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立千仞 莲衣烁烁 探寻雪莲羊绒百年历史故事
2019-08-09王霖李永香
王霖 李永香
雪莲是中国羊绒工业的摇篮,是中国第一家开发、生产羊绒制品的全能纺织企业。从1964年中国第一件羊绒衫在雪莲诞生至今,中国羊绒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五十多年的励精图冶,雪莲始终坚持以管理科学、质量优良、设备先进、信誉卓著为宗旨,技术力量处于同行业的领先地位。雪莲羊绒衫以其品质纯正、做工精细、高贵典雅的独特风格享誉海内外,曾荣获国家质量金奖、中国名牌产品、中华老字号、全国毛针织服装名优精品奖等多项光荣称号,为祖国的羊绒工业填补了多项空白,屡获殊荣。
一个品牌与一个时代承载的历史,彰显着创新与创造精神,打造着具有中国精神的国货精品,雪莲径自光荣绽放。
攻坚克难谱华章 实现零的突破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一切既是崭新的,也是空白的,尤其是纺织制造业,有很多技术根本没有人掌握。
1964年,在料峭的春寒中,我国第一件羊绒衫诞生在位于北京朝内大街的公私合营北京仁立麻纺织厂,新中国的第一件羊绒衫虽然不叫“雪莲”,却是雪莲前身所在的企业生产的,在这家原本以生产麻袋为主的小工厂里,凭借中国人刻苦钻研的精神和永不服输的骨气,实现了各种突破。
羊绒制品的第一道生产工序,是羊绒分梳,就是将杂质从细绒中分离出去,这事关羊绒产量、品质的重要一环。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项重要的羊绒生产技术,在国内却是“空白”,甚至很少有人提及,更没有人试过,专业技术人员在书本、杂志上都无法找到相关资料。而那个年代的羊绒分梳技术和设备,国外对中国实行封锁、禁售,生产工厂也拒绝参观。
当时,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技术人员不断地刻苦研究下,“仁立”逐渐破解了国外严密封锁的羊绒分梳、染色、纺纱、织造等关键技术,及羊绒衫制作过程中的成片、套口等环节,实现了羊绒衫“零”的突破。据当年参与研究的老同志回忆:“当时厂里将一件英国买来的羊绒衫进行拆解,反复研究每一个细节,拆了做,做了拆,依靠手工一点点摸索。”
在研制出成品后,技术人员又在技术和工艺上继续改进、完善,制定出符合高标准要求的编织密度,既保证羊绒衫手感的柔软滑润,又不变形。同时从每个环节做到最精细,如针对腋下缝完后易破的现象,采取收针然后再加固,要做到既能体现羊绒衫特点,又保证质量。
至此,我国结束了无法生产羊绒衫历史,也结束了只能廉价出口羊绒原料的历史,开启了我国制造并出口羊绒衫的新篇章,我国羊绒工业迈向了自主发展新征程。
回首那个时代,它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一杯陈年的老酒,幽郁醇厚,越细品越有味,越细看越精彩。
天下风云出我辈 创始人实业救国
让我们沿着历史的痕迹回到1919年的中国,去追溯中国第一件羊绒衫的创造者“雪莲”的前世今生。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五四运动爆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爱国运动浪潮兴起,辞掉清华大学校长职位的周诒春和留学回国的费兴仁,为探索实业救国之路,与一些留美学生一起集资成立了一家“挂货铺”性质店铺——“仁立商号”,这就是雪莲的“前身”。随着“仁立商号”经营的北京传统手工艺品开始进人国际市场,1920年,“仁立商户”增资2.4万元,在北小街烧酒胡同22号开设了一问地毯工厂,雇工自制地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生于乱世中的“仁立商号”靠着创始人的过人胆识,站稳了脚跟,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历史的记忆
随着海外订单的增加,业务量也不断提升,现有的场地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仁立商号”迫切需要扩展更大的市场空间。1922年,“仁立商号”再度增资10万元,由建筑大师梁思成和林徽因伉俪设计并主持改建了北京王府井大街97号一所旧式建筑,在此成立了“仁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932年,仁立为地毯启用“天马牌”商标,商标上一个圆的地球,一匹奔驰的骏马,寓意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突破束缚奔向中国各地,飞向世界市场。从改造公司形象到締造“天马牌”商标,无不透露出仁立经营者们主张用文化向商业进行包装渗透的超前理念。从此仁立告别了手工作坊式的商铺,正式成为拥有固定资产和自主商标的股份制公司!
红色基因聚气正心 新中国成就新辉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历史掀开了崭新的篇章,神州同庆,万象更新,经过战火洗礼的“仁立”也迎来了浴火重生,跑步进入了新中国新社会。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打美帝、保家乡”。仁立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捐献“仁立号”飞机,并同时捐出6个月超产部分产品15%的利润。不驱外寇,无以为家,仁立公司首献飞机的壮举,在工商界爱国捐献运动中开了一个好头,彰显了仁立的拳拳爱国心。捐飞机支援前线和调美金回国发展生产,体现出“仁立”民族工商企业在国家危难之际博大的情怀。
经历了民国、抗战、建国初期的时代洗礼,1955年,北京仁立麻纺织厂正式公私合营,以生产麻纺织品为主营业务,且生产量在行业内名列前茅。在新中国的怀抱里,仁立迎来了新的机遇,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羊绒衫正式实现国产化的第二年,1965年6月北京仁立麻纺织厂正式为羊绒衫注册了“雪莲”商标,从此一朵冰清玉洁、傲骨英风的雪莲花在北京城绽放。北京成为了中国羊绒工业发源地与发祥地。伴随羊绒衫因产能和需求的扩大,最初的产能已经不能满足出口需要,于是从原来的车间独立扩充成北京羊绒衫厂,紧随改革开放步伐,雪莲不断创新,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激流勇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行业新高。从当年的仁立到如今的雪莲集团,可谓血脉不断,传承不止。壁立千仞,莲衣烁烁,雪莲从北京绽放,飘洋过海蜚声国际,而后开遍了祖国神州,走进千家万户。
百年沧桑,百年风云,一代又一代人奉献着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这个从战火中走来的古老企业,以民族复兴、产业报国为企业宗旨,星火相传。如今在日新月异的新商业时代,多元化的发展,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仁立,不曾因时间而褪色;雪莲,还在每时每刻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