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大农业”视角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体系
2019-08-13陈少雄
[摘要]在“互联网+大农业”的时代背景下,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体系具有服务性、育人性、特色性和系统性等鲜明特征,具体包括文化传播平台、课程教学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创新训练平台和创业项目孵化平台。而要充分实现“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体系的预期功能,必须要进行理念和机制创新,包括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导、以优秀的创业导师队伍为人才支撑、以建设高校创客空间为主阵地、以联动机制构建平台体系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大农业” 创新创业教育 服务平台体系
[作者简介]陈少雄(1964- ),男,福建莆田人,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研究员。(广东 广州 510642)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13-0096-06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的新模式,成为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引擎,企业进行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对接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有效载体,因此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强调:“各高校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这为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农林院校是高等农业教育的最重要主体,肩负着培养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使命,因此要充分利用特色的办学优势、政策红利和各类社会资源,抓住“互联网+大农业”的时代机遇,打造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体系,推动教育特色化、内涵式发展。
一、“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的基本内涵
随着互联网全方位嵌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作为一种社会新形态和新思维,跨界融合、观念变革、创新驱动、结构重塑、生态开放、无缝连接、要素交换等都是其显著特征。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40号)中要求将互联网作为生产生活要素共享的重要平台,发挥其信息优势,推动形成以开放、共享、高效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互联网+”促进了行业间的深度融合与发展,激发了社会活力和人的潜力。“互联网+大农业”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所衍生出来的思维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创新优势和融合优势,同时抓住国家力推“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工程的契机,推动农业和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高度结合,提升农业在教育、文化、经济、政治、生态文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平台是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围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以高校为主、政府和企业等其他主体共同投放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政策资源等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平台阵地,从而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是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的融合体。“互联网+”思维变革对创新创业的影响是深远而全方位的。李克强总理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变革”,表现在农林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方面,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在农业化领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过程所需要的个性化服务搭建服务平台。这一平台是同时集合了互联网的发展优势、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机遇和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特色资源而形成的“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的大服务平台体系,其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农林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备要素,是推动大学生的创业技术和创意从萌芽走向创业实践的“绿色通道”,将为大学生开展农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理论辅导、信息支持、资源共享、政策引导、实践体验、项目孵化等全程化、优质化、及时化的服务,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从以单纯的教师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多元化教育手段激发学生活力为主导的“互联网+教育”模式。
二、“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体系的功能特征
“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以解决创业学生的“痛点”为出发点,做到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互相结合,实现互联网、农林院校、学生、市场的多方联动。这一平台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服务性。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是为了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而设置的平台,其最大的功能在于利用互联网,整合服务资源,按需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各类服务。因此,以服务为核心功能成为平台体系的首要特征。例如,通过在平台上弘扬创新创业文化,进行思想疏导和激励,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思想误区和创业恐慌,实现文化引领的功能。以平台为主阵地,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创业实践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如活动场地、师资辅导、成果路演、产品孵化、工商注册、信息咨询、资金众筹,实现一站式、鏈条式服务,让大学生更便捷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实现组织引领的功能。总而言之,要通过构建集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于一体的平台,让农林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鲜活起来,是平台体系存在和建设的本义。
第二,育人性。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上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最大的区别在于面向群体的差异性。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群体是大学生。平台体系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充分发挥平台育人的功能。农林院校要以“互联网+”的思维为指导,以创新为手段,构建以平台为聚合点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师资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创业项目实施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制度体系有机嵌入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平台,让他们在创业理论教育中提高创新能力,在知识创新过程中提升创业实践的能力。总而言之,要让平台体系贯穿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全方位、多渠道育人是平台建设的重要价值所在。
第三,特色性。内涵式发展的高等教育必然是在符合大众规律的同时,又能结合自身特色进行创新探索的。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平台建设不能“千校一面”,更不能脱离学校办学实际和教育目标而进行,否则就会失去活力。因此,农林院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优势和基础,运用“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的跨界融合思维,构建富有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例如,在主体方面,除了农林院校,政府、农业龙头企业都是重要的平台建设参与主体,可以为协同育人提供资源共享;在内容上,服务平台除了为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育、活动实践提供普遍性服务,还可以增加农业理论知识、农业项目、农业创业基地、农业创业比赛等特色化服务。总而言之,要在平台体系建设中打好“农字牌”,将农业与教育要素进行深度融合,是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体系强大的生命力所在。
第四,系统性。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系统性,不仅处于自身的内部生态系统之中,而且嵌构在整个教育乃至社会的大生态系统之中。①在这一生态系统内部,包括了教育课程、教育平台、教育师资、教育对象、教育载体、教育保障等元素;在其外部,有学者认为创业生态系统包括政策、金融、文化、专业支持机构、人力资本和市场六个核心要素。因此,农林院校在搭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体系时,也会带有这种鲜明的系统性特征,必然会与政府、农业企业、农业行业协会、融资机构、农村经济合作社等产生联系,力求平台建设成本低、功能多元化。同时,教师、学生也将通过这一服务平台,与社会、企业等进行产研学深度结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将平台置身于社会发展的整体生态体系中。总而言之,平台的开放性、多元化、系统性,是农林院校与社会联动构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体系的重要特征。
三、“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体系的构成
在“互联网+大农业”视角下,农林院校着眼于大学生的创意思维开发、创新能力提升、创业项目实践这一创新创业教育链条式、递升式目标,所构建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体系具体包括:创新创业文化传播平台、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服务平台、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
1.创新创业文化传播平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创业是一种崇尚创新、鼓励创业、包容兼收的思想导向,也是一种先进的文化理念。丰富宣传形式,培育创客文化,努力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氛围环境尤为重要。因此,农林院校要通过传统校园报刊和广播、新媒体公众号、学生社区、学生社团等虚实结合的平台,深入挖掘和传播本校的发展史、农业教育先驱的奋斗史、新时代社会各行业领军人物的创业史以及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的事迹,讲好“校园创新创业故事”。通过有形的服务平台实现文化引领,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鼓舞人心,满足学生成长的精神诉求,在潜移默化中牢固树立学农爱农、以农为本的思想。例如,华南农业大学以“一街、一廊、一馆、一园”构成了全国首个建在大学生社区的“思创园”,是大学生学习、体验和交流创新创业文化的重要阵地,先后举办了“大学生创业文化节”“企业名家讲堂”“农业菁英创业论坛”等文化活动。
2.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服务平台。课程是高校教育活动的主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途径。在农林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课程建设亦是一个核心问题。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不够丰富、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课程与农科专业结合不紧密、与实践脱节严重、与学生学习期望不一致,直接影响了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創业热情。因此,农林院校要借助“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和授课形式,利用慕课所具有的课程海量、资讯前沿、学习便捷、交流快速等优势,精心构建“农科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为学生自主学习、师生教学相长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在网络上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平台,提供“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和“高校邦创新创业网络课程”等多门课程,学生自主安排在课程开放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并集中上机考试,纳入学分考核。此外,还要通过建设智慧教室,利用信息技术升级教学平台,丰富师生开展创新创业理论研讨、互动教学的手段。最后,还要与农业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社、农业产业园区等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师生开展实践课程提供充裕的平台阵地。
3.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主动适应的核心综合能力,信息认同、信息检索、信息处理与应用是判断信息素养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整体有待提高,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在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中,大学生更容易迷失自我,无法有效利用信息进行学习。此外,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大学生学会在竞争激烈的“红海”和“蓝海”信息战中善于捕捉先机,谋求发展。很多知名互联网企业如苹果、微软、京东、华为、腾讯等无一不是信息战的胜利者,这进一步凸显构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信息素养培育模式的重要性。因此,农林院校要建立全媒体泛在化服务,有效利用多样化的媒介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如设立微信公众号、智慧图书馆、云平台和创业咨询服务站,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素养培育的平台和资源多元化。在平台上及时将各级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学校关于创新创业的政策进行分类汇总,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和互动,方便学生知晓最新的农业发展资讯、师生农业科研成果、创业优惠政策、创业比赛咨询等,并学会利用信息发展自我。
4.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的较大不同在于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在高度仿真的创业实践训练中真切感受创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塑造和打磨创业素养。因此,农林院校要围绕这一特点构建多样化、特色化的实践平台。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化平台。包括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在内的三大创新创业项目是教育部主导下各学校开展的目前受众面最广、影响力最大、层次最为鲜明的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活动。因此,农林院校要通过开发平台,为学生申报、参与和完成国家、省级和校级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和空间,尤其是对涉及农业发展、与专业结合紧密、创意较强、前景较好的项目,要优先立项和扶持,提供配套资金、师资和实验室支撑。另一方面,要构建学校—院系—班级三级联络体系的大学生创业比赛信息化平台。及时发布咨询、提供指导,引导学生参加“互联网+”等全国性大赛、“赢在广州”等地区性比赛、“振兴乡村”等行业特色大赛以及“温氏杯”“大北农杯”等校企合作比赛,以赛促学,赛学结合。
5.创业项目孵化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这就要求加快产研融合,而产研融合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农业院院校要构建“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与现代农业、创业教育高度融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以创客空间为代表的项目孵化综合平台。例如,农林院校在依托自身丰富的学科资源、人才智库优势和实验教学中心等硬件的同时,构建大学生创客空间、创业示范基地,打造“互联网+大农业”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平台,推动师生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为大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创业项目,甚至孵化为给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的项目。在孵化平台中,针对大学创业团队要提供项目路演、技术研发和指导等多种服务;针对初创企业要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创业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创业场地、小额贷款、项目推介、市场论证、专家指导、市场拓展、成果展示、路演交流等创业服务。其中,针对大学生创业初期缺乏资金这一迫切问题,农林院校还要主动引入金融机构、创投企业,构建线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平台和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融资服务中心。针对农业项目需要较大的物理空间和较高的维护要求,农林院校要主动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大学生创业基地,允许大学生利用企业充裕的资源和平台进行研发和产品生产,同时还可以探索农业企业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大学生的创业项目。针对大学生对农业创业缺乏足够认识的问题,高校可组织大学生入驻当地政府组建的现代农业创业园区,与当地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合作,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特色产品设计开发、循环农业生产发展、餐饮、旅游、休闲观光、农家乐等项目寻求合作。
四、“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体系建设策略
农林院校要充分实现“互联网+大农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体系的预期功能,必须进行理念和机制创新,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
1.以“互联网+”思维指导服务平台建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置身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模式和效果必然受其深刻影响。“互联网+”新业态、新思维为高校创新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行业产生了深度融合,教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象牙塔”内,要保持一种开放、共享的思维模式。因此,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理念创新先行,将“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整体推进、共生共赢等新思维嵌入实践。例如,运用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优势,构建网络服务平台。目前较多高校都在探索运用微信公众号、云平台、慕课平台、“创业+”App等互联网产物,将创新创业教育“搬到”网络上,方便师生畅通无阻地享受最新的教育咨询。此外,还要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高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协同创新的服务平台,将农林院校的各类农业科技园、实验室、训练中心、图书馆、学生社区和教学实习基地进行整合,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充裕的阵地和良好的氛围。
2.以优质的创业导师队伍为人才支撑。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教师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供给者、推动者,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在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中,尤为紧迫而重要的一项任务是通过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发挥智库优势,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理论、技术、实践等全方位、全程化服务。有相关报告指出,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师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为满足服务平台建设的需要,农林院校要坚持校內挖掘与校外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数量充裕、能力突出、结构合理、作用强大的师资队伍。要将辅导员为骨干的学生工作队伍和优秀校友定位为创业思想导师,将资深教授、优秀博士定位为创业技术导师,将农业龙头企业高管、职业经理人、风险投资家定位为创业实践导师,将创新创业学院干部教师定位为创业服务导师,将优秀创业学生代表塑造为创业朋辈导师,明确职责,借助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服务。
3.以建设高校创客空间为主阵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明确指出要“以构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为载体”,推动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高校创客空间作为众创空间的一种类型,因建设主体和服务目标、面向群体的差异性而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主要是指“高校师生和部分校外创客依托实体空间开展一种基于创业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研发、创造、交流空间”②。创客空间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也是服务平台依托的实体。许多高校都已经建立了自身的创客空间,有的依托图书馆、公共实验室、管理学院办公楼所建,有的则利用闲置场地专门建起了功能齐全、空间宽裕的创客空间。高校创客空间面向全体师生,让不同学术背景、不同经验的人聚集,共同完成跨学科的创新项目,打破了院系分割,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为高校产学研结合提供了新思路,在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由于高校的办学职能和资源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因此创客空间更侧重定位为创客文化集合地、科技研发地和初创企业孵化器。部分高校创客空间的组织、培训、扶持、孵化、服务和管理还不够完善,因此,农林院校要深入整合内部办学要素,同时适当引入政府、企业行业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共建具有现代农业特色、满足学生创新创业诉求的服务型、特色化创客平台。
4.以联动机制构建平台体系的保障体系。协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党和政府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因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高校、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激活资源存量,释放资源效能,有利于构建教育模式和平台的最优化,实现协同方利益的最大化。协同育人理念体现在平台建设上,就是要以构建完善的联动机制作为保障,通过战略协同、资源协同、信息协同、决策协同和制度协同等方式,确保各方主体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投入平台建设,确保服务平台的各项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农林院校要抓住国家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好机遇和创新创业优惠政策,主动进行校企、校政、校校、校所联动以及国际化合作,积极进行校内校外协同育人、多方联动机制创新,按照“互联网+”理念,通过市场化方式构建一批资源深度融合和发挥作用的平台,如线上与线下结合、实体与虚拟结合、孵化与投资结合的便利化、开放式、共享化的众创空间和平台。
[注释]
①田贤鹏.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6(7):66.
②易吉林,孙卓.高校创客空间建设策略研究[J].学习月刊,2015(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