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培训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影响探讨
2019-08-14黄秀月
黄秀月
广西巴马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547500
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整个过程中,不因为护理失误而发生法律和法规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功能损害或缺陷等[1-2]。随着人们健康服务需求范围的不断扩大及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护理工作安全性的要求也更为严格[3]。团队培训模式是美国国防部和美国医疗研究与质量局借鉴航空业机组团队资源管理的训练课程而研究生成,可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4-5]。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2月将团队培训模式应用到大外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大外科的32名护理人员作为团队培训对象,男性1名,女性31名,且已取得执业证书,均无严重躯体疾病,排除处于妊娠或哺乳期、轮转进修护士。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0.19±6.53)岁;工作年资2~32年,平均工作年资(15.38±3.92)年;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20名,护士6名;学历:中专4例,大专18例,本科10例。另从2016年3月—2017年2月大外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9例作为对照组,而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另89例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51例,女38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42.63±11.35)岁;疾病类型:胃肠手术25例,肝胆手术41例,骨折23例。观察组中男53例,女36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2.92±11.57)岁;疾病类型:胃肠手术24例,肝胆手术39例,骨折26例。所有均为择期手术患者,排除心肾肺功能障碍、智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及恶性肿瘤者,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方案均清楚知晓,自愿加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团队培训模式方法 (1)提高团队成员的领导力:提倡护理人员在不同情境下扮演不同的领导,如责任组长是一个护理组的领导,责任护士则是一组患者的领导,夜班值班护士是整个病区的领导等,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制定上班前安全评估单和下班前安全评价单,使每位护理人员都充分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并应用团队的力量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最终促进护理人员的领导力。(2)培养团队成员的情境意识:实时情境感知策略,包括掌握患者的身份、体征、症状及病情变化,评估其治疗和护理风险,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实施;关注团队其他护理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压力水平、工作完成情况、工作习惯、精神状态等;掌握护理管理信息,任务的轻重缓急、科室内仪器和设备使用情况等;对护理工作进行实时评估,确定工作质量是否保证、护理计划是否需要调整等。通过情境感知策略,培养护理人员在特定的时间里对环境中的关键因素和条件进行准确的感知,使其能敏锐地觉察和了解周围情况的变化及影响,及时计划应对即将面临的局面,并随时知晓与团队任务相关的即将发生的事情,团队成员间交叉进行管理,以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3)培养团队成员相互支持的氛围:鼓励护理人员在明确职责或任务互助的基础上,勇敢指出同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行两次提醒制度,若仍未有效进行纠正即通过坚定阻止、报告领导等强硬措施进行干预。若同事之间意见存在分歧,则采用冲突解决模式进行处理,包括描述问题发生的经过(D)、表达各自担忧(E)、提出不同建议(S)、陈述可能出现的结果(C)4个步骤,在以患者为安全的基础上形成相互支持的工作氛围。(4)加强不同班次和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实施标准化沟通模式:现况(S) 对当前场景进行描述,患者现在出现的问题是什么;背景(B) 提供一个简要的背景,患者病情的基本信息;评估(A) 通过最佳的判断,对患者进行基本的评估;建议(R) 提出能够采取的行动建议。最终提升患者安全,促进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和提升护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比培训前(2016年3月—2017年2月)和培训后(2017年3月—2018年2月)护理人员的安全态度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态度采用中文版安全态度量表(SAQ)[6-7]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团队协助、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工作满意度、工作条件、压力感知6个维度,共31个条目,各条目均实施Likert 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代表护理人员安全态度越好。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培训前、后安全态度比较 与培训前相比较,护理人员培训后团队协助、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工作满意度、工作条件、压力感知得分均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人员培训前、后安全态度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4.71,P<0.05。
3 讨论
护理工作是维护和促进人体健康的医疗活动,最大的特点在于专业性和服务性[8]。护理风险是护理工作无可避免的存在,关系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护理安全管理在近年来也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点,主要目的在于预防护理错误、偏差及意外的发生,最终达到护理安全的目的[9-10]。
常规护理安全管理通常重点强调护理人员的个人能力和责任心,而忽视了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助问题,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但获取的效果有限。在医疗团队中,只有少部分的冲突能够及时解决,而大多数都需要时间来化解,若团队成员能考虑到其他成员的观点,则可避免彼此之间合作认知上的差异,从而相互进步。团队培训模式涉及领导统驭、警觉应变、互助合作、有效沟通4个方面,通过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助技巧,可有效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11]。本组资料中,在应用团队培训模式后,护理人员团队协助、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工作满意度、工作条件、压力感知得分均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P<0.05),提示团队培训模式能有效改善护理人员的安全态度,为患者的安全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团队培训模式使得护理人员之间的“协作”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护理人员对各种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得以明显增强,从而将事故阻止在发生前,有效地防范事故的发生。本组资料中,团队培训模式应用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1.12%,明显低于应用前的7.87%(P<0.05),提示团队培训模式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患者的安全提供切实保障。
综上所述,团队培训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有效改善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态度,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