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茶都森林信阳
——信阳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2019-08-07张亚敏
■本刊记者 张亚敏
氤氲茶乡,大别苍翠,淮水汤汤。位于豫鄂皖三省交界处的信阳,是我国南北地理、气候、文化的过渡带。这里山水相依,红绿相映,生物多样,文化包容,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河南省信阳市共计完成新造林85.3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9.67%提高到41.97%,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由42.46%提高到43.8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3.56平方米提高到14.21平方米。目前,信阳已全面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40项评价指标的要求,林水相映、林山相偎、林城相拥、林路相随、林村相嵌的森林网络空间格局已然构筑。
全民“创森”,城市乡村齐推进
信阳是个山水城市,“生态优先”一直是市委、市政府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全市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和“碧水蓝天”工程,倾力打造山川秀美、经济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宜居城市。
全民“创森”,“创森”为民。2017年,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信阳市委、市政府郑重作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定,高标准编制完成《河南省信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7)》,勾勒出了未来十年“山水茶都,森林信阳”的美丽画卷。全市加大力度增加绿量,提速国土绿化,上下“一盘棋”,山区平原一起动,城市乡村齐推进,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坚定的措施、最坚强的保障,扎扎实实推动森林城市建设工作,打一场新时代信阳国土绿化的攻坚战。
山苍翠,路绿美。“创森”以来,信阳启动了大型公园绿地及山体修复项目,大力推进街头游园新建改造提升工作。以乡土树种和乔木为主,通过规模建绿、拆墙透绿、破硬植绿,不断改造提升老城区绿地景观,高标准绿化新城区,因地制宜建公园、游园,持续增加城市绿量,基本形成道路绿化纵横成网、公园游园广场星罗棋布、浉河景观带贯穿主城的城市绿地系统。在湖东街道办事处的笔架山路,一处面积约有75亩、曾是存放垃圾废弃物的场所,经过清理绿化,合理搭配植物种植,被改造成精致又舒适的城市小游园,改善了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这只是信阳“创森”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岸绿水清
淮河生态廊道绿化
高铁周边绿化
植树不断档,绿色伴通途。信阳市在“创森”中,着重打造生态廊道。淮河干流两侧各绿化500米,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两侧各绿化100米,国道、省道两侧绿化各50米,县乡道两侧建30米宽的绿化带,每个乡也会建设两条循环的乡村道路。生态廊道绿化主要以银杏、水杉、栾树、槭树等乡土树种为主,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各类廊道绿化折合面积24.18万亩,农田林网绿化面积达到6.67万亩。
如今,高低搭配、种类多样的行道树为信阳市县乡道路“披”上了绿装。
多措并举,创新“创森”新机制
创新机制,多方融资。信阳基础优势明显,但是“创森”也面临着造林成本高、上级财政补贴有限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信阳市各县区创新体制,采取多种手段和途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森林城市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为信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蹚出了新路子。
平桥区创新造林筹资机制,采取市场化运作,利用PPP模式,结合欧投资金等方式筹措资金。种植大户、合作社造林和购买社会服务造林已成为平桥区的主要造林方式,造林面积占到了全部造林面积的90%。浉河区在生态廊道工程建设中采取招标的方式,中标公司取得一定时期的土地使用权、林带林木所有权、经营权,企业自行承担造林费用,林带上林木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5年的土地租金由政府一次性支付。这样做不但让企业获得了投资收益,也减轻了狮河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资金投入压力和造林工程建设压力,收获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息县创新廊道绿化管理机制,对全县路肩绿化进行招标,统一进行规划、栽植和管理,栽植的树木产权归县、乡、村三级所有,村集体占大头,村民护林的积极性较高。罗山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000万元,重点投入苗木花卉、油茶、茶叶、林果等林产业,每年投入资金800万元对造林项目实施“以奖代补”。
绿色产业,带动经济助脱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信阳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以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生态增优为目标,着力培育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全方位业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18年,信阳市林业产业总产值已突破193亿元,生态红利和绿色福利让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浉河区发挥茶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结合“创森”活动,大力实施环湖路集中整治行动,对环湖路廊道绿化进行全面提质改造,在环湖路两侧茶园内点缀栽植彩叶树种、长花期树种,打造环南湾湖“百里茶廊”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
目前,信阳市茶园面积已达212.5万亩,年产干茶6.6万吨,产值112.4亿元。2018年,信阳市出台了《关于培育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实施茶旅融合发展工作方案(2018—2020年)》,加快实现“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2019年4月11日,在“2019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发布会上,信阳毛尖以65.31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第三,连续10年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
“一亩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光山县各油茶种植乡镇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近年来,光山县油茶产业异军突起,并连续举办了三届油茶产业扶贫采摘节活动。成立于2009年3月的联兴油茶产业开发公司,以油茶产业为主,集茶叶种植、苗木花卉培育及水产特禽养殖于一体,基地规模达3万多亩。自有品牌“联兴”牌油茶籽油、生态茶上市,形成油茶、茶叶、苗木、养殖“四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常年带动3000余农户就近就业,精准帮扶390户贫困户依托产业增收脱贫。油茶在信阳林业产业扶贫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商城、新县、光山等县已大规模推广种植。
目前,全市油茶面积83.71万亩,涉及林农4万多户,油茶加工企业20多家,年均产值10亿元以上。
城在林中
光山县司马光万亩油茶园
林下种植夏枯草
森林旅游
不仅是光山县,信阳市各县区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下足了功夫,立体开发,一地多用,提高土地附加值,套种、套养、生态旅游遍地开花。淮滨县在淮河生态廊道林木下套种花椒,致力于在芦集乡打造“花椒小镇”。平桥区北段约30公里长的高铁两侧,100米宽的廊道下育有楸树、金叶女贞、大叶女贞、复叶槭等,同时套种林下经济作物,提高周围农户经济收入。
目前,信阳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有658家,入社农户8.08万户,联结基地面积220.3万亩,累计办理林权抵押贷款28.6亿元。7家合作社被命名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7家合作社被命名为“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3个县被命名为河南省“林下经济示范县”。
2019年4月28日—5月1日,信阳市举办了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相约宜居信阳,共享森林旅游”为主题的首届森林旅游展览会,集中展示信阳森林生态建设、森林旅游发展成就,提升信阳森林旅游的社会影响力,激发市民走进森林、体验自然的热情。信阳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建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8处、森林公园12处、湿地公园7处,以南湾湖、鸡公山、灵山寺、金兰山、黄柏山、金刚台等为亮点的森林生态旅游线路,成为广大游客和市民亲近自然、休闲旅游的理想去处。
谋绿,兴绿,信阳将“创森”工作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群众在参与“创森”中脱贫致富,让乡村在“创森”过程中换上了美丽新颜。
心中播绿,生态文化浸润人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绿色常驻心间,让每个人心中有一片森林,让生态文化浸润人心,绿色发展才能长久。
“创森”以来,信阳大力弘扬“敢干、苦干、实干、巧干”的黄柏山精神,开启立体式、全覆盖的“创森”宣传,印发各类“创森”宣传品,在电视台、电台、报纸开设固定专题专栏,在重要地段、人员密集场所设立大型宣传牌,在火车站、高速公路入口、城区重要路口、公交车车体和出租车车载各类电子显示屏上长期滚动播放“创森”视频和宣传标语。充分发挥社区职能,广泛开展“创森”进机关、进校园、进小区等活动,让广大市民了解“创森”、参与“创森”,厚植绿色发展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关爱自然、重视生态,支持国土绿化、参与生态建设的新局面。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培育生态文明的意识和观念。每年开展冬、春两次义务植树活动,市、县、乡三级联动,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参加,突出主题,兴建“红色纪念林”“三八林”“青年林”“学生林”“生日纪念林”等。为调动全民参与义务植树的积极性,信阳市绿化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全面动员企业、学校和社区等社会力量参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通知》,进一步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创森”工作推向高潮。“创森”以来,全市805.34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义务植树尽责率94%以上。
“我为家乡栽棵树,多留子孙一片绿”。光山县“我为家乡栽棵树”的号召一经发出,县内外光山人积极响应,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树,为“绿荫光山”奉献自己的爱心,累计捐款捐树近3700万元,新建“我为家乡栽棵树”活动基地5500亩。
新县香山湖管理区韩山古村落,自从建成了新县树王博物馆和特色森林小镇驿站,积攒了很高的人气,吸引游客远道而来赏古树、看风景。古树名木是森林生态文化的象征,古树名木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探寻古树名木,就是森林生态文化之行。早在2015年8月,信阳市就出版了《信阳古树名木》画册,“创森”以来,各县区持续加大古树名木的普查和保护力度。新县对全县辖区内8086株古树名木挂牌保护,明确保护措施和责任人,筛选100棵新县树王,编纂出版了《新县树王100》。让铭刻历史、记录文明的古树名木万古长青。
“创森”以来,信阳启动了“森林单位”“森林小区”的评选工作,目前已评出100个森林单位和44个森林小区;新建、提升生态文化科普教育示范基地11处,开展了信阳市爱鸟周系列宣传活动、举办了“桃花节”“茶花节”“樱花节”等多项科普活动,普及推广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森林生态知识、生物多样性知识等,让更多的人了解森林,认识森林城市创建的意义,市民对“创森”的知晓率和支持率分别达到98%和97%。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坚持林业生态建设的公益性,坚持人人出力、人人受益,信阳市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创森”、务实“创森”、系统“创森”、联动“创森”、廉洁“创森”的理念。
山水茶都,森林信阳,一座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生态宜居的美丽之城正渐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千年古银杏
浉河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