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农村基层管理中运用设计
2019-08-06郑波
郑波
[提要] 近年来,诸多互联网项目在农村居民生活领域展开实践,但取得的效果均不尽人意。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在农村基层管理运用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设计出此项实践运用的配套制度,以达到促进此项实践的推进。因此,将从此项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分析,以及配套制度设计两个角度进行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基层;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5月6日
一、问题分析
通过对资料文献的查阅以及实际调查,项目组发现许多互联网项目之所以未能在基层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产品设计的不科学。很多针对农村基层管理的互联网产品之所以没得到大面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与产品的设计有很大的关系。产品的设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四点:一是部分公司由于资质不足,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做出的产品质量存在漏洞,运行不流畅,美工设计不具有美感,以及部分功能的逻辑混乱,这些产品由于质量不合格导致在群众中难以树立起良好形象与口碑从而导致失败。二是产品设计不符合受众的使用习惯,许多群众在看到复杂的界面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产品是自己无法使用的从而导致无法继续推广。三是产品未与当地行政部门有效连接,许多互联网项目虽然制作出了精良的产品,但是却没有与当地行政部门达成统一,导致设计好的端口无法有效连接导入数据,失去了实际的作用。四是产品的细节设计未适应基层管理的复杂情况,如:基层选举利用互联网软件投票时,是否能真正做到公正、公开、不受无关因素干扰。没有经过良好的逻辑细节设计,这些是很难做到的。
(二)涉及部分实际利益。在诸多社会学学者关于农村基层管理现状的报告中,不难发现,村内基层实际上客观的存在着利益网络。这些利益网络,部分是合理的诉求,部分是出于个人目的。需要正视的是,这些利益网络对采取互联网治村的方式存在抵触心理。这些抵触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互联网在农村基层管理中的运用进程。并且也正是这样的固化局面才导致了大部分村民参与基层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对利益格局的改变没有得到很好的调节也是导致许多互联网在农村基层管理中失败的重要原因。
(三)基层群众的思想没有转变。群众的思想不转变,就没办法高效地利用互联网进行基层管理,在关于接受并且使用互联网参与农村基层管理的问题上,许多村民没有改变思维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事务分配格局未变。参与村内事物一直是部分村民的主要事务,全村参与的氛围没有得到营造,因此大部分村民依然有着与己无关的态度。这并不是村民不能看到参与其中的益处,而是由于长久以来事务分配已经产生了固化,许多村民认为参与与否所带来的结果没有太多变化。二是产品的推广存在着问题。部分互联网产品仅仅上架后便没有继续进行推广,没有在村内进行试点,但是客观来分析许多互联网项目公司不具有这样的实力。没有与当地乡镇级政府进行协商试点,在实践层面来讲应该是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但是总括而言,没有在强力推行下进行有效试点从而没有让村民看到实际的效果是产品推广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这样的问题也直接导致了这些项目的失败。
互联网在农村基层管理中的运用存在着诸多障碍,以上三项问题为分析后得出的主要问题,也是实践中迫切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二、配套制度的宏观设计
在分析了诸多试图运用于基层管理的互联网项目失败的原因之后,通过尝试性的提出一些实践的制度设计便显得极为重要了,关于互联网在农村基层管理中运用的配套制度与方法设计,本文将主要从三个角度去提出一些意见:
(一)产品设计原则。在进行此类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有太多的细节需要进行考量,因此提纲挈领的描述产品设计所需要遵守的原则就是提升设计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在此类互联网产品(主要指APP、网页等)的制作过程中应该遵守以下原则:(1)便捷性。尤其是在设计初期,设计出一个使得受众非常容易上手的互联网产品是非常有利于推广的,简洁的页面设计,精简的操作流程是降低接受门槛的有效方式。因此,产品设计一定要保证有良好的“人工机效”这样才会树立良好的形象与口碑。另外,为了提升此类互联网产品的便捷性,增加部分附属的功能也能提高便捷性,比如利用此类互联网产品不仅能进行村内事务管理,还能提供一些便捷的服务,比如:电费充值等等。(2)稳定性。内部设计要保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才会提高基层群众对其的信任度。(3)安全性。此类互联网产品设计由于有着实际的利害关系,因此确保数据的安全性,比如投票的匿名性是否得以保证等等,如果安全性没有办法得到保证便没有办法将数据接入此项产品。因此,确保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4)易推广性。此类产品为了达到一定的普及率,应该具有易推广的特点,例如:如果使用APP产品,应该使得APP容量尽可能小。或者,也可以与已经较为成熟的互联网产品进行合作。比如将产品制作为小程序利用普及率较高的微信或者支付宝进行推广。此项实践中的互联网产品应该坚持建立在以上原则上并完善发展。(5)细节性。应用于农村基层管理的互联网产品应该注重细节性,细节性将直接决定这些产品是否能解决线下管理的弊端,例如:如何设计匿名投票,如何设计匿名发言,以及如何对发言进行监控,均需要细致的逻辑设计,只有有这种细节设计才会发挥互联网产品针对细节问题的优势。(6)全面性,基层村务管理没有对村务的全面公开,是无法获得实际成效的。设计村务资金监控、村内工程监控、村内小事投票裁决、村内选举投票、匿名群聊天等五个环节可基本完成对村内事务的全面参与。因此,在此类互联网产品中应该参考兼顾此五项设计。
互联网在基层管理中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因此此项实践中的互联网产品应该坚持建立在以上原則上并完善发展。
(二)与现存制度接轨的方法设计。在问题分析中我们认为基层存在着固化的利益格局,但是这仅仅是一个现象并不决定农村基层制度性质,因此只要与现存制度有良好的接轨,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固化利益格局的问题。而要想解决好与现存制度接轨的问题须做好以下工作:(1)与乡镇级保持良好的沟通。乡镇级政府是直接辖制村民自治委员会的政府机关,因此此项互联网项目应该是与政府共同联合推广的,这样虽然增强推广的稳定性,但是也提高了对互联网产品自身质量的要求。(2)对相关政策有细致的了解,保证在国家大政方针下进行推进基层民主管理的活动。依法而为,以法为盾,确保各项操作符合国家规范。
(三)推广方法。推广方法直接决定了最终项目能否取得成效,因此推广方法一定要有效。互联网在农村基层管理中运用的产品在进行推广的时候应该坚持以下方法:(1)以实际成效打动群众,让群众在实践中体验到新式的管理方法带来的便捷。(2)注重差异化,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基层事务,山区与沿海的村务显然是存在着不同的,要利用好差异化,用差异化设计去推动不同地区的基层管理事务。(3)与当地政府联动推广。对于部分村内事务,由于其涉及面广,仅凭公司力量进行推广难以见成效,只有通过与当地政府接洽,联动推广,对于难以深入推广的具体事务并且抵触力量来自村内的事务,联动的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设计,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实践的推进,但是我们更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面对不同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解决对策。以上设计起抛砖引玉之用,只有不断完善才会不断有更优良的设计方案以推动互联网在农村基层管理中的运用进程。
三、结语
互联网在农村基层管理中的运用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但是实践中却不断有问题出现,因此分析这些问题症结所在并且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互联网在农村基层管理中发挥作用,从而献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裕瑞,王婧,刘彦随,龙花楼.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2014(2).
[2]贺雪峰.村干部收入与职业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11).
[3]王占军,李小强.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创新研究——以城乡一体化为背景[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4).
[4]胡文秀,李壮.治理理论视角下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3).
[5]颜克伟.当前信访制度的困境及创新[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