袱,对孩子很冷漠。好在爷爷奶奶对孩子还是百般疼爱,所以才有了我看到的那一幕,她的情绪总是非常低。
(二) 将孩子紧紧地“绑”在身边
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离异夫妻的一方认为,既然离婚了,就不要再见到孩子。我的一个朋友和老公离婚了,老公不让她见孩子。她的孩子在我的班级,我对她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这孩子的性格还是很好的,看不出是离异家庭的孩子。有一次下午手工课,我的这个朋友手里拿着一大袋吃的东西站在我们教室门口,只见小菲飞跑过去搂住她,亲昵地叫:“妈妈,妈妈”。孩子的妈妈也是热泪盈眶,她把东西放在小菲位置上就离开了。下午离园时,爷爷来接小菲,小菲让爷爷把她位置上的东西拿一下,爷爷问什么东西,她竟冷冷地说:“今天,那个人来带给我的,我说不要,她非给我。”我真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一个5岁孩子的口,而她爷爷居然当着孩子的面对我说:“老师,如果她下次再来,请你们不要让她见孩子,也不要让她放东西,既然离婚了,还这样干什么?”
成人之间有矛盾,相互指责对方,可是他们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呢?这么小的孩子居然会用这种方法取悦大人,并不能说明她有心机,而只能说人格不完善。
(三) 给孩子灌输错误观念
我们幼儿园有一个小朋友在3岁时,父母因感情问题开始分居闹离婚。这期间,妈妈虽然时常让孩子到爷爷奶奶家去,但爸爸在外地工作,见面少,更多的时间是与妈妈还有舅舅住在一起。妈妈和舅舅经常带孩子出去旅游、买衣服等。妈妈没空时,全由舅舅带,所以孩子对舅舅的感情就像是爸爸一样。直到有一天,舅舅带女朋友回家,孩子不让两人靠近坐,不让舅舅夹菜给女朋友吃。甚至到舅舅结婚时,深夜敲舅舅的房门,要赶舅妈走。因为妈妈常常在孩子面前说,爸爸是被别的女人抢走,不要她和妈妈的,所以孩子很害怕舅舅也会像爸爸一样不要她。在班级里她喜欢抢别人的东西,而别人不能碰到她的任何东西。由此可见,孩子幼小的心灵已经蒙上了阴影。
(四) 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我们园里糖糖的妈妈为了孩子,离婚后拒绝再婚,她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不允许有半点差错,希望孩子方方面面都能超越别人。但糖糖在班里集体活动时基本上不发言,我叫她时,她好像很害怕,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到,鼓励她也没有效果。我把情况与糖糖妈妈进行了交流,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她妈妈告诉我说,回去狠狠地教育了孩子一番,以后还请老师多叫她发言。当我再让糖糖发言时,她比以前更紧张,很明显,她妈妈的教育起了副作用。
二、 引导单亲幼儿健康成长的方法
(一) 给孩子充分的爱抚
有些家庭解体后,抚养孩子的一方拒绝另一方来看望孩子。有些父母还告诉孩子:“是你爸爸不要你了。”或“是你妈妈不要你了。”这些做法不但剥夺了另一方对孩子的探视权以及爱的权利,而且给孩子心中留下了创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据有关材料,一位母亲离婚后把自己的仇恨转嫁给孩子,从小教育女儿,男人都不是好东西,离他们远点。结果这个女孩从小到大不敢和男性接触,厌恶男人,最后导致性变态。是母亲的自私,毁掉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父母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担负起对孩子的养育责任,给孩子充分的爱,让孩子在爱抚中健康成长。
(二) 不要让孩子成为父母竞争的牺牲品
有些父母离婚后都想要孩子,于是,雙方争着满足孩子的种种要求,以讨孩子的欢心。而有的父母相反,都认为孩子是负担,是再婚的包袱。无论是哪种想法,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夫妻在离婚后,仍应注意对孩子教育的一致性、一贯性,并用诚挚的爱心赢得孩子的尊敬与回报,别让孩子成为彼此的牺牲品。
(三) 不要让孩子充当丈夫或妻子的替代角色
离婚后的父母,往往感情上孤独、寂寞,容易把孩子作为精神上的寄托,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孩子的身上,这样做的结果,使孩子养成对父母不健康的依赖性,无法独立
(四) 多去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父母离婚,容易使孩子心情不好,不愿和他人交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为调整孩子的情绪,父母应鼓励孩子和其他孩子交往,送进托儿所、幼儿园,让他们和伙伴们在一起玩耍、学习,让他们变得心情舒畅、开朗、活泼。
总之,父母离婚后双方应该像以前一样多去关心自己的孩子,用行动证明虽然父母感情破裂但是还会一样爱着他们,会陪伴着他们一起长大。
参考文献:
[1]李雅琴.单亲家庭子女的人格教育问题与对策[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1.
作者简介:
李丽萍,甘肃省定西市,定西市漳县幼儿园职专分园。 中国校外教育,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