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方评估视角下的街镇图书馆与综合文化站协调发展路径研究

2019-08-07赵晋芝

新世纪图书馆 2019年6期

赵晋芝

摘 要 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图书馆(室)建设是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难点。为探索总分馆体系下的街镇图书室(馆)与文化站协调发展的思路,文章以沙湾、洛浦、钟落潭三个文体中心站内图书馆改造案例,分析改造前存在的问题,介绍改造方式及取得的成效,提出街镇图书馆与综合文化站协调发展路径和优化策略。

关键词 街镇图书馆  乡镇综合文化站  第三方评估

分类号 G25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9.06.015

Abstract The difficul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gional central and branch library system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brary in the township comprehensive culture st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ssu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ub-district library and comprehensive culture station. This paper selects three libraries in Sha Wan, Luo Pu and Zhongluo Tan community cultural centers to analyse the problems and introduce the way of replacements,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s and achievements. 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ath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sub-district public libraries and comprehensive cultural stations.

Keywords Sub-district public library. Sub-district comprehensive cultural station.Third-party assessment.

0 引言

鄉镇综合文化站(以下简称文化站)自“六五”计划以来作为“两馆一站一室”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一直以基层文化站、街镇图书馆的双重身份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发挥着作用。近年来,“政府在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也在全力探索充分保障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路径。”[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从国家立法层面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在街镇一级图书馆建设指明了方向——将镇(街道) 综合文化站等定位为县级图书馆的分馆或者服务点,纳入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

那么,如何在综合文化站的框架之内,建设纳入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街镇图书馆,最终实现街镇公共图书馆、文化站协调发展,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文章以沙湾、洛浦、钟落潭三个文体中心站内图书馆专业化改造案例,介绍改造方式、取得的成效,提出街镇图书馆与综合文化站协调发展路径,并提出街镇图书馆与文化站协调发展优化策略,以期为其他地区街镇图书馆与文化站协调发展提供案例参考。

1 第三方评估与街镇图书馆研究情况

公共图书馆第三方评估是指独立于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共图书馆及其利益相关方之外的第三方评估主体,按照评估标准和程序,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价的活动[2]。国内外对公共图书馆第三方评估的理论研究不多,主要集中在对公共图书馆第三方评估的含义与“第三方”的界定[3]、图书馆开展第三方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图书馆第三方评估开展的流程及关键等方面[2]。

近年来,街镇图书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陈深贵分析了建设独立运作的街镇公共图书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肖鹏等以街镇图书馆建设和管理主体为基础,讨论了区域总分馆制的实施路径[6];陈深贵、陈丽纳等对街镇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管理模式、建设规模和实现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7]。本研究中的街镇图书馆指的是由街道(乡镇) 本级或者上级政府为建设主体,在街道(乡镇)行政区域内设立并提供服务的公共图书馆。

2 街镇图书馆与综合文化站协调发展案例

2.1 案例及研究方法

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选取广州图书馆中心图书馆在打造示范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对沙湾、洛浦和钟落潭文体中心的图书馆专业化改造案例进行研究。这三个文体中心图书馆都是由当地政府主导建设、广州图书馆参与改造的示范性分馆,从三地人口特征、社区组成来看,这三个案例体现了广州多元的居民群体对街镇图书馆不同的认知、需求和使用行为(见表1),具有一定代表性。

2.2 改造方式

三个文化站图书室在改造前,仅履行书报刊借阅的单一功能,不足以支撑起街镇公共图书馆的基层功能。同时,文化站内活动单一,居民参与度低,文化站基本无法发挥统筹服务功能。鉴于此,改造中做到了既有统一点又有差异点,在保障街镇图书馆提供普遍、均等、专业服务的同时,又兼顾其特色。

(1) 依托文化站建设主体,统一改造站内图书室为专业街镇图书馆。沙湾、洛浦、钟落潭三个文化站改造均使用广州图书馆分馆(街镇图书馆) 建设标准:使用全市统一业务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文献资源实现全市通借通还;室内分区除基本借阅区、未成年人借阅区、标准化公共电子阅览室三大部分外,各分馆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特色区域,如洛浦加设老年人阅览区,沙湾设置了“沙湾文化书籍专柜”。广州图书馆负责分馆功能分区规划设计、提供文献资源、业务指导和绩效考核;街镇人民政府负责提供场馆、设施设备及人员招聘、日常管理运作、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策划讲座、展览、创建基层文化品牌。

(2) 利用数字化平台反馈居民需求,创新文化站服务提供方式。为了将文体中心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从基本性、均等性向优质化、细分化转变发展,匹配居民需求,三个分馆利用已建成的广州数字图书馆平台,一方面为读者提供统一检索、身份认证、资源调度、订阅推送等一站服务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平台以多种形式为读者提供交流和互动功能。比如,沙湾分馆开通了线上讨论平台,借助广州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开展绘本制作等培训,并融合自主开发的微信公众号、APP等项目,读者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可查询相关活动内容或报名参加活动。这个平台既是当地居民了解、接触公共文化产品的重要渠道,更是文体中心创新服务方式,与公众交流、互动的平台。

(3) 细分居民群体,依托街镇图书馆开展针对性服务。专业化改造完成后,街镇图书馆据自身经济水平、服务人群、所处行政区域,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其文化服务定位方面各有侧重。以洛浦分馆的阅读推广为例,洛浦街儿童的阅读需求非常大,洛浦街分馆组织的中英文亲子阅读会通过参加广州图书馆“阅读联盟”,获得广州图书馆提供的经费及“包括场地支持、专业的阅读指导咨询、活动用书优先荐购等服务[8]”相关资源。街镇图书馆利用文化站基础设施通过专业人才队伍、专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通过与广州图书馆合作,将现有资源细统筹、再配置,与基层居民文化需求相匹配,让服务的开展具有针对性。

2.3 改造成效

一是街镇图书馆服务效益显著。街镇图书馆经专业化改造,使用统一服务平台、专业化管理,有助于提升街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作者跟踪了三个分馆2015—2017年的外借人次、外借册次,相较未改造A分馆数据,上述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服务效益增幅显著(见表2)。

二是居民文化参与度提升。三个分馆根据地方特色及现有文化站设施设备,一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的活动,如钟落潭分馆开展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为“城市小候鸟”送出关爱,周围居民反响热烈,纷纷把意见、建议反馈给街镇分馆,使得分馆的服务常出常新。另一方面,积極探索由当地居民参与的文化站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方式。洛浦街鼓励周边居民以文化志愿者身份参与图书馆管理,目前在册志愿者共15名;沙湾组建“沙湾镇公共文化志愿队”,并提供志愿增值服务,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管理服务获得的积分,可参加沙湾地区的积分入学。随着居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度的提升,文体中心也因为居民的参与获得有效反馈,服务提供者与参加者的需求更加匹配,双方实现了共赢。

三是文体中心发展内生力得到激活。从三个案例来看,街镇图书馆经过专业化改造,图书等资源因为通借通还流动起来,文体中心借助街镇图书馆的力量为当地居民提供基本的文化活动场所和服务,聚集了大量人气。基于这个大前提,文体中心也吸引了大量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丰富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和层次,文体中心提供的服务与居民的文化需求更加匹配,当地居民去街镇图书馆参加活动意愿更加强烈,群众文艺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在2015年广东省文化站评估中,三个文体中心均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文化站,洛浦街文体中心由评估前的二级一跃成为特级文化站。

3 基于第三方评估的街镇图书馆与文化站协调发展路径

2017年,广州出台了《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第三方评估管理办法》,沙湾、洛浦、钟落谭三个文体中心即是在此标准下进行的街镇图书馆专业化改造,笔者总结了以下三方面经验。

3.1 重新划分文化站功能分区,专业化改造街镇图书馆

根据于良芝教授的研究,可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功能重新分为四大块:公共图书馆功能、文艺表演功能、体育健身功能、文化管理功能[9]。其中,公共图书馆设置方面,可以根据公共图书馆的设立、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图书馆的服务三大主体指标来专业升级改造图书室。同时,对街镇图书馆馆舍建设及建筑面积、馆藏纸质信息资源人均拥有量、年人均入藏纸质信息资源量、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地方文献和统一标志等要进行指标细化。

另外,为了有效利用现有空间资源,充分发挥总分馆体系的行业指导优势,可将上述其他功能的空间资源用来支持公共图书馆功能,把这些活动空间归街镇图书馆管理与支配。街镇图书馆按照专业化功能设计专业的基层图书馆服务,开展读者活动,这也支持了文化站其他文化功能的发挥。因此,实现街镇图书馆与文化站协调发展,需要“图书馆发挥主体文化作用,文化站的发展需要依附并不断加强图书馆这个个体”[10]。

3.2 多措并举,提升街镇图书馆服务效益

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效益,是现阶段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之一,绩效评估也就成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图书馆服务效益用评估指标细化,主要体现为“注册用户比例”“年人均到馆次数”“外借册次”“用户活动场次”“用户活动人次”,“网络化服务与数字化服务”,因此,用量化的评估指标来指导街镇图书馆读者服务开展,针对性的拓展和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是提升街镇图书馆服务效益有效手段之一。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图书馆的服务”评估指标中“网络化服务与数字化服务”,强调通过借助综合性数字化平台,了解居民需求,并向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服务效益。

3.3 依托街镇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发挥文化站统筹服务功能

街镇图书馆提升服务效益,一方面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在基层的普遍化、均等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文化站统筹服务功能的发挥。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包含了“文献信息资源的阅览、外借、查询以及参考咨询”“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和信息素养教育,举办公益讲座、展览、培训等社会教育活动”“提供学习、交流和相关公告文化活动的空间、平台”。这些服务的开展,与2016年底颁布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文化站的统筹服务功能“为公众提供书报阅读、影视观赏、戏曲表演、普法教育、艺术普及、广播播送、互联网上网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等公共文化服务,并根据其特点,因地制宜提供其他公共服务”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街镇图书馆服务的开展,是文化站发挥统筹服务功能的基础,有效支持了文化站职能的实现。

4 街镇图书馆第三方评估与文化站协调发展的局限性

4.1 文化站行业规范相对欠缺

图书馆、文化站评估工作一直是比较有效的阶段性评价方式。对标现有评估办法,街镇图书馆、文化站评估指标中的共性指标主要集中在:免费开放、数字化服务能力、用户满意度和评价、服务创新与管理等方面,二者的共性指标相对较少。广州在推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文化馆总分馆体系过程中,第三方评估在街镇一级图书馆建设中是有普遍适用性的,但是并不支持整个文化站的工作标准,要实现街镇图书馆、文化站协调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出台相关规范。

4.2 第三方评估并未充分突破体制障碍,评估影响力有待商榷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评估结果一般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横向比较后的评比表彰,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二是纵向回溯整改,实现发展要求。”[11]《广州公共图书馆第三方评估管理办法》从结果影响方面来看,通过第三方评估使得公共图书馆评价具有科学性和公正性,但是影响力有限。三个街镇图书馆作为广州图书馆的分馆,总馆对分馆的管理只有契约形式的制约,而无实质性的管理,分馆服务水平的提升通常依靠馆员服务意识的“觉醒”。从三个分馆之间的关系来看,分馆间因为体制问题依然是彼此独立的实体,比如沙湾分馆和洛浦分馆虽地处番禺,但二者在经费、人员、空间等方面并未真正实现有效共享。

5 街镇图书馆、文化站协调发展优化策略

5.1 明确政府管理边界,加强协调监管作用

探索街镇图书馆、文化站协调发展路径,是政府优化基层文化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一种方式。建立图书馆总分馆长效发展的制度体系,尤其在街镇图书馆这一层级,需进一步打破“分级管理”体制。一方面,明确政府“元治理”的角色定位,明确政府在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的边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系和信息沟通,形成信息互通共享的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加强对参与主体的协调和监管,切实保障、提升街镇图书馆、文化站资源供给和服务能力,为文化站提升服务效益、发挥统筹服务功能提供长效保障机制。

5.2 细化街镇图书馆、文化站业务标准

从沙湾、洛浦、钟落潭三个文体中心的改造来看,除了现有针对街镇图书馆的第三方评估标准外,需进一步出台细化考核规定,将基层图书馆、文化站评估标准中共性的内容进一步做标准化处理,用统一的标准来规范不同机构中的共性内容,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更具有适用性和推广、评价的便利性。对于评估标准中的差异化内容,可针对具体的业务内容,在各自行业内做出相应的规范,在综合考察行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前提下,将业务建设上升到标准化程度,出台对应的业务标准和行业标准,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互联互通。

5.3 探索自治管理,构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模式

街镇图书馆、文化站协调发展,需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组织自治管理探索,加快现有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建立健全“理事会+总分馆”的治理机制。同时,文化站可进一步探讨构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模式。从沙湾、洛浦、钟落潭三个文化站现有服务方式来看,三个文化站依托广州图书馆的资源与业务指导在各自范围内发展,但彼此间在业务及文化交流并不紧密,因此,有必要将“互联网+”理念应用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跨地区整合、同步使用现有文化资源,形成构建一个多层次文化服务圈,共享现有公共文化资源,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

6 结语

基于实现基层图书馆内部的发展与自我管理这一目的,文章以第三方评估视角为街镇图书馆与文化站协调发展提出路径研究。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目的是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的文化站承担了这一重任。近年来,在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过程中,《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第三方评估管理办法》将街镇图书馆纳入评估体系,弥补了行业管理标准在街镇一级公共图书馆建设上的缺失,但是文化站内图书馆专业化改造,涉及人员、经费、场地、管理主体等方面的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还需要长期可持续的政策、经费等资源保障。

參考文献:

陆和建,姜丰伟.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服务建设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5):75-80.

王学贤,杨曰建.公共图书馆第三方评估机制研究[J].图书馆,2014(4):45-47.

吴庆珍.引入第三方评估完善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6):4-8.

蔡豪源.公共图书馆开展第三方评估的必要性及其意义[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6):9-12.

陈深贵.建设独立运作的街镇公共图书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广州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5(3):16-20,63.

肖鹏,唐琼,陈深贵,等.广州区域总分馆制实施路径探索:以基层管理者为中心的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3):103-115.

陈深贵,陈丽纳,罗小红,等.街镇公共图书馆建设路径研究:兼评《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相关规定[J].图书馆论坛,2015(3):9-15,8.

广州数字图书馆.广州阅读联盟招募阅读组织公告[EB/OL].(2017-04-22)[2018-08-02].http://www.gzlib.gov.cn/bunotice/147302.jhtml.

于良芝,权昕.我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对公共图书馆功能的替代性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6):4-11.

方家忠.加强合作,理顺关系,营造图书馆服务网络:谈图书馆与文化站关系[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2(5):43-47.

申晓娟,李丹.公共图书馆服务评价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3(9):51-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