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下文化趋同的走向分析
——以史学理论为视域

2019-08-08刘淑琪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现实性全球化事物

刘淑琪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 475000)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一大趋势,当今世界的各个方面都已经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来。作为软实力,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路径探讨备受关注。关于文化全球化的相关问题已经有很多研究, 最新的研究成果有李先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复兴的基本向度与内在进路》,程秋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信的生成维度与路径选择》,冯佳欣《浅析文化全球化冲击下的思想文化选择》等等,都对全球化下文化发展与怎样应对做出了研究。本文将尝试从史学理论研究的角度对文化趋同论及全球化文化走向进行分析,不足之处请方家指正。

1 文化趋同的现状

文化的内涵无所不包,自人类进行有意义的活动开始,地球上就有了文化。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在地理大发现之前处于遍地开花的状态。文化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但由于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不同,文化的先进程度不同,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存在某种文化在多种文化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现象,如中国文化曾长期在东亚,甚至东南亚都处于主导地位,文化辐射范围极广。但不可否认的是,除世界公认的几大文化之外,各地区文化各有特色,种类很多,甚至在同一种文化圈内,不同地区的某些文化现象也有差异。在地理大发现以前,由于地球的地理状况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距离过远的文化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交流和影响的机会。地理大发现以后,全球范围内的交往开始出现并快速扩大。侵略者通过战争、侵略等手段,以金钱和土地等为目的,强行对被侵略地区进行经济和文化输出,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被侵略地区被动地接受外来文化,甚至导致了一些地区的原有文化消弭。

直至今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原有的相貌及各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的状态。随着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速度加快,量也大幅增加,世界范围内商品流通也在加快,不同地区之间人与人的交往日益频繁。此外,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加速流通,同时,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得以借助大众媒体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人们可以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甚至媒体就中国文化、制度等各方面,与外国,尤其是英美等大国进行对比,并加以讨论和评价。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都较为普遍,在这种相互了解和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文化在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也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国间经济政治联系更为紧密而不断加速。全球范围内对某一文化认知的普遍认同也越来越多,文化趋同的倾向确实存在。

2 文化趋同的标尺问题

文化全球化正在发展,文化趋同的倾向已然不可避免。那么文化趋同的“同”是什么?是以什么为标尺的呢?笔者认为,文化趋同是指在普遍价值观的基础上,以经济、政治等因素为导向,使得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对同一种文化观念或文化现象产生认同感。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具有不规律性,都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当中,因此,文化趋同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所谓普遍价值观,即世界范围内的人们,不论种族、国家及宗教信仰有何差别,对某种问题或现象都具有大体一致的判断和价值观念。普世价值观自人类有意识起就存在于世,这是由人性本身和人的社会性决定的。每个人都具有善与恶、悲与喜、好与坏的天性,世界上不存在完全善或恶的人,人人都是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这是人的天性使然。同时,人具有社会性。在交往和沟通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适应社会生存所必需的价值观,并自发的以此作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因为人的天性与社会性,距离很远、不能沟通的地区的人们依旧可以用大致相同的标准区分善与恶,有是非观,判断爱与罪,在根本价值观上保持一致的看法。如今,文化趋同的范围不仅限于原有的、最根本的价值观,而是要扩大普世价值观的范围,使不同文化体系中对同一文化现象的不同看法,变成获得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人的认可的一致看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尤其在当今社会,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导向性作用更加凸显。当然,不排除有极少部分人的认识领先于时代,但因为难以得到验证,以及某些其他原因,并不会得到广泛认可。从当今的国际局势即可分析得出,对现行于当世的文化发展趋势来说,经济和政治起主导作用。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各国间经济交往增加。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有优势地位的,是美英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虽然从中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因为全球财富分配不均,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当然,并不是说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方面没有自主权,而是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交往中,有实力的强国具有更强的导向性。在政治方面也一样,综合实力强大的国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显然更有力度。国际交往是双向互动的过程,但强国显然占据主动。在交往过程中,双方的行为都不自觉地带有各自的文化符号,都自觉地在交往过程中进行文化输出。强国一方虽然也会受到另一方的文化辐射,但因其主动地位,很少会受到实质性的影响。相反的,弱者一方则被动的、潜意识的接受更多强国的文化辐射。

文化趋同,是倾向于强者一方所代表的文化的。强国本身在国家交往中就有较强的文化输出,再加上有意识的通过网络等手段推动其文化观念的广泛传播,更增强了其文化辐射的深度和广度。长此以往,有文化差异的双方,弱方会逐渐倾向于强的一方,在某一方面存在的文化差异可能会逐渐消失。当然,强者一方所代表和推崇的文化的糟粕部分,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会受到抵制,也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正。由此可见,文化趋同的标尺,是经济、政治体的强势一方所代表的文化。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形势会发生变化。在这个动态变化的世界,文化趋同的标尺想要长时间固定,是极为难得的。因此,文化趋同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3 从事物存在的现实性问题看文化趋同过程中的文化碰撞

世界上任何事物存在的同时,都在发挥着自身的作用。事物的存在是具有现实性的。文化的存在亦然。但是,为什么有些文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逐渐消亡,而有些文化体本来不存在,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孕育出来呢?

可以认为,事物存在的现实性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固定值,而是存在一个范围。它与非现实性之间的界线很微妙,其变化的趋势可以用抛物线表示。一个事物从产生到消亡的发展过程中,要经过四个阶段:初生阶段、发展阶段、衰落阶段、灭亡阶段。在初生阶段,就在抛物线的起始点,事物由于为现实所需要而被孕育出来,从无到有,纯粹是因为其现实性才能产生,还不具有不现实的一面。在此阶段的事物具有完全的现实性。到了发展阶段,事物从弱小逐渐强大,在此过程中,其现实性的价值也不断增加,并且在阶段末达到顶点,这是事物向上发展并产生作用的时期,对世界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的发挥的作用不断累积,在阶段末达到最大值,满足了现实创造出它、以期它能发挥现实所需的作用的要求,达到了世界需要其发挥作用的额度,完成了使命。在事物创造价值的同时,其负面价值也出现并不断积累,但在此时期,由于是事物的上升期,其发挥的正面作用远远高于同时产生的负面价值,且负面影响在此时期很难让人发现的,只有在积累到一定时期,才会在第三阶段暴露出来。第三阶段,衰落阶段,也就是抛物线中轴线的右半部分。在事物达到鼎盛时期之后,发挥出了最大作用,满足了世界对其的需要,之后进入第三阶段。在此阶段中,在第二阶段积累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并不断有新的负面影响产生。虽然事物依旧有积极的一面,但随着时间的流失,事物的积极价值越来越弱,而负面影响越来越强,且最终远远大于正面价值。并且,由于事物已经在第二阶段完成了其背负的使命,第三阶段中产生的正面价值可以算作是事物发挥了“余热”,超额的完成了任务。此时,世界会产生新的需求,会有新的事物为了满足此需求而被孕育出来,并经历四个阶段。到了第四阶段,即消亡阶段,事物已经没有了存在价值或存在价值极小,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达到了最大值。事物在此阶段必然消失,也就是在整个抛物线最末端的点。到此,事物经过了初生,成熟,衰老,死亡的整个过程,从出现于世到消失于世,都具有现实性,但是其现实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再从高降低,从低到无的过程。从无到有,是事物被孕育出来代替其他现实性从高降低过程的事物的开始;从低到高,是事物逐渐代替即将消亡事物,并发挥最大价值的过程;从高降低,就是事物在衰落,并逐渐被新事物代替的过程;而在事物完全不具有现实性的一刻,就是其消失的一刻。并不是一个事物已经消失才出现代替他的新事物,而是在旧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为新事物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新事物恰恰是从旧事物中孕育出来的,带有旧事物的部分显性特征。

这个思考放到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似乎更具合理性,文化交流的过程亦然。人从自然孕育而来,人类从没有团体和家庭意识,到近亲群居,再到以家庭为单位的氏族部落,最后到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环境的依托下,逐渐创造了文化,甚至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似乎都体现着现实性引起的代替。历史上任何不同地域的文化的出现,最初都带着支撑其存在于世的最大的积极性。从社会大结构来看,文化是以自然环境和人为依托而产生的。一个文化体的历史并不是从他诞生的那一刻开始算起,而是从他在母体中被孕育的那一刻开始,那是文化的初生阶段,是转变为更高级的、更成熟的文化甚至文明的起点。之后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文化体逐渐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成熟。在此过程中会摒弃与现实逐渐不相称的部分,总体是积极向上发展,直到达到顶点也就是第二阶段末。但到了第三阶段,国家的鼎盛时期慢慢过去,以前积累的祸患开始慢慢地将弊端暴露出来。积极的现实性与弊端经过漫长的斗争过程,这个过程会消耗现实性的大部分能量,而为了解决弊端出现的新事物在一直积蓄力量。最终现实性在弊端和新事物的双重对抗下会消失。而在这之后,弊端会被新事物修正或修正一部分。新事物会重新经历这个过程。

从这个角度看,事物的现实性似乎又存在某种嵌套关系:同级之间相互交叉,低级又被高级层层嵌套。属于同级的事物,层级越低,嵌套越简单,嵌套的数量越巨大。低层级的嵌套通过本身运作和相互交叉,组成了现实世界,但只包括短时空的现实世界。这种低层嵌套不断更新,才组成了人类社会的过去和现在。而要研究世界运作的规律,需要对更高层次的嵌套进行剖析。就是由这层层嵌套的现实性的事物,才组成了漫长历史洪流中不断变革的人类社会。

4 文化趋同过程中的民族性问题

文化具有民族性。那么在文化趋同的过程中,民族性会不会因此消失?笔者认为,文化趋同确实会消除一部分文化差异,但并不会使所有差异都消失,尤其是关乎民族根基的文化,是很难被改变的。文化趋同的最终结果,并不是全世界仅存在一种文化,而是在涉及广泛的普世价值观下,依旧存在多元化的因素。换句话来说,就是彼此认同的范围扩大了,文化差异的范围缩小了,但差异依旧存在并永远不会全部消除。每种文化都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出来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提供给人类不同的生存环境,由此衍生出不同的文化。每种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人们要了解它,就必须考虑它的形成环境,否则难以抓住精髓。也就是说,一种文化并不能在全部地区都适用。因此,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文化差异不可能被完全消除。

世界范围内文化趋同后是何面貌,似乎可以从中国的现状窥见些蛛丝马迹。中华文化兼容并包,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根基,是中国人代代相承的精神支柱。但中国地域广袤,有平原,有山地;有沙漠,有草原;有沿海区,有内陆区。各地区的生产方式不同,如草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其他地区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且各地因为气候差异,耕作方式也有不同。在自然和生产方式的差异下,各地的文化也有差异。且多民族的大背景下,每个民族都有保留和延续着不同的风俗和习惯。但是,全国人民都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都认同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根基,少数民族最有自己的文化习惯,但都普遍有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我认为,文化趋同后的世界不是文化同一化,而是“同”和 “异”并存。在存“异”的基础上,“同”的范围越来越广;“同”的同时,还会包容异的存在,而不是消灭差异。一种文化在另一个地理范围并不可能完全适用,因为地理生存环境不允许。所以要达到“同”,必须要保留“异”。文化间得差异可能会减少,但只要在文化孕育之地还有人生存,那这种文化的民族性将永远不会消失。由此可见,文化趋同和文化的民族性并不矛盾。

5 关于中华文化怎样应对文化趋同的几点看法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国都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各个强国,纷纷加大文化输出的力度。在文化大爆炸的今天,面对良莠不齐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产品,我国应该怎样应对这种趋势呢?

首先,应当在提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的同时,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并将其本土化,以充实自身。传统文化并非都是精华,还有些落后的思想,如迷信、不科学的理论,和一些已经不能适用于当前时代的思想。应该与时俱进,宣传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同时,还要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并将其与本土的情况相结合,使其对本土适用。其次,应该加强对外来文化的监管,尤其注意网络媒体的不良影响。现如今传播媒介多样,各种信息混杂,国外的各种文化,在国内都能了解到。因此应该设置网络门槛,将不良信息过滤。再次,应该加强文化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们在文化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提高鉴别是非的能力,免受不良文化的侵蚀。最后,应当加强文化输出,尽力使中华文化在众多文化中保持主动性。目前来看,中国虽也有文化输出,但更多的是在被动的接受文化辐射,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明显。比如,国外的电视剧、电影等情节非常吸引关注,承载的价值观念对中国的年轻人影响巨大。国家面对这种情况,应该采用合理的应对措施,而不是一味禁止。国家应该提供更好的文化作品,使年轻人在娱乐的同时,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加强文化的对外输出。

文化趋同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是指世界只存在一种文化,而是世界在存异的基础上,拥有更广泛的普遍价值观。但随着世界形势发生变化,文化形势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作为标尺的文化也会变化。因此,文化趋同之路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绝不可能实现。如今的世界正处在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因此,应该争取更多的主导权,才能在文化趋同的大趋势下,更好地使民族文化得到延续。

猜你喜欢

现实性全球化事物
全球化时代的数字纪念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小学数学概念形成三部曲
当现实性遇到语文味: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评析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单独中的洞见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