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金银”新论
2019-08-08杨军昌谭盼盼
刘 艳,杨军昌,谭盼盼
(1.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材料科学与考古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710072; 2.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710072)
0 引 言
对“错金银”的定名,学界素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错金银”即嵌错工艺,即利用金、银良好的延展性,将金银丝、片捶打进金属器表面不平整的纹槽之内,最后用厝石磨锉平滑[1-2]。有的则认为错金应为鎏金[3],即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泥,涂在器物表面,经炭火烘烤,水银遇热蒸发[4]。历史文献中对早期错金工艺的记载并不多。《后汉书》[5]曾提到“金错钩佩。金错,以金间错其文(纹)”。古人对“错”的解释不同:许慎在《说文》[6]中说“错,金涂也”;段玉裁注:“涂,俗作塗,又或作扌荼,谓以金措(错)其上也”;《太平御览》[7]“器物部”引东汉服虔《通俗文》却说“金银镂饰器,谓之错镂”,似乎与嵌错法工艺相通。
传世文献语焉不详,无益今人对错金银工艺的理解。所幸战国两汉时期的墓葬出土了不少错金银文物,为了解当时的黄金工艺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9—2012年在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发现的一批错金银铜器,有汲酒器、铜镦,成套的伏虎、蟠虎铜镇,还有形态各异的俳优俑铜镇等,其中二号墓出土的一套虎噬熊铜镇格外引人注目,题材具有浓郁的草原文化风格,镂金错银之外,还镶嵌宝石,极尽奢华[8]。再回顾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的丰富收获,有错银翼兽,有错金银虎噬鹿器座、神兽、牺尊和犀牛屏风台座,大多造型奇特,其上金银交错,瑰丽斑斓,技艺精湛,为战国时期的杰作。近年来,在甘肃马家塬战国西戎贵族墓中亦发现诸多黄金制品和铜、铁器,其中一些表面贴饰金银薄片的铁质车马器,被称作“错金银”[9],还有一些学者称之为“鋄金银”[10],令人对错金银的认识更加疑惑,因此有必要对“错金银”再作探讨。
本研究讨论的时代背景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正是黄金技术在中国西北地区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近年来,在中国西北的甘肃省张家川马家塬、清水刘坪和新疆东塔勒德和巴里坤等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了数量可观的黄金制品,采用了捶揲、模制、錾刻、珠化、扭丝等技术,工艺精湛。大量的物质遗存显示,错金银技术在这一时期开始被广泛用于其他金属器的表面装饰。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出土文物的工艺特征和装饰母题与中亚草原的萨彦-阿尔泰地区、哈萨克斯坦中部的早期斯基泰-萨卡文化(Scythian-Saka)遗址(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的考古发现十分相似,体现出与草原文化的渊源[11-13]。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活跃在西北地区的各民族与欧亚草原就有着频繁的交往。公元前4世纪左右,河西走廊、天山一带到鄂尔多斯草原以及中原地区的一些黄金制品,在技术与装饰上,已体现出本土化融合的探索和创新[14]。
本研究结合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从欧亚大陆物质文化交流的视角,将微观下的材料分析引入到宏观的科技史研究当中,对战国秦汉时期的鎏金、嵌错和贴金工艺的定名、技术特征和工艺内涵进行初步探讨。
1 鎏 金
鎏金,在西方被称为“火镀金”(Fire-gilding或Amalgam gilding),是以金、汞制成的金泥,在装饰部位涂抹,然后加热使汞蒸发,形成鎏金层。考古资料显示,中国可能是最早使用火镀金技术的国家。洛阳东周王畿内的墓葬中发现不少鎏金铜器,既有通体鎏金,也有局部鎏金[15]。鎏金法在中国的出现应不晚于公元前4世纪,公元8世纪以金汞合金的鎏金技术从中国传到日本[16-17]。在西方,公元前1世纪凯尔特人开始使用鎏金法。鎏金法自公元1世纪传入古罗马,在欧洲一直非常盛行,由于19世纪以后电镀法比鎏金法更简便,且无需担心汞蒸气的危害,因此逐渐取代了鎏金[18-20]。
按现代学者的研究,传统的鎏金法包括杀金、抹金、开金、清洗、压光等主要步骤[21]。鎏金的工艺步骤偶见文献记载,瑞典斯德哥尔摩博物馆珍藏的希腊-埃及手稿[22](公元4世纪)中曾提到铜器的鎏金工艺:“金汞剂的制作,是将金箔放进研钵与水银研磨”,“先清理铜器表面,将黄金和铅被磨成粉末之后,按1∶2的比例混合,以胶涂在器表后加热,反复几次直至器物呈金色”(这句话未提及汞,作者参考的文献为Earle Radicliffe Caley 2008年英译版,也许原手稿中有文字缺失)。欧洲中世纪的鎏金法在公元12世纪泰拉努斯(Theophilus Presbyter)手稿中[23]幸存下来,文中记载:“鎏金前,器物的表面需清理干净,浸泡在酸液里,在炭炉里加热后,以兔毫刷将金汞剂涂抹到器上。汞受热后变成蒸汽挥发。如果一遍不够,可反复涂抹。冷却后,以蜡和硼砂擦拭器表,使之更有光泽。”鎏金也被称为“镀金”,如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识》提到:“镀金法,以汞合金涂银器上,成白色如火,则汞去而金存,数次即黄。”可见历经1 000多年,不同地区使用鎏金法的基本步骤大致相同。
一些汉代工官纪年铭器物的出土,为了解秦汉时期的“鎏金”工艺的定名提供了新的线索。故宫博物院藏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承旋[24],通体鎏金,承盘口沿下铸铭文62字:“建武廿一年,蜀郡西工造,乘舆一斛承旋,雕蹲熊足,青碧闵瑰饰。铜承旋,径二尺二寸。铜涂工崇、雕工业,涷工康、造工业造,护工卒史恽、长汜、丞荫、掾巡、令史郧主”,由铭文可知,鎏金在当时被称为“涂”。“蜀郡西工”是两汉时在蜀郡设立的官府作坊,不仅制作铜器,还有漆器。漆器产品主要为耳杯和饭盘,往往于耳杯的双耳和盘的口沿包镶鎏金铜釦,如平壤石岩里东汉墓所出漆盘,口沿部的铜釦鎏金,铭文中的“铜釦黄涂”亦可与此对应,可知鎏金工艺在汉代被称为“金涂”或“黄涂”[25-26]。
通过观察器物的表面形貌,可以了解鎏金法的一些工艺特征。满城汉墓(公元前113年)所出的一件鎏金狩猎纹当卢(图1),其上錾刻蟠龙、朱雀、怪兽和执弓猎人,在纹样轮廓内填涂金泥,涂层较薄,可以明显看到有些部位的金涂溢出线外,有些地方则有缺失[24]24。贵州交乐东汉墓(公元2世纪)出土的“巴郡守丞”鎏金铜印的鎏金层在扫描电镜下呈颗粒状,其化学组成为铜、金、汞和银,采用金汞剂制成[27]。汉代金汞合金的实物遗存,在四川省绵阳市双包山二号墓(公元前2世纪)中有发现,呈银白色膏泥状,为金汞合金和液态汞的混合物[28]。当时制作金汞剂的主要方法是剪金箔为细丝,再融于水银。四川李家坝西汉墓出土鎏金青铜器的检测结果表明,鎏金层中存在大量没有完全熔于汞的金丝[29]。此法与东晋葛洪《抱朴子》中提到的“锻金成薄如绢,绞刀剪之,令如韭菜许,以投水银中”相对应。艾玛·邦克认为东周时期火镀金的出现,与方士炼丹求长生有关,除了朱砂是提炼汞的主要来源,方士在炼丹时可能意外发现如何制人造金[30]。
2 嵌 错
嵌错是古老的金属工艺,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遗址发现的青铜器上便嵌有绿松石。从商代开始,嵌错红铜开始出现在铜器装饰中,在春秋时期到战国早期十分盛行。山西浑源李峪村、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安徽寿县蔡侯墓等出土的一些铜礼器上,都以红铜嵌饰,体现出精湛的工艺[1,31-33]。战国中晚期以后,铜器上的红铜镶嵌逐渐被金、银取代。春秋中期晋国的栾书缶(公元前6世纪),肩腹部有长篇错金铭文[34]。错金银铜器在战国中晚期开始大量出现,精美者如河北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所出,有错银双翼神兽、铜尊、车马器,有错金银牺尊和龙凤方座案、神兽和犀牛,纹饰繁缛[35-36]。有意味的是,不少造型和装饰都体现出浓厚的域外文化因素,以错银双翼神兽和错金银铜虎噬鹿屏风座(图2)最具代表性。这些有翼神兽和动物咬斗纹的形象均来自西亚(图3),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经由中亚草原传入中国[37]。中山国原为北方游牧民族白狄所建,工艺作品亦深受草原文化的浸染。
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装饰母题,还有装饰技法。这一时期不少错金铜器还镶嵌绿松石,色彩绚丽,如三门峡市上村岭五号墓(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出土的错金龙耳方鉴,在口沿和腹部饰有错金嵌绿松石的菱形几何纹图案[38]。陕西宝鸡陈仓刘家台战国秦墓(公元前3世纪左右)出土的一件铜壶,以错金结合宝石镶嵌装饰壶身[39]。这种追求绚丽色彩的风尚,一直持续到两汉。汉武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凿通,与域外的物质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西汉贵族墓中的一些黄金制品和错金铜器,工艺和装饰往往看起来很“洋”,不少来自遥远的国度,明显可见波斯阿契美尼德、中亚草原和希腊艺术的影响[40]。江苏盱眙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公元前2世纪)发现的一套虎噬熊错金银铜镇,造型以草原文化流行的动物咬噬纹为主题,在器表填嵌玛瑙和绿松石,色彩绚丽,与西伯利亚地区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斯基泰人墓中出土的动物咬斗纹金饰遥相呼应[41],器表嵌错的金、银纹饰形成蜿蜒的云气,却是汉地的主流装饰。
汉代错金器中,以蜀郡工官制作的错金书刀名盛一时[42]。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发现的一把错金书刀[43](公元184年),刀身上以纤细金丝嵌饰凤鸟纹,刻有铭文“光和七年广汉工官,□□□服者尊,长保子孙,宜侯王□宜□。”广汉工官是广汉郡设置的官府作坊,与蜀郡相同,从西汉中期开始,主造漆器、金银器等奢侈品,产品直奉中央,一直持续到东汉和帝时期[44]。传世的东汉错金刀中,有一件东汉错金钢刀(公元156年)尤引人注目,现藏国家博物馆,镡部以金片填嵌勾连云纹,刀身以金丝填嵌云气纹,刀脊也有错金铭文:“永寿二年二月濯龙造,廿[雚](灌)百辟,长三尺四寸把刀。堂工刘满,钺工虞广,削厉待诏王甫,金错待诏灌宜,领濯龙别监唐衡监作,妙北主。”由铭文可知,灌宜负责错金纹饰和铭文的制作,是专为皇室供职的待诏之官[45]。镡部残缺处,可见微微翘起的金片。由上述纪年铭器物可知,在汉代“错”和“涂”分属不同的工种,与“错”相对应的是嵌错工艺,鎏金法则称为“涂”。
一般认为,以嵌错法制作错金、银铜器的主要工序分为四步:先在母范上预刻凹槽、待铜器铸成后,凹槽还需加工錾凿,然后在凹槽内以金、银的丝、片填嵌,最后磨错,再用木炭加清水打磨[1,46]。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错金器物上的凹槽并非直接铸成,而是器物铸成后再用凿子錾刻而成。山西太原市南郊金胜村春秋晚期赵卿墓(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错金虎符铸造成形,其上凹槽为凿刻而成,嵌入的金呈现膏泥状,而且未与凹槽边缘结合紧密,表面不太平整(图4),错金部位仅检测到金、银两种元素。满城汉墓(公元前2世纪)出土的错金银铜帽,在顶部错纹的圆弧转弯处可见锯齿状凿痕[47-48]。西汉武帝茂陵陪葬坑内出土的错金铁质马衔(公元前1世纪),金丝脱落处可见刻槽呈倒梯形,便于嵌入金丝[49]。这种嵌错工艺也用于错金银铜弩机的制作,当时的金丝已十分纤细,宽仅0.1 mm[50]。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鸟篆文铜壶(公元前2世纪),更将嵌错法发挥到极致。盖有铭文:“有言三,甫金鱼来,为荃盖,错(金)书之。”
为了加固嵌进凹槽的金、银片,往往会经过捶打,之后金、银片会有一定的表面延展,因此还需对边沿进行裁切[51]。若以两块不同的金片或金丝填嵌一处图案,则会有拼接痕迹。如金胜村赵卿墓发现的两件错金带钩,一件带钩(编号S5049)错金表面可看到捶打痕迹(图5b),另外一件(编号S5050)显微镜下可看到错金部位纹饰由金丝填嵌而成,有些纹饰弯曲处的接痕清晰可见(图5a和5c)[52]。嵌错工艺制作的错金、银铜器,只要金、银料充足,一般可将凹纹填满,有些错银面略高于铜基体部分,在错银脱落部位边缘有刀具剔除边缘或者錾刀錾刻留下的痕迹。如陕西咸阳塔儿坡秦墓M37(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出土的一件错银铜带钩,显微镜下可看到错银脱落部位使用錾刀刻镂图案凹槽的痕迹,脱落的银片显示其厚度约为71.6 μm(图6)。
3 贴 金
由于黄金延展性好,可捶打成很薄的金片进行贴敷,在先秦时期,黄金被大量用来装饰器物和宫室建筑,光彩夺目,倍添华贵。最常见的两种工艺是贴金和包金[53]。贴金,即利用黏接剂或热处理将剪裁好的金片、金箔贴附在器物表面。与贴金类似的包金工艺,则无需黏贴剂或加热,将金片、金箔直接包扣在器物表面。
贴金工艺在中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世纪,巴尔干半岛的瓦尔纳遗址已发现贴金工艺的应用[54]。古埃及第三中间期(约公元前880年)的贴金铜像、石膏像,一般用动物胶或蛋清作为黏接剂将金箔敷贴在器物表面[55]。在欧亚草原,公元前7世纪开始流行在铁、木器上贴饰黄金纹饰,典型的贴金铁器包括哈萨克斯坦塔斯莫那文化遗址(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的涡形贴金马饰,萨彦—阿尔泰地区阿尔赞2号王冢(约公元前7世纪左右)的贴金战斧和箭镞等(图7)[56]。贴金的银器十分少见,哈萨克斯坦草原Dolinnoye遗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发现的一件银莱通酒器,其上贴饰金箔,仅余部分残片,金箔似乎经过捶打或按压,边缘微微翘起,但表面仍透出银地上的凹纹[57]。商周时期各地的墓葬中都发现不少用作漆器、铜器和玉器、织物等表面装饰的金箔、金片和金叶,最薄的仅0.02 cm[58]。流传至今的贴金铜器中,最重要的作品包括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公元前1200年至前1000年)出土的两件金面罩,先用金片捶打而成,再将双眉和双眼部位镂空,包贴在青铜头像之外[59]。
对出土文物的检测研究显示,贴金工艺在先秦时期出现两种不同的应用技术:一种为敷金法;另一种为汞贴金。敷金法(Diffusion bonding)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出现在伊朗,将金箔敷贴在器表,经过捶打和加热使之熔合。与将金箔直接包贴在器表不同,热敷法生成的金层与器表结合更紧密,在后继加工打磨中不易脱落,有时甚至看起来与鎏金层无异。这种方法用在银器和纯铜器物上效果更佳[19]。考底利耶(Kautily)(公元前350年至前275年)编撰的《政事论》[60],记载了古代印度金器作坊的一些管理制度,包括如何制作贴金器物:“贴金铜器所用的金料须与铜器同等重量,而贴金银器,无论是实心还是中空,所用金料须为该银器的一半重量,或四分之一的金料加上液态或粉状的朱砂。”希腊艾菲索斯(Ephesus)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的耳坠和大英博物馆藏的希腊圆形铜饰上的贴金银箔,都使用了敷金法。显微镜下可见银箔和金层之间有互相扩散的现象,并未检测到汞元素[61-62]。陕西咸阳塔儿坡秦墓出土的一件铜带钩通体饰金,有些已经脱落,通过对金层的检测显示其主要金属成分为金和铜,没有微量汞元素的存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金层以片状结构整体脱离带钩。通常汞鎏金器物的金层剖面呈多孔状,这是由于汞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孔道所致[63],鲜有汞鎏金层整体呈片状脱离现象,因此可推知塔儿坡秦墓带钩采用了敷金法(图8)。
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埃及人使用动物胶或蛋清作为黏接剂将金箔直接贴附在铜像上,公元前3世纪以后,水银开始被用作黏接剂[55]。公元1世纪普林尼撰写的《自然史》曾提到,古罗马的鎏金技术是将金与水银制成汞合金,然后涂抹到器物表面[64]。按一些西方学者的研究,普林尼描述的鎏金技术应指“冷镀法”(Cold mercury gilding),即汞贴金[64]。虽然不少学者对冷镀法能否真正形成鎏金层仍持怀疑态度,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左右,欧亚草原开始使用汞作为黏接剂来固定饰金铁器上的金箔和金片。乌拉尔山南部菲力坡夫卡(Filippovka)墓地二号冢(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发现的铁剑残片中清晰可见扁平状或拧成绳状的金丝(图9)。四号冢二号墓鸟首银饰上填嵌的金面甚至比凹槽要小,只有少许捶打的痕迹,金片边缘齐整。四号冢五号墓饰金剑柄上的凹槽底面比较平齐,槽的侧面垂直,没有錾刻的刀痕,对金饰部位进行检测发现其成分为金、银和水银。俄罗斯学者推测表面金饰是通过填嵌薄金片,然后用汞合金加固而成[65]。在显微观察下,火镀金工艺生成的鎏金层厚度一般为2~10 μm,敷金法的金层则为0.1~0.4 μm[66]。因此有学者提出通过观察金层的厚度,来区分火镀金和冷镀法[67]。然而,在汞作为黏接剂的情况下,多次敷贴金箔也可形成较厚的金层。由于都有汞存在,因此汞元素并不是区分火镀金和汞贴金的唯一标准,两者在工艺特征和微观结构方面的差别尚需进一步探索。
中国境内最具代表性的饰金铁器是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发现的车马饰。车轭、车舆、车踵等饰件表面上贴饰以金片裁剪而成的变形鸟纹、卷云纹、三角形和菱形等几何纹。其中一件铁当卢(图10),在周缘贴嵌银箔一周,内以金、银箔交错装饰变形鸟头纹,中心装饰金箔,其上压印和錾刻一周穗纹,其内有鸟纹、羽纹和水滴纹[10]。按黄维的研究,马家塬的贴金银铁器,是在铁器表面凿刻凹槽,然后分别将金银片覆盖在表面上并压平,使金银片与表面结合紧密,用圆头凿子沿铁器上的凹槽压划金银片,使之加固。沿凹槽并在其外侧用刀具将多余的金银片切断,或凿刻出锯齿状空洞后,连续裁切去掉多余金银片,最后修整成形。经过检测,发现金箔与基体之间无汞元素[68]。扬之水等学者认为这是宋元文献中描述的“錽铁”工艺,也作“减铁”,流行于北地,战国马家塬所出的“金银错铁器”应为錽铁工艺的渊源之一[69]。然而,后世文献中并无錽铁工艺的具体制作流程和形貌特征的相关记载,明清时期的一些史料中,还将“錽”释为镶嵌。
从表面形貌特征来看,马家塬铁制车马饰上的减地贴金与同一时期的嵌错铜器不同,但与中亚草原发现的一些贴金铁器非常相似。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冢(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铁剑上的贴金图案边缘呈现出锯齿形[70],这种裁切的痕迹在马家塬的一些饰金铁器上也有发现,但后者显得更精细。此类贴金铁器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俄罗斯图瓦共和国乌尤克江附近的阿尔赞2号王冢(公元前7世纪)发现的铁箭头和金柄铁剑(图11),有不少动物纹风格的金饰。经朱楚诺夫的分析,是将金箔先粘贴在器表,然后以减地的手法镂刻出图案[71]。类似器物也见于哈萨克斯坦塔斯莫那5号冢(公元前8世纪至前7世纪)发现的涡纹错金马饰[72]。在西北地区,马家塬并不是孤例,新疆东塔勒德墓地M32发现的一件贴金圆形铁泡,装饰虎、鹿形象[11]。这些工艺相通、图像相近的器物,揭示了欧亚草原各民族之间有着广泛的物质文化交流。
4 结 论
春秋战国时期,黄金作为表面装饰,在其他金属器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按技术特征和工艺内涵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传统工艺基础上发展的新技术,如敷金法、汞贴金(贴金)和错金(嵌错);另一类则是鎏金法,即火镀金,是一种新兴的工艺。汉代的官府制作对“错”和“涂”这两种工艺有着明确的界定,分别对应嵌错和鎏金,表明时人对两者差别已有所了解;同时,通过对出土文物的检测,我们发现战国秦汉时期的饰金工艺比文献中描述的更丰富多样。新近的考古发现不仅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也使我们不断修正着以往的认识和理论。通过对马家塬墓地和中亚草原出土饰金铁器的形貌特征进行比较,认为:马家塬饰金铁器可能是一种集嵌错和贴金为一体的综合技术,体现了在草原文化影响下西北地区的本土技术创新。在欧亚大陆物质文化交流和技术传播的大背景下,不少新技术的出现和传统工艺的革新都是中西文化互动的产物,这一时期既有外来技术的输入,也有本土技术的对外输出。在今后研究中,将对相关的出土文物进行检测分析,进一步了解其技术特征和具体工艺步骤。
致 谢:本工作山西金胜村春秋晚期赵卿墓样品的科技检测感谢山西博物院石金明和钟家让研究员的支持;陕西咸阳塔儿坡秦墓样品的科技检测感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咸阳文保中心的支持;SEM照片由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纪娟提供,在此致以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