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镇静穴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2019-08-06蔡树河
蔡树河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骨伤康复科,福建 福州 350003)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是由于外源性损伤或内源性颈椎结构退行性改变以致颈椎内外环境平衡失调而出现眩晕的临床综合征[1],以眩晕、头痛为主要的临床症状,或伴有视力障碍症状,如复视、视力下降、一过性的视野缺损及幻视等。我国目前颈椎病患者比例为7%~10%,颈性眩晕在50岁以上头晕患者的比例达50%[2],因此寻找出一种有效治疗颈性眩晕的方法刻不容缓。
服用促进循环或降低血管痉挛的药物为目前CV常规疗法,如倍他司汀、山莨菪碱、氟桂利嗪等,但药物不良反应大,无法进行长期服用。现代研究指出缩血管因子(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高效的缩血管因子(NPY) 的失衡与颈性眩晕的发生有着紧密关联[3-4],同时一些学者发现通过艾灸可降低NPY、ET含量,罗伟等[5]通过西药、针灸百会穴分别处理重症手足口病SD大鼠模型,2周后检测NPY水平,发现艾灸组大鼠NPY降低量比西药组的高,王超等[6]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兔通过针刺和艾灸预处理后,检测发现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进行预处理2 d后检测发现血浆中ET含量明显降低,同时也有相关研究发现艾灸能够升高舒血管因子CGRP含量,马春红等[7]通过分析家兔艾灸后循经组织,发现CGRP含量在高温部位显著升高,镇静穴作为中医理论中主管意识思维活动的神经中枢所在,具有通调百脉,使气血运行全身的作用,其调节周身气血的作用与中医所认为的颈性眩晕发病的气血经气不利理论相对应。并且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艾灸镇静穴治疗CV均获得良好的疗效。因此,研究艾灸镇静穴治疗CV,探求出一种更加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为止,应用艾灸镇静穴治疗CV,并与艾灸百会穴组和口服倍他司汀组做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自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的90例患者,将9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为30例。研究过程中百会穴组、药物组各有1例因未能坚持治疗脱落,各收集完整资料29例。3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3组颈性眩晕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x±s)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 (第2版)[8]的诊断标准归纳为:(1) 发病前多有慢性颈部疼痛史,多见于长期低头工作者、中老年女性;(2)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眩晕,发病常见于晨起时,症状可为慢性持续性的眩晕,也可表现为发作性的剧烈眩晕。常自觉精神不振,乏力嗜睡、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力降低等症;(3)颈椎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下降,触诊颈部发现存在错位和(或)失稳的体征,如棘突、关节突、横突偏凸和压痛,枕下肌群紧张痉挛等;(4)颈椎侧位X线摄片检查可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产生改变,椎间隙变窄;骨赘产生,病变颈椎节段所在水平韧带出现钙化。正位X线摄片可见钩突尖锐、密度变大;椎体倾斜,旋转。斜位X线摄片可见椎间孔的形态改变及椎孔直径变小;(5) 如有特殊患者可进行颈椎CT扫描、脑彩超(TCD)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脑干诱发电位检查排除干扰因素。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的诊断标准;(2)年龄18~65岁,无意识障碍;(3) 无血脂、血糖方面的异常;(4)患者对本研究的过程表示知情,并且在自愿的情况下签署本临床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有骨结核、重度骨质疏松或肿瘤的病例;(2) 患有严重的血液系统、心脑血管及肝肾功能疾患的患者;(3)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女性;(4)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脱位等患者;(5)有局部皮肤破损或严重皮肤病影响手法操作者;(6)同时参与其他临床项目试验的患者;(7) 颈椎术后。
1.5 剔除标准 (1)患者病历资料不齐全,不能对研究中的治疗效果或安全性进行客观判断者;(2)未严格按照本研究方案规定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和未遵循治疗程序,导致无法对治疗效果进行判断者;(3)出现突发事件,导致无法继续参与研究的治疗者;(4)研究过程中不能主动配合的治疗者。
1.6 治疗方法
1.6.1 镇静穴组 镇静穴取穴定位如下: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之上三分[9](1寸=10分=25 mm) 处。选用规格为长20~21 cm、直径1.9~2.1 cm,江苏康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圆柱状艾条。将艾条点燃后对准镇静穴,施灸距离以病人无灼痛,穴位或穴位附近出现温热感为宜,具体距离皮肤2~3 cm,15 min为1次治疗的时长,至穴位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日1次,连续灸治7 d。
1.6.2 百会穴组 百会穴取穴定位如下:位于人体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10]。选用规格为长20~21 cm、直径1.9~2.1 cm,江苏康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圆柱状艾条。将艾条点燃后对准百会穴,施灸距离以病人无灼痛,穴位或穴位附近出现温热感而为宜,具体距离皮肤2~3 cm,15 min为1次治疗的时长,至穴位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日1次,连续灸治7 d。
1.6.3 药物组 选用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倍他司汀片进行治疗,每片6 mg,饭后30 min口服倍他司汀片1片,3次/d,连续服用7 d。
1.7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管活性物质NPY及ET、CGRP含量的改变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1.8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 х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3组颈性眩晕患者体液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pg/mL)
表2 3组颈性眩晕患者体液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pg/mL)
注:与同组的治疗前进行比较,*P<0.05,**P<0.01;“-”表示药物起效时间较缓,故不予检测治疗30 min后药物组指标变化
?
2 结果
2.1 3组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体液因子水平变化比较 镇静穴组、百会穴组和药物组3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血浆NPY、ET含量均出现降低,CGRP含量均出现升高(P<0.05),但镇静穴组与百会穴组和药物组治疗后比较,体液因子变化量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2 3组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出现改善,其中镇静穴组的总有效率优于百会穴组和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6.2%、89.7%。见表3。
表3 3组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后总体临床疗效结果 (例)
3 结论
颈性眩晕可以归属于中医学“眩晕”的范畴,《灵枢·海论》中曾对此进行了细致阐述,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11],认为正气虚弱、外邪侵袭、肝风内动都是导致本病发生的病因病机。继《黄帝内经》之后,一些医家又补充了“风、火、痰、虚”等相关理论。例如金元时期,“寒凉派”的代表人物刘完素曾阐述“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12];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眩晕》指出其症有“挟痰、挟火、中虚、下虚”[13]之分。综上所述,从中医学角度去看待颈性眩晕,其病位应在脑,本病为气血亏虚、经脉瘀滞,致使气机受困,轻清之气无法上升濡润或风邪夹杂痰瘀,上扰于头窍而出现眩晕之标。
根据吴炳煌教授的临床经验,灸镇静穴对颈性眩晕有显著疗效,该治疗方法已在本单位使用多年,并在一定区域内推广应用。镇静穴来源于董氏奇穴,定位为两眉头之间直上三分处,镇静穴作为中医理论中主管意识活动的神经中枢所在,灸镇静穴能借助灸火的温热之力与艾草的温通之效,通过经脉网络的传递作用,起到理气行血、开窍醒神的功效,进而达到镇心安神、缓解眩晕的功效。
血浆中ET、NPY、CGRP的含量对CV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ET、NPY不仅能够通过作用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上使血管出现相应的收缩效应,同时还可以加强其它缩血管因子的作用,与其他缩血管因子协同工作,而且还可以抑制CGRP等舒血管因子,以降低其舒张血管的作用[14]。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两种因子是目前已知的内源性缩血管因子和舒血管因子中作用最强的,正常情况下二者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共同维持后循环血管的舒缩以调节脑血流量的相对稳定。当这种动态平衡被破坏后,后循环血管的收缩及舒张的调节功能出现异常,导致上供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下降,进而产生眩晕的症状[15]。综合考虑,三者的不平衡可能是诱发CV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临床数据显示,镇静穴组、百会穴组和药物组治疗后的血浆NPY、ET含量均出现降低,CGRP含量均出现升高,但镇静穴组与百会穴组、药物组相比,血浆中3种体液因子的含量变化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镇静穴组、百会穴组和药物组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出现改善,但其中镇静穴组的总有效率优于百会穴组和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治疗颈性眩晕,艾灸镇静穴相对于艾灸百会穴、服用药物倍他司汀,其具备更显著的临床疗效。并且相对于服用西药治疗颈性眩晕,艾灸镇静穴不良反应相对较小,镇静穴位于前额,在治疗时操作较百会穴更为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