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2019-08-07孙正静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孙正静

【摘要】在小学阶段,多数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排斥数学学科,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给教师的教学也带来压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构建生活化课堂进行情趣教学,突出数学核心问题的挖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小学教学中主要探讨的内容之一.而高效率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最终实现由教师被动灌输向学生主动学习的转化,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构建开放式教学环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讲究的是教师的“教”,而高效课堂的打造,则更强调学生的“学”.换言之,教师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就需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促使学生能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进而养成一种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学生主体地位的突显,需要教师将课堂归还给学生,通过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以此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的教学时,在上课前,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与本节内容相关的任务,比如,学习加法、乘法混合运算规律等,让学生在课前任务的引导下,提前、主动预习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这样一个开放教学环境:已知一只鸭子2条腿、一只青蛙4条腿、一只螃蟹8条腿,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已知条件进行提问.此时,教师可以邀请几名学生上讲台进行展示,有的学生提问:“2只鸭子、2只青蛙和1只螃蟹一共有几条腿?”在提出问题后,其他学生纷纷给出了答案,有的学生列出了2×2+2×4+8=20这样的式子,有的则列出(2+4)×2+8=20,而还有的学生则列出了2+2+4+4+8=20.最后,让学生根据上面所列的式子,分析、判断其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而教师则在学生分析、讲解后,对这一节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分析与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并有效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这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构建数学情境课堂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生活经验、生活常识都与数学密切相关,而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特点,其生理以及心理年龄不成熟,故而感性认识占据主导地位.基于这种情况,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其构建生活情境课堂,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达到促进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元、角、分”相关知识的教学时,由于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元、角、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学生构建这样的教学情境:在一个文具店中,已知一个练习本为2角钱,让学生分别扮演商店售货员与顾客;然后让扮演顾客的学生购买5本练习本.此时,有学生在购买时支付10角,而有的学生则支付1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两种答案,提问:“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会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而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經验,能够知道,10角=1元.通过结合生活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增加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知,进而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这不仅能够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并且对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挖掘教学核心问题,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最关键是要掌握教学中的核心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对核心问题进行思考、探究,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挖掘教学中的核心问题,通过对这些核心内容进行分析与解读,进而为学生设计针对性教学计划,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同时,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多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教学中,通过分析可知,本章节的核心内容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与梯形面积公式”.以“梯形面积公式”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这些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给出一个梯形图,让学生思考“如果对上述梯形进行分割,能够分割成哪些图形?”“经过分割后的梯形,又能够组成什么图形?”“组成的图形与梯形有什么关系?”“通过分割、组合后,怎样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发现与探索这些核心问题,学会从对梯形的分割、组合、移动等过程,推导出公式.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核心内容,提升教学的针对性,进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以学生作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进而提升课堂有效性,形成高效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