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汇学习软件对远程学习者英语词汇量的影响个案研究

2019-08-05

关键词:词汇量受试者学习者

郭 燕

(怀化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怀化 418000)

一、引言

词汇在英语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Wilkins (1972:111)指出“没有语法只能传达很少的信息,没有词汇则什么也无法传达”。然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常常抱怨单词记不住、记不牢。在远程学习者中,英语基础普遍薄弱,词汇量小,导致网络统考和学位英语等关键性考试的通过率偏低。刘永权(2011)对7家省级电大英语专业专科的远程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76.8%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的主要困难是“阅读课文中生词较多”。武丽娜(2016)发现成人学生屡次参加学位英语的考试而通不过的最大障碍是词汇量太低。因此,词汇量太低是远程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拦路虎”。

近几年来,由于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加上第四代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使得基于智能手机开发的词汇学习软件应运而生,日益受到学生的青睐。李天照(2017)通过对广州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问卷,得出74.2%的学生倾向使用词汇软件学习英语单词。刘永权(2011)发现远程学习者偏向于采用方便灵活的信息技术方式来学习词汇。目前,词汇学习软件以其设计的科学性、趣味性,使用的移动性,学习的泛在性,对传统的词汇学习方式造成冲击。远程学习者在时空上与老师相对分离,平时以自学为主,其学习方式与全日制学生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的学习方式不太一样,因此比较适合采用学习方式相对独立的词汇学习软件。

二、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词汇学习软件的应用方兴未艾,词汇学习软件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者人群主要是语言教育类和教育技术类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以及手机软件开发商。由于国内智能手机普及和词汇学习软件面世的时间尚短,已有文献数量并不多。在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主题”一栏中输入“词汇学习软件”并含“英语”进行检索,仅查找到79条结果,其中近5年内发表的论文就有63篇,占80%,而且以2017年发表的论文最多,说明随着词汇学习软件的推广,相关研究逐渐进入了更多研究者的视野当中。

词汇学习软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从语言习得角度对软件功能特点进行的分析、软件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关注后面两个领域的研究。

敖瑞容(2015)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高中生运用百词斩学习英语单词是有效的,词汇成绩显著提高。吴珍珍(2017)发现百词斩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词汇英文释义与单词拼读能力。上述研究表明词汇学习软件有助于提升词汇成绩,但并没有深究成绩提高的原因。

与传统学习方法相比,词汇学习软件一个明显的优势是设计中综合了多种学习策略。刘旭(2015)认为高中生使用词汇学习软件要理解其设计理念、与词汇学习策略有关联的设计点和恰当的使用方法。谭洋玉(2016)对百词斩中的学习策略加以分析,认为百词斩运用层次加工理论有效提高了单词记忆效果,其中读音法和图示法属于浅层加工,象形法、情景法、构词法和联想法属于深层加工。周婕睿等(2016),白晶、汪春娟(2017)从多模态理论分析,认为百词斩设计上的不同模态的协同大大提升了背单词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上述研究都仅限于词汇学习软件本身所包含学习策略的研究,并没有对学习者运用策略的情况进行探究。

李伶俐(2017)发现,采用了百词斩应用策略的实验班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对照班。她所采用的百词斩应用策略中的学习策略包括合理归因、建立正确的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的元认知策略和协作学习等。李伶俐对学生进行了百词斩应用策略的指导,却没有在百词斩本身所包含的认知策略方面加以研究和指导。

综上所述,本研究计划对远程学习者采用词汇学习软件的学习情况开展个案研究,以了解词汇学习软件对远程学习者的词汇习得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对词汇习得产生影响的原因。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词汇学习软件对远程学习者的英语词汇量的影响如何?(2)造成影响的原因有哪些?

2.研究对象

本研究一共有三名受试者参与,个人基本信息如下:

受试者1:Summer(研究中隐去受试者的真名,全部用英文名代替),为电大2018春小学教育专科学员。

Summer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传统采用读音法记忆单词。她的英语基础较好,兴趣浓厚,爱看美剧,称看过“《吸血鬼日记》《越狱》《摩登家庭》,然后还有很多电影,好看的都会看”,听力和口语的优势比较明显,目前担任培训机构英语实习老师。她于2008年进入职院读大专,大二曾辍学去非洲工作两年,自学过葡萄牙语。回国之后,大概有五六年没有学习英语,直到2018年初进入英语培训机构。

受试者2:Susan,为电大2017春农民大学生行政管理本科学员。

Susan性格开朗健谈,英语学习兴趣一般,英语基础较弱,初次访谈时她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应该是初中级别”,且“词汇量不太大”,原来采用重复抄写的“死记硬背”方法记忆单词。她于2008年取得职院大专文凭,工作的这10年间都没有学习英语,目前的工作是社区办事员。Susan谈到“我学习主动性不是很强,但对于老师规定的任务一定会坚持去完成”。

受试者3:Jojo,为电大2018春小学教育专科学员。

Jojo年龄最小,性格较内向,英语学习兴趣弱,无明确学习目的。她的英语基础薄弱,自己认为“可能是小学水平”,英语最大的问题是“单词记不住”,原来记忆单词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2017年6月高中毕业至今大概有一年时间,都没有学习英语。Jojo目前没有正式工作,尚无明确的职业方向。

三名受试者的选择主要鉴于以下考虑:(1)词汇量测试结果具有代表性。根据笔者在电大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以及对部分电大学员进行的词汇量测试结果,大部分专科学员的英语词汇量在1000词以下,而大多数本科生的词汇量则在1000-2500词之间,只有少数英语成绩比较优秀的专科和本科学员可以达到3000词以上。根据前测结果,Summer的词汇量为4783词,在电大学员中属于高等水平;Susan的词汇量为1392词,属于中等水平;而Jojo的词汇量仅为261词,虽然词汇量很低,却是专科学员的典型代表,属于低等水平。(2)年龄具有代表性。据统计,2018年电大春季学员中有七成以上的学员年龄在35岁以下,本研究选择的三名受试者均来自主要的年龄群体。

笔者把三者抽取出来进行个案研究,有利于更为深入地探究各英语层次电大学员的学习情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为今后英语教学的开展提供指导。

3.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了多例个案研究方法,主要用到三个研究工具:一是百词斩词汇学习软件,二是访谈纲要,三是词汇量测试量表。

百词斩是一款图背单词软件,它为每一个单词提供贴切的图片、有感情的人声朗读、丰富的例句、有趣的视频、词根解析、形近词辨析、英文释义、单词象形等,通过多模态有效促进词汇的输入与输出,让记单词成为一种乐趣的同时强化单词的习得效果。百词斩覆盖了小学、初高中、英语四六级、英语专四专八、考研、雅思、托福、GRE、GMA、TSAT等全部英语考试词表。笔者在华为智能手机应用市场中搜索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几款词汇学习软件,发现百词斩和扇贝单词的安装次数分居前两位,前者有7718万次安装,后者是4663万次安装。由此可见,百词斩在市场上占据显著的优势地位。以下是百词斩学习界面的截图: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访谈纲要主要围绕两个重点:一是学习的时间、地点、每次的时长和任务量;二是利用了百词斩的哪些功能,学习了百词斩的哪些内容,哪些内容对于记忆单词帮助最大。除此之外,还会了解学习者曾经的英语学习和工作经历、学习兴趣、动机、困难、对百词斩的态度等信息。访谈大多是面对面访谈加录音。但鉴于个别受试者居住在县城,当不易于实施面对面访谈时,也采取了网络视频访谈,并录音。

词汇量测试量表采用百词斩自带的词汇量测试功能,具体路径为依次点开百词斩下方的“复习”→“我的评测”→“测试”。具体做法是,每名受试者采用百词斩的词汇测试功能连续自测三次,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受试者的词汇量结果。大部分专科远程学习者的词汇量在1000词以下,但很多成熟量表的量级没有这么细化,因此,笔者找出5名词汇量水平大概在3000词以上到10000词左右的受试,发现每名受试者采用百词斩连续自测三次词汇量并取平均值,与受试采用Paul Nation的Vocabulary Size Test-14000测试一次得出的结果基本吻合,故采用这一做法。笔者通过亲自测试词汇量,发现百词斩每次测试出现的词汇都不相同,没有重复,也许某次测试出现的词汇正好是受试比较熟悉的,而某次出现的词汇比较生疏,才导致一次词汇测试的数据不一定准确,而三次测试结果取平均值就比较接近Nation量表的结果。此外本实验设计了前测和后测,主要是看前测和后测的数据之差,所以只要前测后测都采用百词斩,其信度和效度在内部应该基本统一。

4.研究实施

首先指导三名受试者安装并熟练使用百词斩。然后实施词汇量前测,基于词汇量前测的结果,为受试者选择词库中新概念1、2、3、4册相应水平的内容学习。受试者可自行设定每天学习的新单词量,每人需完成两册新概念单词本的学习,之后实施词汇量后测。要求每名受试者坚持天天学习单词,并将完成情况打卡到笔者建立的“百词斩英语词汇学习研究群”,以便监督。在学习过程中,将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每名受试者分别单独实施四次访谈。

数据收集从5月份开始,持续到7月份,历时三个月,一共完成了12次访谈,访谈全部采用汉语进行,所有访谈内容均录音并转录为文字,并经研究对象确认。获得的研究资料为380分钟的访谈录音和6份词汇量测试结果。

在质性研究中,资料分析包括五个基本步骤:编码、主题提炼、主题关联、提出观点和观点验证(杨延宁,2014)。本研究的数据分析过程以此为指导,笔者对访谈转录文字进行逐字逐句地阅读,并不断编码和提炼,最终形成本研究的观点。

四、结果与讨论

1.测试结果

三名受试者的学习情况和词汇量前测与后测结果如下:

姓名内容单词总数(个)学习天数新学单词量/天词汇量前测词汇量后测词汇增量(后测-前测)Summer新概念3(855)新概念4(586)144144天33个/天(4266+4574+5509)/3=4783(6158+6036+6921)/3=63711588Susan新概念2(753)新概念3(855)160883天20个/天(1395+1407+1377)/3=1392(2261+2514+2707)/3=24921100Jojo新概念1(779)新概念2(753)153250天30个/天(179+372+234)/3=261(1111+508+919)/3=846585

从上表可以看出,Summer的学习速度最快,用时最短,掌握的单词最多,掌握率达到110.2%(词汇增量/学习单词总数);Susan的学习速度最慢,用时最长,但单词的掌握情况还比较好,掌握率为68.4%;Jojo的学习速度居中,掌握的单词最少,掌握率只有38.1%。

2.讨论

①词汇学习软件对词汇量的影响

从测试结果来看,三名受试者通过百词斩的学习,词汇量都有一定提高,学习效果最好的受试者,其词汇增量甚至超过了学习的新单词总数。这个不难理解,根据访谈得知,她通过听例句来记忆单词,因此,例句里涵盖的单词都进入了她的记忆范围。此外,尽管所学习的新单词也许与受试者原本已经掌握的单词有重叠,但是通过Summer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仅靠百词斩学习单词,其词汇量的增量可以超过单词本的单词总数。因为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三名受试者在研究期间都没有采取过其他措施来学习英语。Summer虽然担任“英语启蒙班”的实习老师,但“备课涉及词汇特别简单,跟这个一点关系都够不着”,Susan和Jojo只是偶尔听英文歌,但都没有深究歌词。因此,三名受试者的词汇量增加可以归因于采用了百词斩进行词汇学习。

综上所述,词汇学习软件可以提高远程学习者的英语词汇量,这与敖瑞容(2015)、吴珍珍(2017)的结论是一致的。本研究还发现,词汇学习软件所引起的学习者的词汇增量有可能超过单词本中的单词总数,这与学习者的认知策略有较大关系,采用上下文法来记忆单词扩大了词汇记忆的范围。

②原因的探究与分析

根据上述结果,我们得知三名受试者的词汇掌握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笔者对访谈内容进行了探究分析,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原因:

(1) 学习动机和兴趣

受试者在英语学习动机方面体现出较强的功利性,外在动机比较明显。

三人当中,Summer的动机最强,她既有外在动机——工作需要和出国游学,又有内在动机——对英美文化感兴趣。在内外动机相结合的作用下,Summer表现出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稳定,追求学习效率和效果。此外,Summer表示研究结束后会继续用百词斩,并已付诸实施。

Susan存在较多外在动机——取得文凭、可能的工作机会、将来辅导孩子,但每一项都不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即便通过大学英语B的考试是取得文凭的硬性指标,每年也有三次考试机会,考不过可以重来。因此她的学习动机并不太强,学习存在惰性。但在考试压力的驱动下,Susan表示虽然研究结束了,后续自己仍会继续采用百词斩。

Jojo几乎没有学习英语的动机,表示“如果没参加这项研究,不会去主动学习英语”,因此笔者揣测她的学习动机仅限于完成本研究。根据访谈时对其神情和语气的观察,笔者感觉Jojo的词汇学习兴趣极淡,并且到后期兴趣越来越淡,学习主动性较差。这与她原本缺乏动机,同时学习效果不佳有很大关系。

综上所述,对于远程学习者而言,动机占据支配地位,是影响其词汇习得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动机和兴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主要为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相结合的远程学习者,其学习主动性更强,效果也更好。这一发现与吴勇毅(2007)的结论比较一致,两者的结合更加促进了学习的进步和成功。

(2) 学习策略的运用

学习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本研究中,三名受试者主要运用了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而社会情感策略的使用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三名受试者之间相互没有沟通,只与笔者保持联系。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就词汇学习而言,认知策略包括死记硬背、分类、上下文、情景、联想、意象、查词典、猜测、词形分析和活用策略。

(i)元认知策略的运用

Summer系统地运用了计划、监控和调节策略。设定每天学习25个新单词,并限定时长,要求自己“用最高的效率把单词记下来”。她一般选择在记忆的黄金时间——早上学习。如果时间允许,她会在当天的另一个时段再来25个新单词。她把一次性学习50个新单词分解成两次完成,因为她发现“长时间盯着手机对于记忆并不好,学下来很累”。她能比较准确地评价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付诸实施。

Susan在学习计划上略显漫无目的,战线拉得很长。她开始设定每天学习25个新单词,由于记忆效果不佳,两天后调整为20个。Susan对于学习问题的描述比较笼统:“每天都算是完成了练习,但并没有完全记住”。虽然她增多了对百词斩学习界面解释项目的学习,但并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因为她总是把效果不好归因于“记性不行”,严重影响她做出正确的调节决策。她发现自己存在惰性,认为“把当天的任务完成就可以了”,而不愿意利用百词斩专门的复习模块去巩固当天词汇。因此,Susan仅运用了简单的元认知策略。

Jojo在计划、监控和调节方面都没有采取明显的措施。每次学习30个新单词,打卡单词数一般是67个,有37个单词需复习,说明单词掌握度不好,但她从未调整过学习进度。此外,Jojo也跟笔者抱怨“选错的单词重复出现的频率太高”,但她没有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不认识的单词,只会粗略地看一遍学习页面的解释。所有这些表现应该与她缺乏英语学习动机有密切的联系。

综上所述,三名受试者中,学习效果越好的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的水平越高。这一结论与文秋芳(1996)的结论比较一致,文秋芳发现英语高分者比低分者善用计划策略,而且自我评价的准确度更高,并能采取恰当措施来解决问题。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元认知策略的运用与学习动机的高低有很大关系,学习动机越强的学生,元认知策略采用的频率越高,而动机缺失的学生,几乎不会主动采用元认知策略。

(ii)认知策略的运用

虽然百词斩学习界面提供了单词丰富的解释项目,但三名受试者对它们的利用都不充分。Summer除图片和例句外,其他项目基本不看;Jojo主要看图片和单词象形,其他项目只会粗略看一眼;只有Susan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地对所有项目有较多关注,但也没有很好地结合自身的认知特点去进行选择性学习。三名学习者当中,只有Summer结合了自身的认知特点去运用百词斩。Summer称“每个单词她都会听例句,不喜欢单独去记忆单词”,而且她认为“与传统的背单词软件那种很平淡地朗读方式不同,百词斩读得比较有感情色彩,而且还会加一些语气词”。但是Summer太过于追求速度,忽略了对词根的学习,这也许与她的认知特点有关,她称一直以来自己不重视词根的学习,并未刻意进行词根储备。

综合分析,三名受试者都利用了图片来帮助记忆,这属于意象法。百词斩最成功之处就是利用图背单词,增强了记忆的趣味性。除此之外,Summer特别喜欢听例句,重视上下文法。Susan和Jojo除了关注图片外,还有关注单词象形,这也是意象法。在研究后期,Susan对于难记的单词,会通过看视频来理解词义,这属于上下文法和情景法。由此可见,意象法是受试者采用百词斩学习时常用的方法,而单词掌握度较好的两名受试者Summer和Susan,或多或少地运用了上下文法。陈峥嵘(2006)认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一定的上下文联系对于帮助学习者记忆词汇、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词汇的能力很有效。此外,本研究发现,学习者应根据自身的认知特点去选择性地学习词汇软件中的内容,要有所侧重,不能一概而论。

(3)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Summer自我效能感很高,认为同一个单词只要分时间段重复出现2-3次即可记住。即使描述单词记不住的情况,也仍对记忆很有信心:“有一部分比较复杂的单词,我觉得一次是记不住的,需要重复记忆,就像那个attain在新概念3出现过,当时我记住了,但是后来忘记了。当它在新概念4中又来了一次,我就深刻地把它记住了。”Susan和Jojo对于词汇记忆的自我效能感都比较低。Susan比较怀疑自己的记忆力,认为很多年不去学习的人记忆力差。她对于自己的记忆效果没有信心,表示“不知道自己到底记住了多少”,而Jojo也认为“对我来说效果可能没有那么好,我记忆不行,只有靠烂笔头。”此外,Jojo还表示“我怕学英语”。

三名受试者中自我效能感越高者,单词记忆效果越好,因此自我效能感这一心理因素在记忆的过程中发挥着帮助/阻碍的作用。这一发现与沈娇阳(2011)的结论一致,自我效能感确实在词汇记忆方面发挥着毋庸置疑的作用。此外,本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低的学习者,往往在归因上存在问题。他们不从自身努力、学习方法和策略方面去找原因,往往把效果差归咎于能力问题,即“记忆力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无助感,严重影响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四、结论和启示

本研究的结论可以归纳如下:

1.巧妙利用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所有因素中占据支配地位,对学习成败起着关键性作用。对于动机不强的学生,要巧妙地利用他的动机去激发学习兴趣,以形成稳定持久的学习动力。由于师生分离,远程学习不利于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机和学习情况。如今,微信和QQ使得通信变得很便利,老师可以建立微信群或QQ群与远程学习者缔结纽带,经常在群里发布一些优秀的英语学习资源,及时答疑解惑,多多鼓励学生,营造积极的英语学习氛围,带动动机不强的学生来学习。

2.关注个人差异,指导词汇学习策略

除了教会远程学习者词汇学习软件的基本使用外,更应该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老师要根据记忆特点,从词汇学习软件每天任务量的确定、学习时间、地点、新学单词和复习的安排等方面开展元认知策略的指导,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偏好,帮助学习者找到恰当的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不要单一,至少是两种以上的认知策略相结合,上下文法、情景法、分类法、猜词法、联想法、活用法等都是记忆效果不错的方法。

3.合理归因,提高词汇记忆的自我效能感

我们承认记忆能力也许存在差别,但记忆是件奇妙的事情,只有学习者对自己记忆有信心,才有利于记忆,否则会阻碍记忆。当出现单词记不住的情况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归因,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记忆力差。首先,让学习者认识到记不住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根据记忆规律,遗忘在学习20分钟后立即开始,词汇记忆本身是一个需要不断重复的过程;此外,指导学习者进行合理的归因,多从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上找原因,并进行相应调整。

以上结论,由于样本数量比较小,只能作为今后研究的假设。此外,由于受试者少、研究时间短、研究工具较单一等,本研究的结果不尽完善。今后,本研究还可以继续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扩大样本量,将词汇学习软件的学习效果与传统学习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2)增加问卷调查,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3)利用词汇学习软件的社交功能,引入同伴竞争,研究同伴激励下的学习效果;4)探究词汇学习软件对词汇深度知识习得的影响。

猜你喜欢

词汇量受试者学习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