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商品流通架构模型的我国零售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9-08-08马碧红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新零售发展趋势

马碧红

内容摘要:零售业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零售业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获得快速发展,之后进入缓慢发展阶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零售迅速崛起,对传统零售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传统零售与网络零售各有优势和缺陷,在此背景下出现新零售发展模式,成为当前零售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从商品流通角度对传统零售业、网络零售以及新零售的流通模型进行分析,进而预测零售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这对我国未来零售业的发展和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零售   网络零售   新零售   流通模型   发展趋势

零售业发展状态是一国经济运行健康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零售业也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我国零售业经过了快速发展时期,形成百货、超级市场等多业态混合发展模式。网络技术普及后,我国零售业分化为传统零售业和网络零售业两大类,而且网络零售业发展迅猛,其在2008-2012年间保持了50%以上的增速,即便该行业在2012年增速放缓,但依然有35%以上的增长率。2016年,我国网络零售发展依然较快,在整个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中占比14.9%。而传统零售业的发展则不容乐观,其经营成本不断增长,但产品品质并无大幅提高,导致利润下降,出现一批实体零售店关店潮。传统零售业是否会走向消亡、新零售能否取代传统零售业,网络零售的发展趋势如何,这都是我国零售业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流通角度对我国当前零售业商品流通模式进行分析,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有一定启发意义。

传统零售模式发展分析

传统零售的流通渠道可分为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两种,具体可分为四种流通结构,即“生产者—消费者”、“生产者—零售商—消费者”、“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生产者—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四种,前两种流通渠道模式较为简单,后两种可作为较具有代表性的流通渠道进行分析,其中“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模式既能满足传统零售业各参与主体的需求,又能尽可能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因此可以在此渠道上结合流通业的发展实际构建零售业商品流通模型,如图1所示。在该流通模型中,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构成了流通的主要参与主体,并且在流通过程中产生了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这也是传统零售业商品流通运行的关键路径。

(一)传统零售业商品流通模型特点

从图1可知,在传统零售业的商品流通模型中,存在较多线性流通环节。从模型主体看,一件商品要经过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等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而且其中的批发商往往还会因为地域和行政区划而层层分级,增多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

大型物流公司承担了大部分物流运输业务。在较为成熟的传统零售模式中,批发商、零售商大都为批量采买,这样能够降低流通成本,由于购买数量较大,一般交由大型物流公司来运输。

传统零售商品流通架构中,信息传递范围不大。由于在传统零售中,商品呈线性流通,因此信息传递往往只局限在商品流转的两者之间,如生产商和批发商之间传递的是商品生产信息,消费者的商品信息获取和消费反馈就局限在消費者和零售商之间。

银行成为资金流的主要流通系统。在传统零售模式中,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之间的交易规模较大,交易资金一般通过银行转账系统进行。消费者购买商品一般采取刷卡或现金交易,而现金大都也从银行卡中提取。

风险成本方面,零售中的风险成本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商品与消费者期待不符而带来的期望损失成本;另一部分是指零售商的损失控制成本,如零售商的店铺选址装修、店铺维护等的成本。据此,消费者的购物支出主要由商品价格、运输成本、信息成本、交易成本以及风险成本构成,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E购物=P商品+C信息+C运输+C交易+C风险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消费者购买时的商品价格并不是一次性形成的,而是从生产过程到零售过程都有所变化,在生产商到批发商时,其是出厂价格,而从批发商到零售商,其中批发商会加上批发商提成,在零售商将商品出售给消费者环节,零售商还会加上零售商提成,因此商品价格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P商品=P出厂×(1+θ批发)×(1+θ零售)

在这一公式中,批发商提成θ、批发和零售商提成θ零售数值都小于1,因此该公式可以简化为:

P商品≈P出厂×(1+θ批发+θ零售)

这一公式为单次批发公式,如若多次批发,该公式可表示为:

(二)传统零售业中消费者购物支出分析

从上文所分析的传统零售业商品流通模型可以看出,传统零售业销售有以下特点:

批发环节越多,商品价格越高。从上文分析可知,商品价格是由出厂价格、批发商的提成和零售商的提成几个部分组成,其中批发商的提成总额高低由批发商个数决定,一般来说,商品的出厂价格和零售商提成并无太大起伏,当批发环节增多,每一个环节的批发商都将增加批发提成,那么商品的最终价格将会大幅提升。

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决定了信息成本的高低。传统零售业信息传递具有局限性,消费者往往只有到实体店才能获取产品信息,而且为了获取性价比最优的产品,消费者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对比,增加了消费者购物时的信息成本。

批发环节决定了运输成本。传统零售业的流通环节较多,其中在批发环节存在多个批发商的情况,这必然要增加运输成本,而且批发商越多,物流运输成本越高,这些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就提升了整个商品价格。

传统零售会产生较高的交易成本。传统零售中,消费者往往是通过刷卡或现金支付,这两种方式都会花费消费者的时间成本,整体上拉高了零售业交易成本。

传统零售风险成本较高。在传统零售中,期望损失的成本较低,因为消费者可以到实体店看到商品实物,并体验产品和服务;但在传统零售中,零售商往往需要开设实体店铺,进行装修和扩张,这些损失成本较高,使得传统零售业有极高的风险成本。

(三)传统零售业发展预测

首先,传统零售业不会消失。在零售业中,传统零售业的期望损失成本极低,几乎为零,这主要是因为传统零售能够让消费者在实体店中触摸和体验商品,因此对购买的商品几乎不会有期望损失。如图2所示,从统计数据来看,尽管近几年来传统零售业的销售额在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下降,但其依然占比较高,其2010年占比为97%,到2016年变为85.7%。其次,传统零售的商品流通环节将进一步优化。网络零售能够迅速发展的一个原因是其价格要优于传统零售。从上文的模型构建可知,传统零售价格由产品的出厂价、批发商提成和零售商提成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批发商个数越多,批发提成部分也将越高,最终导致商品价格提升。因此未来传统零售要想与网络零售相竞争,就必须优化中间流通环节,减少中间批发商的层级和数量,从而降低流通成本,提升产品性价比。最后,综合性和便利性是传统零售的发展趋势。与网络零售相比,传统零售的最大优势之一在于能够让消费者直接体验产品。另外,传统零售商店多设置在综合性商圈内,周边拥有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服务区,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还能够体验多种服务,这也是网络零售业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些优势是传统零售业不会消亡的重要因素,也是未来传统零售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因此其需要不断优化服务体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便利、优质的购物体验。传统零售业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走向社区,更加日用化和精细化,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日常即时性需求。

网络零售业商品流通架构模型分析

(一)网络零售业商品流通架构模型

1998年我国出现了网络零售业,之后其获得迅速发展,当前我国网络零售发展较为成熟,根据其中零售商角色的不同,又可分为B2C模式和C2C模式。

第一,B2C商品流通模型构建。B2C模式是一种企业与消费者个体进行交易的电子商务模式。该种流通方式又因企业类型和交易方式的差异具体分为三类,即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交易、网络零售商和消费者直接交易、仓储商通过网络零售平台和消费者交易。在这种交易方式中,生产企业需要自己构建网络销售平台展示出售所生产的商品,其销售模型如图3所示。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会选择此种网络销售方式,如微软、戴尔等都自建品牌网上商城。消费者在网上商城下单,生产商通过快递将产品运送至消费者手中,在支付方式上可以选择网络电子支付或消费者到货支付给快递公司,再由快递公司将费用转付给生产者。网络零售商通過自有平台进行零售交易的典型便是天猫超市和京东平台。其流通模型如图4所示。在这种网络零售模式中,网络零售商拥有自己的仓储系统并通过自有平台进行销售。具体来说,这一模型以网络零售商为核心将商品流通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生产者通过物流公司将产品运送至网络零售商的仓储地点,第二部分是网络零售商与消费者的交易环节,消费者在网络零售平台下单购买商品并支付,网络零售平台根据订单发货,通过快递物流将产品运送至消费者。在该种模式中,网络零售商和消费者都能跟踪商品订单状态,而且网络零售商发挥了采购、仓储、销售的作用,简化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提升了流通效率,降低了流通成本。

在仓储商场模式中,仓储超市是商品流动的核心,它同样也具备采购、仓储和销售功能。较为特殊的是,在这种模式中,网络零售平台实质上并不直接参与商品流通,而仅仅是为仓储商和消费者之间搭建一个交易平台,其交易模式如图5所示。麦德龙、中百仓储等便采用该方式进行网络零售。在该种模式中,仓储商将所采购的产品在网络零售商平台进行销售,消费者下单后,仓储公司将产品快递给消费者,在这一过程中,网络零售商的作用被弱化。

第二,C2C商品流通模型。在C2C模型中,交易双方都可以是消费者,其中出售方是微型企业或者个人,通过网络零售平台进行销售,其模式如图6所示。在这一模型中,个人卖家或微型企业承担了生产者、仓储、销售多个功能,网络零售平台在交易过程中起到了信息传递、交易、资金转移支付等功能。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农村个体就通过这种方式在淘宝上售卖农产品,农村电商也成为我国网络零售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零售业与传统零售业消费者购物支出对比分析

在网络零售业中,消费者的购物支出同样也包含商品价格、信息成本、运输成本、交易成本以及风险成本几个部分。在传统零售模型中,零售商与中间商之间存在批发商,因此批发提成拉升了商品价格。而在网络零售业中,流通过程较为简化,批发商环节被大大压缩,因此其商品价格要低于传统零售商中的商品价格。

在信息成本上,网络销售平台不仅是一个交易平台,更是一个信息的汇聚查询平台。买卖双方通过网络零售平台及时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商品信息、交易信息、物流信息都可自主通过网络零售平台查询,这比消费者去实体店查询商品信息节省了更多时间和精力。而且与传统零售有固定营业时间相比,网络零售不受时空限制,消费者可在任意时间查询任何地方的产品。

在运输成本上,由于批发商层级的减少,网络零售的整体运输成本下降。不过,网络零售主要通过快递将产品运送至消费者手中,这些快递包裹较小,但运送范围较广且派送频率快,对精准度有一定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输成本。但近年来,因为网络电商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也呈爆发式增长,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快递业的运用,构建了智能化的物流数据平台,大大提升了物流运输速度且降低了物流成本。

交易成本上,网络零售更多使用电子支付而非银行卡和现金支付,这也节省了交易支付时间和消费者提取现金的时间精力,促使交易成本下降。在风险成本方面,网络零售店铺不用开设实体店铺,节省了损失控制成本,但同时由于网络的交易方式,消费者只能通过图片文字获取商品信息,无法触摸真实产品,容易产生期望损失成本。

总体来说,网络零售模式中的购物成本要低于传统零售。

(三)网络零售业的发展预测

首先,网络零售业未来将保持快速发展状态。网络平台产品的价格优势、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不受时空限制等因素都极大的吸引消费者通过网络进行消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网络零售业依然将获得快速发展。而且当前网络零售总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还保持在20%左右,所以其未来发展空间较大。其次,网络零售市场将向更加细分化方向发展。随着网络零售发展的成熟,综合电商不断扩充其品类,母婴、医疗、家装、进口产品等不断被发掘,领域的细分和扩充为网络零售产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最后,消费者对网络零售的满意度将进一步提升。期望损失成本较高是网络零售的不足之一。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网络零售的发展,产品在网络零售平台所呈现的商品信息将更加准确,可以为消费者的购物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未来更多高科技的运用也将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

新零售模式商品流通架构分析及发展预测

(一)新零售模式的商品流通架构模型

新零售整合了实体店铺、网络零售和现代物流,是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重新整合零售业态的一种新零售模式,它在为消费者提供便捷、快速的消费方式同时,还能够提升购物体验。

在新零售模式中,实体店铺和网络零售整合的连接为云平台,该平台实现了网络零售、实体店和快递公司的信息共享,共同完成新零售商品流通,其流通模式如图7所示。

从目前我国新零售的发展来看,其更像是网络零售的线下延伸,在信息成本、交易成本上没有太多差别,但实体店的存在就必然要增加一定成本,不过由于新零售兼顾便利性和消费体验性,而且其实体店的维护成本要低于传统零售业的实体店铺,因此在风险成本上要低于传统零售业。另外,增加了产品从网络零售商运送至实体店铺的环节,相应的运输成本有所增加。总体而言,新零售各项成本均低于传统零售,与网络零售相比,其运输成本、商品价格要相对较高,但风险成本降低,其他与网络零售基本持平。新零售发展的一个优势在于其弥补了网络销售体验不足的缺陷。

(二)新零售模式的发展预测

首先,新零售将会更加注重控制成本。新零售由于实体店的设立而增加了成本,这使之较网络零售降低了竞争力,因此新零售在未来发展中将从物流和实体店成本两个方面来降低商品价格。要降低物流成本,新零售必须构建更加智能化的物流网络,将网络零售商至实体店的物流配送方案最优化,降低物流成本。在实体店方面,可发展无人零售,节约人工成本,但同时依然为消费者提供较好的消费体验。而要实现无人零售,势必要将支付方式完全电子化。

其次,要进一步优化新零售中的物流环节。在新零售中,既有大宗采购,也存在小型包裹的运输,因此物流业是新零售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想降低新零售中的物流成本,零售业必须与快递业深度融合,构建集仓储、线下门店、最后一公里配送于一体的物流配送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通过信息的即时共享和匹配最优化配送方案,降低物流成本。

最后,新零售发展速度将逐渐提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购物过程中,不仅重视产品性价比,还关注产品体验。而新零售結合了线上线下零售的优势,同时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符合人们消费升级的需求。尽管当前这种零售方式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为我国零售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未来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零售业的重要模式之一。

参考文献:

1.陈伟明.循环理论对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启示[J].科技与经济,2005(18)

2.赵萍.国外零售组织演进假说及其局限性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

3.李京文.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河北学刊,2016(1)

4.邵帅.我国实体零售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7(3)

5.任兴洲.我国零售业40年发展和创新的驱动因素[J].商业经济研究,2018(22)

猜你喜欢

新零售发展趋势
“新零售”的核心目标
“新零售”变革,到底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