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实施探赜
2019-08-13朴英新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故事教学法,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拓展历史学习视野,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教师要遵从故事教学法的真实性、启发性和有效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从课堂导入、历史知识讲授、课外拓展三个方面具体落实;还应结合视频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故事教学法
作者简介:朴英新,辽宁省鞍山市朝鲜族学校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历史教学。(辽宁 鞍山 114000)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4-0048-02
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包括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辩证看待历史事件、认识历史的本质、学会收集历史资料、运用历史发展观分析历史事件,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将富有趣味的历史故事融入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并不是指在整节课上教师都在讲故事,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故事内容,充分利用故事进行导入、过渡和拓展阅读,让学生根据自己阅读学到的历史故事“再演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有效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教学目标。
一、高中历史故事教学法的运用原则
1. 真实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首先要求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故事教学法并不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编造故事或者神话传说,而是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还原历史发展原貌。教师可以从历史典籍中选取史实,也可以从文学作品中选择历史故事,还可以选择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真实情况的故事进行教学,让学生透过故事了解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因此,教师在故事选择上,一定要坚持真实性原则。
2. 启发性原则。学生要学会搜集相关的历史素材,运用历史观念对历史事件进行合理的评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时要启迪学生的历史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一定要坚持启发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思考历史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启迪学生从历史背景中梳理历史事件发展脉络,透过历史故事认识历史本质,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3. 有效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让学生通过历史事件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并且能够用历史眼光看待现实,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故事教学法要有针对性,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使故事教学更加有效,而不是流于形式,要坚持有效性原则。首先,在故事的选择上,要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关,既不能太深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能信息量太少,达不到故事教学法的效果;其次,在故事的运用上,在教学的不同环节运用不同的故事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提前进行教学设计,把握故事运用的时机;最后,在故事的呈现方式上,教师可以通过口述或多媒体呈现一些历史内容,如可以截取《三国演义》中的片段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围绕故事进行“历史重演”,这样可以調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讲授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二、高中历史故事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 运用故事导入新课。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在导入环节需要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运用故事教学法可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导入故事可以是巧设悬念,引发学生思考;也可以是开门见山,直接展示知识内容。导入环节使用的历史故事要短小精简,快速进入教学主题,内容精炼。例如,在学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时,教师在教学时提出“商鞅变法”的故事,部分学生已对这个故事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商鞅为什么要进行变法?他想通过变法实现怎样的目标?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以故事讲述和探究问题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即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商鞅变法的内容在教材中也有涉及,学生可以通过预习找出相关内容;最后通过商鞅变法的故事进行本节课内容的总结,提高教学有效性。
2. 运用故事讲授历史知识。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的“灌输式”讲授,会使得学生被动学习,不善于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因而要运用故事教学法启迪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一课时,笔者为学生讲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故事,并将教学引入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的过程及其影响是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所以在教学中要突出,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掌握。教师进行历史教学前要高效备课,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故事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3. 运用故事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过渡。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有知识点的衔接,还有内容上的承上启下,历史故事犹如一道“桥梁”,可以引导学生从上一个历史时期走向下一个历史时期。课堂教学的有效过渡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的历史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历史电影、电视剧片段、图片等内容。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教师可以播放《南京!南京!》《拉贝日记》《金陵十三钗》等影视资料,渲染课堂氛围,带领学生走进历史现场,了解历史背景。通过甲午中日战争的故事向学生详细讲解甲午中日战争对我国产生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最后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八国联军侵华对我国产生的影响。这样既可以进行知识的过渡,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视故事的呈现可以使学生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将知识点衔接起来,更具完整性,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4. 运用故事拓展历史教学内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历史观念审视现实、展望未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故事进行教学内容拓展,给予学生启迪,为下节课教学做铺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将故事讲述出来;也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围绕同一个历史故事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提高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和理性分析历史事件能力,形成对国家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故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需要教师丰富自己的历史素养,提升教学水平,选择合适的故事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学生也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加强与教师的交流,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提高历史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黄丰.故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8,(62).
[2] 张梦晓.故事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3] 郑浩.“故事叙述”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 袁静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