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产业扶贫资金绩效研究
2019-08-06马宁郭丽华韩学伟
马宁 郭丽华 韩学伟
[提要]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核心,资金是完成扶贫任务的前提,所以研究产业扶贫资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利用DEA模型测算14个贫困县产业扶贫资金绩效,再运用Tobit模型分析各要素对产业扶贫资金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北省产业扶贫资金效率总体处于有效,特色种植产业投入、特色加工产业投入和资产收益项目投入显著影响产业扶贫资金绩效。基于此,提出提高河北省产业扶贫资金绩效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扶贫;精准扶贫;DEA-Tobit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5月6日
一、引言
河北省产业扶贫工程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调研发现,开展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着扶贫政策执行不到位、项目与农户需求脱节等问题,致使产业扶贫实施效果未达预期,扶贫资金绩效存在不足。为此,如何提高扶贫资金绩效,保证贫困户增收、脱贫,实现产业扶贫预期效果是现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
二、实证分析
(一)基于DEA模型河北省产业扶贫资金绩效测算
2、指標选取与结果分析。本文选取“项目资金直接投入”、“技能培训资金投入”和“年度资金使用率”三个指标作为投入指标,以“贫困人口减少数”和“项目人均增加收益”作为产出指标。其中,项目资金直接投入包括特色种植产业投入、特色养殖产业投入、特色加工产业投入、资产收益项目投入、光伏扶贫产业投入和项目相关配套设施投入。项目资金直接投入指的是对贫困户产生直接影响的外部资金投入。技能培训资金投入反映了相关部门为不断提高贫困户的内在发展动力而提供的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等支持。年度资金使用率指的是产业扶贫资金的使用进度。
基于数据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17年河北省14个县的产业扶贫资金投入数据和实际调研数据,运用Deap 2.1软件测算得到2017年河北省产业扶贫资金效率值。整体看来,河北省产业扶贫资金平均值是TE为0.828,PTE为0.975,SE为0.845。在14个决策单元中,有6个县的TE、PTE和SE均为1,即总体上河北省产业扶贫资金达到了43%的有效率,说明这些县已达到了投入规模和产出规模的最优状态。
而未达到TE平均值的样本县有5个,说明样本地区的产业扶贫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样本县1的TE为0.336,PTE为0.980,SE为0.343;样本县2的TE不为1,而PTE为有效值1,都说明该地区规模效率是制约当地效率的主要因素。另外选取的14个样本中有8个为规模报酬递增的,说明产业扶贫资金有助于实现农户稳定增收和提高其再生产能力。
(二)基于Tobit方法河北省产业扶贫资金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1、Tobit模型介绍。Tobit模型的基本结构:
上述公式中,Yi*为河北省14个县的产业扶贫资金的TE(i=1,2,3,,4)。xi为产业扶贫项目的各项资金投入,视为自变量即解释变量,分别为特色种植产业投入、特色养殖产业投入、特色加工产业投入、资产收益项目投入、光伏扶贫产业投入、项目相关配套设施投入、技能培训投入和资金使用率。BT是待估参数。
2、回归结果分析。利用Eviews 8.0软件将DEA模型所得的TE结果与各项资金投入代入Tobit模型。模型整体上拟合度很好,大部分变量具有显著性。系数大小反映变量对产业扶贫资金绩效的影响程度。
由于篇幅受限,只选取3个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进行分析。一是特色种植产业投入对资金绩效具有显著负作用,系数为-0.0254,说明特色种植产业投入每增加1%,产业项目扶贫资金效率就减少0.0254%。种植业是农业中的最基本层次,增加特色种植产业资金投入会导致资金绩效降低,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说明当前的资金投入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出现负向影响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一是农业种植容易会易受外界影响,回收期较长,存在农业风险,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二是所选产业可能与当地主导产业不一致,难以调动贫困户积极性。二是特色加工产业投入对资金绩效具有显著正作用,系数为0.1397。企业能够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给予他们稳定的工资收入。调研发现,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加工设施偏低、生产技术水平较弱等问题,普遍生产初级加工制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精深加工能力有待提高;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能够带动的贫困户数量不多。三是资产收益项目投入对资金绩效具有显著负作用,系数为-0.0314。由于当前贫困人口多是“老、少、穷”,缺乏必要劳动能力,资产收益项目能够提供给贫困户稳定的收入,所以理论上其应起到正向推动作用。调研发现,样本县中存在资产收益项目的分红金额较少或者尚未分配的现象。这种情况很可能导致了产业扶贫项目的负向作用。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查阅相关的政府文件,基于DEA-Tobit模型对河北省产业扶贫资金绩效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资金TE为1的样本县约占所有样本的42.86%。通过DEA模型得出项目资金使用效率整体有效,平均TE为0.828。14个样本县中有8个样本县PTE达到有效,其中6个县达到三个效率的有效值1;有两个县的综合效率没有达到有效值,造成这两个样本县综合效率不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规模效率。
2、技能培训资金投入未充分发挥效用。增加科技培训资金投入对贫困户增收有着重要的作用。實证表明,多数样本地区的科技扶贫存在投入冗余,没有发挥应有效果。调研发现,部分县科技培训投入存在问题,比如培训项目选择缺乏整体性、没有综合考虑当地现状以及农户意愿等情况,农户参与度不高。综合多种原因,使得技能培训资金投入的效果不明显,最终造成了扶贫整体效果不佳。
3、资金精准使用存在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各项资金直接投入对资金绩效有显著影响,然而各项投入又存在冗余,因此产业扶贫资金投入结构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资金的安排、使用存在问题造成脱贫成效不明显。实地调研发现,个别项目资金没有按照计划执行,存在资金安排不精准、资金使用不规范的情况,最终导致了脱贫成效不显著。
(二)建议。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产业扶贫项目资金进行绩效评价和影响因素研究,综合模型所得结果和实际调研情况,为提高河北省产业扶贫资金绩效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产业扶贫资金管理。结合实地调研以及前述的数据分析,发现河北省产业扶贫项目的资金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由于产业扶贫项目会涉及到县扶贫办等多个部门,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各部门共同协作。在实施前,规范产业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加大产业扶贫资金的投入精准度,以确保扶贫资金具有较高的使用效率。
2、适度调整产业扶贫项目规模。实证分析可知,多个县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同时又存在投入冗余。因此,随着河北省产业扶贫资金绩效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出不足差距会逐渐缩小,有效实现产业扶贫效益。在选择和发展产业扶贫项目时,要依据当地特色,听取贫困户意愿,因地制宜地选择项目,合理规划项目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扶贫效益。
3、提高科技措施支出。人才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户脱贫,应当提前对培训对象进行有关培训意向的调查,掌握贫困人口的相关信息。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加大对他们的培训资金投入,让他们习得一技之长,从单纯出卖苦力转变为技能型劳动者,靠智慧谋生。同时,推进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积极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工程之中。(通讯作者:郭丽华)
主要参考文献:
[1]朱磊.产业扶贫,精度决定效果[N].人民日报,2016.4.26(5).
[2]王少鹏.产业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研究[D].河北大学,2018.
[3]郑瑞强,陈燕,张春美,饶盼.连片特困区财政扶贫资金配置效率测评与机制优化——以江西省罗霄山片区18个县(市、区)为分析样本[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4]罗文斌,孟贝,钟诚.农地整理项目治理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48个国投项目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