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靶、CT检查在诊断乳腺恶性肿瘤中的联合应用探讨
2019-08-14金竟琳
金竟琳
(吉林省延边肿瘤医院 吉林 延边 133000)
乳腺癌是一种好发于45~60岁女性群体的恶性肿瘤,近些年因其发病率的日益上升,促使医疗相关领域已开始加大乳腺癌的普及力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在患者发病初期尽快明确并诊断其病情[1-2]。为进一步探究钼靶、CT检查诊断乳腺肿瘤患者病情的临床价值,现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58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病情经病理证实;(2)患者自愿并同意加入研究。排除标准:(1)无法正常沟通或全程参与研究者;(2)合并局部或全身感染者。5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小为23岁,年龄最大为67岁,平均年龄为45.58±5.57岁;其中,左侧乳腺为24例,右侧乳腺为34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联合进行钼靶X线与CT检查,具体方法:(1)钼靶X线:仪器为我院现有的GE钼铑双靶乳腺X线摄片机(型号:GE senographe DMR),指导患者在头足位、侧斜位进行摄片,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异常病例可进行局部加压放大或摄影,便于临床意识对患者可以病灶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检查结束后在全自动曝光模式下通过AGFA数字化摄影成像系统将检查数据传输至后期处理工作站;(2)CT检查:仪器为我院现有的16层螺旋CT机(型号:GE Lightspeed),扫描参数:层厚4mm,窗位40HU,窗宽300HU,FOV 500mm,75MAS,110kV,重建2mm,重点部位重建1~2mm。设置参数后指导患者呈仰卧位,选择Care Dose扫描模式对非致密型患者乳腺进行扫描,以碘佛醇为对比剂,使用剂量控制在1.5~20ml/kg,同时使用高压注射器快速进行团注,速度为3ml/s,分别在不同时间(30s、60s、180s)进行扫描,以患者乳房上届直至下界作为扫描范围,部分患者可延迟至8min,在检查中可扫描患者胸廓与肺野,由具备丰富的影像阅片医师对扫描影像进行分析,进而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价。
1.3 观察指标
对比联合检查(钼靶、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指标采用(%)表示,行χ2检验;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此次研究中,联合检查检出率为93.10%,病理检查检出率为96.55%,对比发现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见表。
表 对比联合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n)
3 讨论
乳腺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已有研究表明雌激素分泌水平、遗传因素等均可诱发乳腺恶性肿瘤,若浸润性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病情早期得到有效控制,可保证患者取得良好预后,然而大部分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属于隐匿型[3],发病初期无显著临床症状,极易降低患者的病情诊断率与后期生存率。因此,需要临床应用科学合理的检查方式对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做出准确判断。
随着近些年我国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成熟,钼靶X线与CT检查开始为临床医师在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病情诊断上提供了大量值得参加参考的依据,并以促进了诊断准确率的提升。具体来说,钼靶X线检查有助于临床医师检测出患者乳腺组织无法触及的肿块[4],进一步辨别患者的病变类型,可让患者病情早期得到诊断,尤其是适用于隐匿性乳腺恶性肿瘤筛查中。同时,相较于传统X线检查,钼靶X线具有对比率、高精度与探测率均较高等特点,在检查过程中如偶发现患者肿块边缘呈毛刺与彗星尾征状即可明确患者病情为乳腺恶性肿瘤,若发现患者早期乳腺恶性肿瘤恶性钙化灶影响低于0.1cm,表明患者病情为隐性乳腺恶性肿瘤,因此在早期乳腺恶性肿瘤钙化诊断中应用钼靶X线可取得极为显著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钼靶X线检查在呈现胸壁或腋尾部病灶上效果并不理想,而CT检查的联合应用则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促进诊断精准率的提升。CT检查均具备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在检查中可精确定位患者病灶,便于临床及时发现患者的细小、隐性病灶,同时CT检查在扫描过程中可反映出患者的内如前哨淋巴结与腋下组织等情况,在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分期与制定化疗方案等方面上均具有指导作用。此次研究数据显示,联合检查检出率为93.10%,病理检查检出率为96.55%,对比发现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研究结果表明钼靶X线与CT检查联合应用可保证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性,确保患者病情诊断后尽快得到相应的治疗。
总而言之,联合应用钼靶X线与CT检查为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病情进行诊断,有利于临床医师依据检查情况客观评价患者病情,故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