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写作支架的教学设计
2019-08-13余江慧
摘 要: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出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写作教学。文章在分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教学单元为例,详细论述在写作教学中开发的“三种支架式”教学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三种教学法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小学语文;支架式教学;写作教学;课时设计
作者简介:余江慧,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北片教育指导中心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2018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强师工程)项目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三三四多维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8YQJK02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4-0027-03
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观察自我、感悟人生的综合体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而写作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对写作练习存在畏难情绪,难以下笔难成篇章。具体表现为:写作内容平淡无奇,或胡乱编写;对问题的认识流于表面,或人云亦云;语言词汇匮乏,表意不准;观察浅略不细致,欠缺想象力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法,笼统地要求学生多看、多写、多改,却没有针对写作问题开展强化练习。漫无目标的“多看、多写、多改”不仅不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会削弱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加写作的负担,这与预想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破除传统的写作教学思维定式,要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薄弱点和能力提升的需求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强化练习。教师首先要厘清教学思路,思考如何以写作兴趣维持长期的写作训练、一个写作单元涉及的写作训练有哪些、如何教会学生谋篇布局、如何在写作中充分运用写作知识等问题。经过周密考虑得出的写作教学策略,才有可能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发挥促进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教师改变写作教学模型和学生的写作动力,为学生建构基本的写作知识框架,分解细化较为复杂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开展写作练习,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支架式”习作教学设计在帮助学生建构写作知识框架、提高写作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笔者尝试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教学单元为例,开展“支架式”寫作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开发单元备课教学设计支架、突出重点的课时教学设计支架、强调方法的学习内容支架设计三种教学方法。下文将对这三种支架式写作教学设计进行详细论述。
一、总体把握各单元的备课设计支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写作教学单元,以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笔者在备课时全面梳理了单元的总目标及其细目,开发出本单元的备课支架(见表1)以供参考使用。
该单元的阅读围绕写作要素逐级开展,最终落脚在写作能力训练上。表1所示教学支架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本单元应教会学生哪些写作要点,并针对教学目标,以具体的写作任务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阶段性的写作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二、突出重点的课时教学设计支架
单元目标确定后,再整体设计单元课时学习安排表,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开发出适合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学习支架(见表2),以此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大单元备课意识,扩大教学备课格局,明确了备课思路,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师对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把握得当、拿捏有度。
三、掌握不同的内容方法学习支架
在开展不同课型的教学时,为符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学习方法,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开发多个学习支架。例如,在整体识字课时可设计单元生字学习测试表(见表3,P29)。
在《搭船的鸟》“以文带文”课时教学中,也可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单。要为三年级学生创建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单,如“抓关键词进行填空式学习”的语言训练,以便有效落实写作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学习任务单:品读第四段,默读两次观察的文段,找一找两次观察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次观察: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第二次观察: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云。
引导学生设计这两次观察的记录单,用课文中的描述引导学生,并根据观察记录单上“看、听、闻、摸、尝、想”等方面的要素进行写作练笔。
在写作方法指导课上,教师可设计写作要素的结构框架图,要求学生依托结构框架图,试着完成一篇富有个人特色的观察写作。
以上三种写作教学支架,既有教的支架,又有学的支架,两相辅助,教学支架为纲,学习支架为目,纲举目张;教学支架为本,学习支架为末,执本末从;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好单元目标及内容,给学生搭建好学习支架,让学生在最邻近发展区内实现学习水平的逐步提高,提升写作的实效性。支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写作中的深层次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分析,并寻找有效策略,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日)平井孝志.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M].张玉虹,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
[2] 刘宪华.主题阅读大单元备课手册(三年级)[M]. 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袁静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