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质量、产权性质与企业跨行业经营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19-08-12吴彧妮雷倩华

金融与经济 2019年7期
关键词:跨行业产权性质

■吴彧妮,雷倩华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实体经济,实实在在地、心无旁骛地做主业。”然而,国内有一些上市公司为了短期套利而进入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导致实体企业逐渐“空心化”,有悖于中央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引,也不利于我国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通过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来抑制跨行业经营耗时较长,从内部自我控制机制的完善入手或许能较快获得成效。那么,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就能抑制跨行业经营吗?再者,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有30%的国有控股企业,这类企业受到政府较高程度的干预,这种干预是否影响了内部控制质量与跨行业经营之间的关系?为回答这两个问题,本文利用2007~2016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和企业目标顺利实现的基本保障系统,其基本职能是牵制与约束、防护与引导、监督与影响、衡量与评价(樊行健和肖光红,2014)。自2002年《萨班斯法案》颁布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进行了与内部控制有关的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却各有不同。有的学者认为内部控制的实施给企业带来了正面的影响,如降低企业风险(Ashbaugh et al.,2009)、减少 内 幕 交 易(Brochet,2010)、抑 制 盈 余 管 理(Altamuro&Beatty,2010)。有的学者认为是负面影响,如增加了审计风险和成本(Patterson&Smith,2007)。还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影响是中性的(Beneish et al.,2008)。相似的,自2008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颁布开始,国内学术界有关于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增多,这些实证研究大部分集中于考察内部控制质量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一方面,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显著降低企业风险(戴文涛等,2014)、非效率投资(李万福等,2011)等;另一方面,高质量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肖华和张国清,2013)、债券信用评价(敖小波等,2017)等显著正相关。综合来看,目前尚未有文献探讨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其跨行业经营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内部控制质量对跨行业经营的影响

中国质量管理学会认为广义的质量包括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据此,内部控制质量也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部控制的工作质量,即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有效程度;另一方面是内部控制的“产品”质量,即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本文从这两方面的质量出发,分析其影响跨行业经营的机理机制。

1.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有效程度对跨行业经营的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有效程度越高,越能抑制跨行业经营。首先,内部环境的有效性主要体现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代理理论指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股东和经理人利益不一致,进而导致经理人的决策偏离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减轻“两权”分离下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Jensen&Meckling,1976)。首先,若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管理层就会更好地受到股东的监督。当管理层产生跨行业经营的动机时,股东的监督会对管理层的权力产生约束,降低其跨行业经营的可能性。其次,企业的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的有效性主要体现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程序和监督机制的完善。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的过程可能受到较为严格的程序规范或制度控制,从而无法跨行业经营。再次,信息与沟通的有效性主要体现为内部的上下级、部门之间以及内部人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信息传递的顺畅。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信息沟通的有效性,降低企业与相关各方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各方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计划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从而共同监督管理层对“非正业”的投资。最后,风险评估的有效性主要体现为企业正确认识内部和外部环境带来的经营战略风险。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提高企业识别风险的能力,使得企业能够充分识别面临的各种风险,加强管理层的警觉性,同时调动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风险防范,使企业的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于“正业”。

2.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对跨行业经营的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越高,越能抑制跨行业经营。管理层薪酬与企业业绩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马广奇和陈静,2017)。当企业业绩达标时,管理层的自身利益也能得到满足,通过跨行业经营提升业绩的动机便会降低。真实完整的财务报告及其相关信息可降低管理层与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真实的运营状况、盈利能力和投资机会,提高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监督,约束企业跨行业经营的行为。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跨行业经营负相关。

(二)产权性质对内部控制质量与跨行业经营关系的影响

我国企业可分为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受到政府较大程度的干预,与非国有控股企业相比,其内部控制质量与跨行业经营之间的关系可能有所不同。从企业外部因素来看,虽然国有控股企业的治理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最终还是由各级政府控制,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仍然受到政府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即使内部控制质量高,也可能仅仅流于形式,在政府的干预下不得不跨行业经营,通过“赚快钱”来提升企业业绩,为地方政府“谋福利”。从企业内部因素来看,首先,由于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层由政府任命,兼具企业管理者和政府官员的双重身份。国有控股企业管理层的自身利益不仅是薪酬和声誉,还有政治生涯,且后者是前者的保障,管理层更为看重。因此,当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较低时,来自企业内部对管理层的监督和约束较弱,但是来自政府的监督和约束仍然较为严格。即使管理层有跨行业经营的动机,也会为了其政治生涯而不敢轻举妄动。其次,大部分国有控股企业除了增加股东价值外,还需要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包括提供就业岗位等。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实现社会效益优先于经济效益,企业经营业绩上的亏损往往由政府兜底。因此,国有控股企业业绩上的不达标并不会使管理层产生强烈的跨行业经营动机。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有控股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与跨行业经营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非国有控股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与跨行业经营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为2007~2016年。样本依次经过以下五步进行筛选:(1)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剔除属于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和综合类的公司;(2)剔除ST和*ST公司;(3)剔除同时发行B股、H股和海外股的公司;(4)剔除变量数据缺失的样本;(5)剔除每个年度中样本量不足30个的行业。筛选后得到的样本总量为12755个。为避免样本中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前后1%的Winsorize截尾处理。本文所使用的基础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跨行业经营”和“内部控制质量”这两个变量的指标值是基于基础数据手工整理得到的。

(二)变量定义及其测量

各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表

本文借鉴王红建等(2016)的研究,采用两种方法测量被解释变量。

在解释变量上,本文借鉴方红星和金玉娜(2013)的研究,用“上市公司是否具备表征低质量内部控制的情形之一(是为0,否为1)”来测量内部控制质量,具体度量方法如表2所示。本文借鉴王治等(2015)的研究,用“上市公司是否为国有控股公司(是为1,否为0)”来测量产权性质。在控制变量上,本文控制了反映企业的行业地位、竞争力和公司治理情况的变量。

表2 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

(三)模型设定

本文构建了如下六个回归模型对假设1和假设2进行检验。其中,被解释变量用enter1(哑变量)进行测量则采用Logit模型,即模型(1)、模型(2)和模型(3);用enter2(连续变量)进行测量则采用OLS模型,即模型(4)、模型(5)和模型(6)。模型中的i表示企业,t表示年度。为简化公式表达,用Control表示所有控制变量的集合。

在检验假设1时,本文用模型(1)、模型(2)、模型(4)和模型(5)对全样本进行回归。在检验假设2时,本文首先按照产权性质将全样本分为两个子样本,用模型(1)和模型(4)对两个子样本分别进行回归;然后,在模型(2)和模型(5)的基础上加入产权性质和内部控制质量的交乘项(ICQ×state),得到模型(3)和模型(6),用模型(3)和模型(6)对全样本进行回归。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3所示。统计显示:在内部控制质量方面,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在跨行业经营情况方面,进入金融或房地产行业的企业数量占比为9.29%,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的金融和房地产行业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1.41%,与王红建等(2016)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相近。

表3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单变量描述性分析

本文将全样本按照产权性质和内部控制质量两个维度划分为四组,对各产权性质下不同内部控制质量组的跨行业经营(enter)均值进行比较,结果如表4所示。在全样本中,高质量内部控制组的跨行业经营数量(enter1)和程度(enter2)均显著低于低质量内部控制组(-0.021***和-0.004***),表明具有高质量内部控制的企业越不倾向于跨行业经营,初步验证了假设1。

在国有控股企业中,高质量内部控制组的跨行业经营数量和程度均高于低质量内部控制组,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0.013和0.002)。相反,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高质量内部控制组的跨行业经营数量和程度显著低于低质量内部控制组(-0.048***和-0.011***)。这表明了高质量内部控制对跨行业经营的抑制作用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下存在差异,国有性质下没有发挥作用,非国有性质下则发挥了作用,假设2初步得到验证。

表4 单变量描述性分析

(三)多元回归分析

1.内部控制质量与跨行业经营

全样本下内部控制质量与跨行业经营关系的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第1列和第3列为未控制产权性质(state)的影响,内部控制质量(ICQ)的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负(-0.225***和-0.005***)。第2列和第4列为控制了产权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ICQ系数的大小和显著性均没有显著变化(-0.221***和-0.005***)。故,假设1得到验证。

表5 内部控制质量与跨行业经营

2.内部控制质量、产权性质与跨行业经营

产权性质对内部控制质量与跨行业经营之间关系的影响的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内部控制质量、产权性质与跨行业经营

第1列和第2列所示的回归结果中,ICQ系数均不显著为正(0.041和0.001),而第3列和第4列所示的ICQ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负(-0.472***和-0.010***),说明产权性质会对内部控制质量与跨行业经营的关系产生影响,当上市公司产权性质为国有时,高质量内部控制便不再显著地发挥抑制跨行业经营的作用。第5列和第6列所示的回归结果中,ICQ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负(-0.510***和-0.010***),而交乘项(ICQ×state)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0.553***和0.010***),两者的系数相反且都显著,表明若上市公司是国有控股企业,则会削弱内部控制质量对跨行业经营的负向影响。因此,假设2得到验证。

(四)稳健性检验

1.Heckman两阶段回归分析

为控制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文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重新对假设进行检验。首先,采用Probit模型进行第一阶段的回归,对样本的内部控制质量重新进行估计;然后,利用每个样本估计的内部控制质量指标值计算逆米尔斯比率(λ);最后,将λ作为控制变量加入模型(1)、模型(2)、模型(4)和模型(5),进行第二阶段的回归。

本文建立如下两个Probit模型进行第一阶段的回归。为简化公式的表达,用Control′表示所有控制变量的集合。

其中,内部控制质量(ICQ)为被解释变量。产品市场的发展程度(DDPM)、要素市场的发展程度(DDFM)和中介组织的发展和法律环境(DMIRLSE)为工具变量。这三个工具变量来源于樊纲和王小鲁等(2011、2017)所发布的中国市场化指数报告,衡量的是地区市场化程度,对于样本来说具备较好的外生性,比较适合作为工具变量。另外,为使得Probit模型中的工具变量个数多于被解释变量,本文对三个工具变量进行两两组合,分别放入Probit模型中。其次,由于王小鲁和樊纲等(2017)发布的市场化指数仅更新至2014年,本文借鉴林川(2015)的研究,用2014年各地区的市场化指数衡量2015年和2016年的市场化程度。Heckman两阶段回归显示①限于篇幅,留存备索。:结果与前文结论保持一致。因此,假设检验结论受模型由自选择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的影响程度较弱,稳健性不受影响。

2.安慰剂测试

由于模型无法纳入所有影响跨行业经营的因素,可能存在由遗漏变量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借鉴Li et al.(2016)的研究,采用安慰剂测试(Placebo test)进行检验。具体来说,将内部控制质量的指标值在样本中随机分配100次,利用每次随机分配后所得的样本分别对假设1和假设2进行回归分析。如果回归结果中内部控制质量与跨行业经营之间的相关关系仍然显著,说明内部控制质量并不会对跨行业经营产生直接影响,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很可能是伪相关的。反之,如果随机分配的内部控制质量指标值与跨行业经营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则说明本文由于遗漏变量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程度较弱。

经100次回归后所得的ICQ和ICQ×state系数的统计量p值的分布情况显示①限于篇幅,留存备索。:假设1中88%及以上的p值大于0.1,假设2中,国有控股组和非国有控股组分别有88%及以上的p值大于0.1,全样本中的ICQ和ICQ×state分别有87%及以上的p值大于0.1。这表明,全样本和非国有控股组中内部控制质量与跨行业经营不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产权性质也不再显著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国有控股企业组中内部控制质量与跨行业经营则依旧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假设检验结论受模型由于遗漏变量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的影响程度较弱,稳健性不受影响。

五、结论

本文以2007~2016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对跨行业经营的影响,以及不同产权性质下这种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一是内部控制质量与跨行业经营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企业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显著抑制其跨行业经营;二是高质量内部控制对跨行业经营的抑制作用还受到产权性质的影响。对于国有控股企业来说,内部控制质量与其跨行业经营并不相关,相反地,非国有控股企业的内部控制则发挥了较好的抑制作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建立和实施的确能够起到规范企业行为的作用,就本文的研究内容来说,能约束企业通过跨行业经营进行短期套利的行为。本文的研究还发现,由于受到政府的干预或出于对自身政治前途的考虑,国有控股企业的跨行业经营行为并不会受到其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据此可得到两点启示:第一,对于企业来说,内部控制是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促进公司发展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不仅是为了满足监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引领企业的未来发展,使企业能够脚踏实地“走正道”,更好地回报投资者;第二,对于监管部门来说,针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可根据同一类企业的共同点,研究出台对其适用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增强规范的指导作用,使企业内部控制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投资者的利益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跨行业产权性质
弱CM环的性质
彰显平移性质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小黄人系列电影的创意宣传
小黄人系列电影的创意宣传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以“融”为本发展文化产业之我见
产权
“小产权”为什么“小”
圆锥曲线“准点”的又几个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