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以石桥火龙非遗项目为例

2019-08-14陈海平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火龙达州石桥

陈海平,吴 波

(1.四川文理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2.达州市达川区宣传部,四川 达州 635000)

关键字:石桥火龙;传统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产业带动

0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称为“非遗”)囊括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出现的生产生活方式、乡土人情、文化理念、地方风俗等内容,蕴含了各民族、各地区的特色元素,是全人类共有的“珍贵财富”,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历史、民族、文化.因此,保护与传承非遗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保护,同时也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中国古代以“龙”为神灵崇拜,故称之为“龙的传人”,对“龙”的解释比较多,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讲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现代康殷在《文字源源浅说》中也提到:龙,这是古人想象中的一种神奇动物,形是某些动物,如:海马、蜥、鳄、蛇、鹿角等特点综合而成的.国人心中,“龙一直都是祥瑞、福寿的一种象征.这样的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华文化历史进程中的的方方面面,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龙文化”.并以此衍生出了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舞龙”.[1]

古以武立国,巴人素以崇武、尚武著称.达州作为古代巴国属地,在这一地区以“舞龙”为代表的民间传统习俗活动成为了本土世代传承的一种“寄托”与“精神”.延传至今,这种精神已逐渐融为达州这一方水土的“城市人文精神”.崇武、尚武也随时光衍变成为达州人民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巴文化发源地之一,达州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和巴文化积淀过程之中,形成了独特的“舞龙”文化 .[2]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好发展,社会前进步伐逐渐加快,百姓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同时,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对外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强烈冲击下,中华民族的多数传统民间艺术已经“难以为继”.达州市达川区的“石桥火龙”现就面临“无人传承”的窘境.本文通过对石桥火龙的保护与传承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组织当地群众、非遗传承人、老干部等曾参与制作、有表演经历的人员以座谈的形式进行资料搜集,通过综合整理、分析,总结石桥火龙保护与传承当下遇到的困难,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以期为石桥火龙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3]

1 石桥火龙的“源起”

1.1 石桥火龙的源来

我国古代便有“耍龙”之戏,用以娱人,直到当今,每逢正月十五就会有“耍龙”.烧火龙,是产生于四川东北部达川区石桥古镇一带的集纸扎艺术、烟花工艺、自然生态、故事传说于一体的川东民间艺术.石桥镇历史悠久,位于达州市西部,距市区34.8公里,幅员面积422平方公里,与巴中平昌接壤.石桥火龙,在石桥古镇是每年元宵期间的晚上(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把事前扎好的“龙”用烟花烧龙和耍龙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在石桥古镇已经舞动了数千年.[4]

据《石桥区志》社会篇中的风土民情(旧风俗)记载:“据传,汉文帝逢正月十五日,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大放花灯.农村、街道,家家灯笼高挂,户户鞭炮齐鸣,男女老少走街串巷,看耍火龙,全区以石桥镇的火龙最为壮观.都要烧花筒(硝、磺、炭三种兑好做的花筒)......据传,清末甲辰年(1903)石桥河受义和团的影响,正月间没有耍龙,病苦大,三月间都是补耍了的.”

图1 烧火龙

1.2 古镇的“火龙”史

石桥是达川区的一个小镇,始建汉代,已经经历了数千年的雨雪风霜,孕育了众多丰富的民俗文化.

通过对退休多年一直留在石桥镇的老镇长何成才,我们了解到:石桥火龙的传统民间艺术就是一种爱好娱乐.相传古石桥是本地著名的旱码头,常闹旱灾,一年正月期间,一位云游四方的老道途径此地,为解民众于水火,教民众在各自门前准备好香、蜡、纸、烟花和火炮,然后来到河边施展法术.随着一声龙吟,从河中跃出一条喷火金龙,口吐祥云,越积越多,天瞬时如黑夜,随即降下倾盆大雨,人们欢天喜地,载歌载舞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随后,人们为感激火龙降雨,所以每年都在元宵节舞动火龙,巡游村寨求得平安,世人后为祈求风调雨顺,防止火灾,减少瘟疫,渐渐形成了石桥火龙现如今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走访中,据石桥镇的老人们介绍:石桥火龙的制作和表演是有诸多讲究的.首先要请镇上历年制作火龙的老艺人,用纸、麻布、竹篾制作出待用的“龙”.龙身共分为九节,有龙宝在前,随后是龙头、龙身、龙尾.从龙头到龙身由麻布相连,长达十多米.当龙制作完成以后,便会去请石桥镇上德高望重的人前去主持“请龙”仪式.仪式完成后,就开始“龙点睛”环节.正月初十下午,人们纷纷抬起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牌灯,在锣鼓、唢呐的引领下,把龙抬到石桥镇的挑水河边,点燃香、蜡、爆竹,举行为龙“请水”的仪式.等所有祭拜的仪式举行完后,从正月十一晚开始(历史上最初是从正月十一晚上开始,自2000年后改从正月十三晚上开始),在石桥百姓中挑选出的十名壮汉举起火龙,在石桥的大街小巷间舞动.当每条火龙经过的街巷,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会点燃手中抱着的用石头做成的花钵跟着火龙,从花钵里喷出的烟花,全喷向火龙的方向.这样的场景将一直持续进行到元宵晚上.在正月十六的下午,百姓会再次来到挑水河畔,点燃神龙,举行“送龙”仪式.

据相关史料上记载并推算,石桥烧火龙这项民俗活动断断续续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图2 请龙”仪式

图3 “请水”仪式

图4 耍龙前的“沐浴”

1.3 石桥百姓的火龙情结

石桥烧火龙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先后流传于达县、通川、渠县、营山、平昌等地.石桥人对火龙的热情最为尤甚.

图5 耍火龙

在社区群众座谈会上,我们向村民们问道:如果春节没有耍火龙,会怎么?村民们纷纷表示,“那样的春节谁都不愿意想,估计那个春节就“冷”咯.”

图6 翘首以盼

2 石桥火龙的存在价值

石桥火龙是石桥镇传承两年多年的传统民间艺术,囊括了达州人民、川东民众、乃至中华民族的一个“历史印记”、“文化符号”!根据实地考察、走访、座谈,以及历史资料的综合整理,石桥火龙在当代还具有其独特的内涵衍生价值.

2.1 古老的印记,体现独特人文历史价值

石桥火龙制作繁琐,包括:扎龙、请水、烧火龙、清宅、罢龙五个部分,每个环节都由更多小环节组成,如:扎龙环节,做龙至少需要1000多个结头.整个龙作由篾片、麻布、纸张等材料扎成,除了耍火龙的宝灯之外,从龙头到龙尾由总共约十几米长的麻布连城,内以篾片做架,再加上龙须,在龙身上绘以鳞片、角、龙爪等元素.专用的纸花筒、石钵花以及独有的打铁水都是研究古巴渠文化的重要素材,“舞龙环节”体现的勇猛、刚毅并存,更为提炼达州城市人文历史精神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2 当今的符号,衍生特殊文化艺术价值

石桥火龙,对于当今的石桥人来说,不仅仅仅是过年团聚时必备的一项传统民间艺术表演,更是当今人们对于故土那份浓浓“故乡情”的具体展现,历年腊月的时候,石桥社区就邀请扎火龙的非遗传承人潘广恒一家回到石桥开始扎龙,石桥人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烟花,期待着正月十三的到来.一直到要开始表演烧火龙的时候,耍火龙的青年们便头戴龙帽,脚穿草鞋,上身裸露.在耍火龙时,一人在前,高举龙宝,九人持举龙把,随着锣鼓声有节奏得沿街道舞动,来自于各地方的人们手持烟花,对着火龙喷放.表演时,往往是数条火龙同时上街,进行到高潮时,一拨拨铁水花打出,场面上,火龙与数以万计的围观群众融为一体,周围喝彩不断.而这一切都是人们希望通过这一个活动祈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祥和;而对于每年的耍火龙活动,无论是前期的扎龙,还是最后的送龙,都是新闻传媒团队、摄影爱好者、文学创作者、影视制作团队等社会不同团队的灵感源泉;对于来自不同地方来观看“耍火龙”的游客,观看“耍火龙”以外,还会踏着青石板路游览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石桥古镇,欣赏古镇的“古风之韵”.同时,还能参观具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中国红色第一街”——列宁街及其街道上的四座带有有独特历史故事的古石牌坊.

图7 火龙表演

2.3 独特的传承,创造当代经济价值

作为川东地界传统艺术文化的经典,石桥火龙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不仅能给人带来视觉的强烈冲击,更带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每年通过“耍火龙”表演吸引而来的大量外地游客,带来了包括吃、住、行等生活所需的经济价值;与此同时,带有石桥火龙相关的文创产品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价值衍生点.例如: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学生因石桥火龙带来的灵感,制作出的带有石桥火龙元素的环保袋,成为其挖到的大学期间创新创业带来的第一桶金,由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教师组建的团队,因石桥火龙元素融入达州本地艺术主题酒店成为了达州市艺术创意村的一大特色亮点,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石桥火龙的经济价值.

3 石桥火龙保护与传承现状

3.1 制作、表演者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石桥镇及周边地区自古以来都以农业为主,当地老百姓也都是勤勤恳恳的农民,在家务农为生.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脚步日益加快,居民物质生活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多数石桥人为了维持生计,无奈只得选择了外出务工.因此,镇上对石桥火龙感兴趣的制作者、表演者越来越少.再加之,拥有技艺的“老艺人”(含非遗传承人)年岁逐增,相继去世,致使目前石桥火龙的制作技艺环节出现了“几近失传”的境地.据了解,现今石桥镇制作火龙的传人仅有潘广恒一家.“石桥火龙”这项传统民间艺术已是高度濒危.

3.2 青年一代缺少传承的意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开始执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当时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城里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即便在农村,大部分家庭也只有2-3个子女.至到如今,不少的青壮年仍会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现象比较明显.石桥镇也不例外,当地的青少年更是很少主动接触“石桥火龙”制作与表演,更不会将“石桥火龙”的制作和表演作为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同时,随着网络、自媒体的普及,青年一代更是被“外面世界”深深吸引,几乎没有人关注自己家乡本就存在的“无价之宝”.现如今,每年的“烧火龙”都是由政府领导下开展,制作与表演的团队东拼西凑而成,质量大不如前,更不用谈有是否有与时俱进的新的创作.

3.3 石桥火龙的神韵正逐渐消失

由于全国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就其表层来看,似乎大多数的传统民间艺术又被世人所关注,但就其实质而言,传统民间艺术大多都已失去了部分神韵.究其保护工作的本质,应该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民间艺术的内在精髓与底蕴,而这恰恰也是最困难的一个环节,石桥火龙的精髓与底蕴特别依赖自身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自2008年“石桥火龙”成功申遗至今已超过十个年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与思维方式与之前相比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使石桥火龙所处的文化生态背景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现如今的“石桥火龙”的制作工艺与舞龙技艺已失去了原有的魅力,石桥火龙的神韵正逐渐消失.

3.4 石桥火龙的传承缺乏有力的外部支持

自2008年石桥火龙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至今,除了申报的少量经费以外,外界支持较少.政府每年的财政投入,对于开展石桥火龙的保护与传承而言,仍是杯水车薪.与此同时,我们通过整理材料发现,尚未形成保护和传承石桥火龙所匹配的法律法规.虽然石桥当地百姓在思想上很想重视石桥火龙的保护与传承,但都苦于一直没有适宜的方法和手段.这也说明,对于非遗项目石桥火龙的理论研究程度还不够深入.

总而言之,对石桥火龙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不断完善.

图8 火龙表演

4 文化瑰宝,何以为继?

石桥火龙非遗项目的保护措施亟待进一步的完善与加强,这不仅仅与国家正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相符合,也是助推达州“文旅靓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应该立足于达州市整体布局,把石桥火龙的原生态保护措施与城市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进而更好地促进石桥火龙的传承与保护.石桥火龙传承的关键是保护和培养传承人,因为只有保护了传承人,他才可以一代一代不断地进行教育、指导,将石桥火龙的精髓和技艺传承下去,让文明的香火永远不灭.因此,营造传承人保护的环境.

4.1 保护传承、政策支持;招商引资、产业带动

第一,身份认定,申报节庆品牌.首先,需要对健在的、并有丰富制作经验和表演经验的老艺人给予“身份认定”,可申请官方认定“非遗传承人”,并给其一定优惠政策,让他们有一定的生活保障,对其子女可给其政策,鼓励“返乡就业、创业”,这样才能使他们安心传授制作火龙和“耍火龙”的经验.其次,申报地方特色节庆品牌,如申报设立“石桥火龙”品牌节庆.石桥火龙由于存在已有2100多年.一直以来,除了极个别年份未举办以外,基本上每年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史料记载为正月十一到正月十五)都会进行年度表演.可参考国内传统民间艺术成功打造为地方文化名片的例子,如:广东潮汕的名片——传统民间艺术“潮汕英歌舞”;广东海丰的名片——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狮”等都是可以借鉴的素材.

第二,我们了解到石桥火龙的制作工艺是要经过特别复杂的过程.如何做好石桥火龙这门传统民间艺术的技艺传承?这就需要政府牵头,给政策、引资金.一是要强化创新理念,打造特色亮点.可通过项目方式,在要求在不改变非遗本质的前提下,借助网络、智能制造等手段,以石桥火龙为元素,发掘并开发传统工艺产品;在不影响传承的情况下,尝试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鼓励发开石桥火龙等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形成“创意+传统民间艺术”、“时尚+非遗”特色产业链.

第三,通过招商引资、形成合力.搭乘达州“文旅靓市”的东风,依托石桥镇“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省级重点镇建设示范镇”、“省级特色小镇”、“全国重点镇”、“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品牌,积极推动石桥特色小镇建设,招商引资,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旅游观光服务的配套设施改造、升级.同时,借助拟打造石桥古镇到黎纯墓的西部森林氧吧游览区、石桥古镇到三教寺的南部宗教文化游览区、石桥古镇到农丰水库和仙女山的东部青山绿水游览区三条休闲游览区,共同构成一个特色旅游景区,可在景区内展示表演传统艺术如:地方传统音乐、古巴人舞蹈、戏剧,以及互动性极强的特色“耍火龙”等,在此景区中可融入民间文学、书画艺术、民俗风貌展示等具有达州本土特色的“城市名片”.最终形成集康养服务、特色旅游、特色农产品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又一达州特色旅游示范点.

4.2 耳濡目染、融入百姓生活

第一,建设、拓展展示平台,提升展示空间.根据城市综合规划布局,要建设一部分传统民间艺术基地场馆,既丰富了达州城市人文内涵,更重要的是让民众可随时都能感受到传统民间艺术魅力.充分利用现有各类展示的平台,推动传统场馆展示与网络平台空间相结合,尽可能提升“可感度”.数字媒体时代,展示场馆内不仅可以做到“3D”全景呈现,还可以融入VR交互体验,增强民众体验感,尤其是对青少年影响效果较好的“体验式教育”.与此同时,可利用新农村文化展演、国家、省、市举办的旅发大会、各类重要的传统节日,开展石桥火龙主题展示活动.

图9 火龙表演

第二,融入百姓现代生活.可将“石桥火龙”这一文化艺术元素,以浮雕、垃圾箱、造型景观灯、城市休闲造型座椅等为载体,嵌入城市街道、建筑体外墙、城市休闲体验区,将传统民间艺术的表演形式融进老百姓的平常生活中.只有这样非遗才有“活力”、才能真正的“传”下去.还可通过挖掘石桥火龙这一非遗文化符号的独特魅力,创造一批能够满足当代人,特别是当代年轻人这一群体审美偏好的文化产品及相关服务,用以拓展石桥火龙的生存空间.

第三,拓展宣传阵地,融合大众传媒.20世纪以来,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要.人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了大众媒介上.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统筹宣传、文化、文物等各方力量,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所以,要利用好大众媒体特别是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这是当前最好的传播途径.

“石桥火龙”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关系到民众对地方文化认同.更关系到国人对国家的认同.如何在大众媒体将其融合?2017年1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到:“实施网络文艺创作传播计划,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中华文化电视传播工程,组织创作生产一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具有大众亲和力的动画片、纪录片和节目栏目.”在如今,很多大众传媒正在尝试影视节目内容与非遗进行融合,并且已经做出了包括综艺节目、电视剧、电影、动漫作品.比如:电视剧《花木兰》和电影《花木兰》、电影《刘三姐》、电视纪录片《商丘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志》、以及早在2016年央视春晚上谭维维主唱的《华阴老腔一声喊》,让全国人民都领略到了民间艺术“华阴老腔”的风采.2017年至今,大众媒体逐年加大了传统民间艺术的宣传力度,通过拍摄纪录片、微电影以及借助“三微一端”等平台,将相关部门及个人抢救性记录传统民间艺术的珍贵纸质、音视频资料展现给大众,如:从2016年公开放映的《我在故宫修文物》、2017年北京卫视制作的文化体验类节目《非凡匠心》到2018年山东卫视制作播出的非遗传承创新文化节目《非遗说》等,都是传媒人在用镜头的方式聚焦传统民间艺术的节目.这些节目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全面、真实的向国人进行了生动展示,更民众真切感受非遗的魅力.这为石桥火龙能创造性转化宣传提供了借鉴.

4.3 强化校地合作,协同创新功能

这里所指的校地合作,是指高校与地方合作.强化校地合作,可充分利用高校“智库”作用.第一,石桥火龙有其悠久的历史,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任何事物都会有一定的变化,石桥火龙的传承也是如此,加之,石桥镇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地处巴河流域,加强校地合作可由高校提供针对石桥火龙的相关的史学研究,丰富石桥火龙非遗项目史学理论材料;第二,校地合作,让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在石桥火龙产业设计、古镇打造、文化创意设计等诸多方面起到“智多星”的功能;第三,开展校地合作项目,例如:围绕“石桥火龙”为其量身打造的本土音乐、舞蹈创作、戏剧创作,纪录片制作、口述史录制等方面都可提供有力支撑.第四,高校是教育平台,可每年校地联合举办“传统民间艺术进高校”、“非遗进校园”活动,让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学子们都能了解达州深厚的文化、历史、艺术,助力品牌推广.

结 语

石桥火龙作为具有达州本土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政府应加大力度应对石桥火龙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积极促成树立“石桥火龙”品牌,尽快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将这一历史悠久的技艺、表演能广泛宣传,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的风采,同时,在整个达州市,还有许多待保护的传统民间艺术正被世人所淡忘,要号召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抢救性的录制相关音视频材料,不能让这些人类文明如“昙花一现”,使得后世子孙再也无法再见其真容.在推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让达州的文化艺术绽放出它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欢

火龙达州石桥
论碳审计主体
火龙果园之行
石桥的传说
吉尼斯世界纪录
悠悠水乡 七溪石桥
“火龙”来袭
小火龙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达州行十三首(录五)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