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8-14尹艳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5期
关键词:大池置管引流术

尹艳霞

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 475000

颅脑损伤是由直接暴力作用所引起,病情变化快,以致颅内压明显升高,容易发生并发症,如脑疝、颅内感染等,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有研究指出,降低颅内压是改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重要环节。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以降低颅内压,但大多数患者因自身病情严重程度,极易发生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1-2]。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加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医疗纠纷事件[3]。因此,本文分析了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中的应用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9月在我院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将2015年6月—2016年7月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9月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晓研究内容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对照组男31例,女9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42.63±9.02)岁;其中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颅内感染10例,脑脊液漏7例。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42.51±8.93)岁;其中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颅内感染11例,脑脊液漏8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本次入选患者均符合颅脑损伤诊断标准[4],并由头颅CT和核磁共振等检查确诊。②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均在5~12分之间,且均符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的指征。(2)排除标准:①穿刺皮肤感染者;②颅内压明显增高者;③有脑疝征象者;④凝血功能障碍者;⑤无法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即脱水、抗感染、脑神经保护、营养支持等,并在此基础上实施腰大池引流术,操作如下:(1)安置患者侧卧位,头部尽量向膝关节靠拢,使腰椎间隙打开,铺消毒巾,行局部浸润麻醉。(2)于L3~L5间隙穿刺,将一细小导管置于腰大池中,导管尾端连接无菌引流瓶和一次性输液管,通过调节阀门控制滴速,每天引流量不应超过250ml。

1.3.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即常规给予入院宣教,注意患者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做好基础护理等。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腰大池置管引流术的目的、操作过程、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说明治疗的重要性及手术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担忧,争取患者配合。如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应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对于躁动患者应给予约束带加以保护,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2)术中护理。①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神志及瞳孔变化,如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呼吸不规则、双侧瞳孔不等大或同时缩小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穿刺,协助医生做好抢救工作。②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穿刺时动作熟练、轻柔。(3)术后护理。①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的变化,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烦躁不安等症状,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②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腰大池引流管,保证引流管口高于腰椎管水平3~4cm,且引流袋低于脑脊液平面10~15cm,加强巡视,检查有无弯曲、脱落等;保持引流通畅,避免造成颅内出血,如引流不畅时,应注意检查引流管是否扭曲、脱落、堵塞等,可定期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更换引流管;严格控制引流的量和速度,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调节流速,一般为2~4滴/min,每天引流量在150~300ml,如患者更换体位时应重新调整引流管口高度,以维持颅内压正常;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如有异常及时配合处理。③预防感染。病房内定时通风,限制探视次数;保持置管部位皮肤清洁干燥,定时更换敷料及贴膜,倾倒引流袋或调节高度时应先夹闭引流,以防反流,注意无菌操作。④严格掌握拔管时机。定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如指标水平正常,且症状明显减轻,方可考虑停止引流。

1.4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和治疗效果,其中治疗效果分为基本痊愈(经治疗和护理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化指标正常)、显效(经治疗和护理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生化指标正常)、有效(经治疗和护理后,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或加重),基本痊愈、显效与有效之和为总有效率。采用本院自主设计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问卷由20个问题组成,内容涉及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服务及时性和效果评价等方面,总分100分,分为不满意(<65分)、满意(65~85分)、非常满意(>85分),满意例数与非常满意例数之和为满意度,对该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其克伦巴赫系数(Cronbach’a)为0.763,重测信度为0.792。

2 结果

2.1 置管时间 对照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为(9.23±2.02)d,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为(7.08±0.96)d,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0,P=0.000)。

2.2 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中基本痊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0%(32/40);观察组患者中基本痊愈15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38/4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

2.3 护理满意度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6.275,P=0.012。

3 讨论

目前,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因具有微创、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优势,深受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同时已列为治疗颅脑损伤的重要措施。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病情、心理状况等,极易发生并发症,导致预后不良[5-7]。为此,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预后效果是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要课题。肖友为等[8]研究指出,实施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基于此,给予接受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的颅脑损伤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采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的颅脑损伤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时间较短,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说明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置管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这也与李春梅[9]研究结果一致。有报道指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后一旦发生并发症,如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等,则会加重病情,降低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0]。同时邓思高等[11]认为,给予全面、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减少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因此,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通过术前护理,即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可提升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水平,了解治疗的重要性,减轻患者恐惧、紧张等情绪,增强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和护理工作;通过术中护理,能有效及时发现异常,减少术中发生意外;通过术后护理,即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预防感染等措施,能有效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改善疾病预后。本文结果还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说明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大多数颅脑损伤患者因自身疾病的影响,加之缺乏对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的了解,容易产生害怕、恐惧、不安等心理。同时常规的护理模式大多注重疾病的治疗,易忽视患者的心理变化,不仅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还不利于术后康复[12]。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通过手术前、中、后护理,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促进身体康复,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颅脑损伤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缩短置管时间,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大池置管引流术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神经外科腰大池引流患者症状发生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皮下隧道式腰大池外引流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分析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头面部撕脱伤创面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