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法自然,返璞归真

2019-08-02应书良

江苏陶瓷 2019年3期
关键词:返璞归真艺术魅力紫砂壶

应书良

摘  要  宜兴紫砂壶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传承,始终秉承“物尽其用”的造型思想,既不失实用性,又不断提升其审美价值,雅俗共赏,深受人们喜爱。紫砂作品“南瓜壶”是典型的花器,通过造型与装饰的相辅相成,表现出浓烈的自然意趣,极具艺术个性。

关键词  紫砂壶;南瓜;田园意趣;返璞归真;艺术魅力

宜兴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色泽淳朴,表现形式丰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始终秉承“物尽其用”的造型思想,既不失实用性,又不断提升其审美价值,雅俗共赏,贴近人们生活,深受人们喜爱。紫砂壶因茶而生,与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一脉相承,又经过历代文人雅士的参与推广,与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相结合,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载体,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南瓜壶”的造型美

紫砂作品“南瓜壶”是典型的花器。花器来源于对大自然元素的应用,以自然中的花草虫鸟为原型,经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构思设计,采用贴花、雕塑等装饰技巧制作成型,呈现出生动逼真的艺术效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紫砂花器充满了人们的丰富联想和诗情画意,既有形象美,又有高度概括的抽象美,极具自然意趣,富有个性和生命情感。

欣赏紫砂作品“南瓜壶”,其身筒以筋纹器为基本形制,筋纹线以壶钮为中心点上下贯通,将壶身划分为均等的若干部分,使整壶凹凸分明,显得更加饱满生动,彰显出南瓜的成熟丰满之韵;壶盖为嵌盖,与壶口完美地契合,严丝合缝;壶钮模仿瓜蒂的形状设计而成,栩栩如生、形象可爱,极具艺术感;壶流自然上翘,曲中有直、直中有曲;圈把斑驳不平,表面饰有疤结,流、把仿若自然生长的藤蔓,相互呼应;壶把向壶身自然贴塑瓜叶,叶脉清晰有致、叶片微卷,细长的茎条自然卷曲,平添了几分清逸雅致。一般而言,紫砂壶特有的明针工艺会使其外表光洁温润,但细观此壶,其表面肌理凹凸不平、斑驳粗糙,毫无细腻感,却意外地表现出南瓜成熟的老味,给人以苍劲厚重之感,浑然天成,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具。整壶造型比例协调,饱满而富有张力,师古而不泥古,展现出独特的文化品位,传递着厚重的生命气息,流露出平淡从容之感。

2  “南瓜壶”的材质美

众所周知,紫砂泥料基本可分为紫泥、段泥和红泥三大类,“南瓜壶”以黄龙山本山绿泥为原材料,本山绿泥类属于段泥,产量稀少,是十分珍稀的原矿泥,其质感朴拙,极具雅韵。紫砂壶不仅是一门手工艺,也是一門是泥与火的艺术,窑温对紫砂的成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不同的温度会使紫砂泥呈现不同的颜色,最大限度地演绎紫砂材质“五色土”的本真魅力。不同的紫砂泥有不同的烧结温度,烧制欠火则容易出现吐黑现象,温度过高则容易出现瓷化现象,并非所有的紫砂泥都能经过超高温烧制。一般而言,能够烧高温都是极为优质的原矿紫砂泥料,它们烧成范围宽,在不同的窑温下变幻出迷人的魅力。本山绿泥是4号井的优质名泥,此壶采用1 400 ℃的超高温烧制,使紫砂材质的肌理魅力得到充分绽放。细观其表面,色泽接近树皮的灰褐色,颗粒感强,夹杂着融化的黑色铁质和黄色颗粒,产生十分逼真的肌理效果,粗朴自然、古韵十足。

3  “南瓜壶”的文化美

一把真正成功的紫砂作品,除了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还应给人以丰富的文化联想,让人从中感受独特的精神审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正面临着更大的精神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成为绝大多数人们心中的梦想,因此,紫砂壶的创作越来越多地取材于自然,通过呈现出自然的意象给人以高雅的艺术美感,带给人一抹清净素雅的情绪,让人于繁忙的间隙在一壶一茗间得到心灵的放松,感受到一种平和的心境。“南瓜壶”充满大自然的田园气息,悦目怡神、视觉美观,让人感受到返璞归真的生活情趣,表达出自在淡泊的心境。此外,南瓜本身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南瓜多籽,象征多子多孙,子孙绵延不绝;民间有赠送南瓜的习俗,南瓜象征着“寿比南山”;南瓜还象征着丰收,给人以“只要付出就有收获”的积极心理暗示。紫砂壶艺讲究“道法自然”,紫砂作品“南瓜壶”通过对自然意象的加工提炼和呈现,表现出和谐自然的境界,物我两忘、发自心性。

4  结  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紫砂壶的美除了表现在功能和工艺两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其所承载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紫砂壶折射出浓郁的人文美,与茶文化一脉相承的同时,还融入其他传统文化内容,促进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无形中推动了中华文明整体的发展进步。身为一名现代手艺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更应关注紫砂文化领域的发展,不断把新的文化元素和时代内涵注入到紫砂壶的创作中,为紫砂壶融入新颖构思和时代畅想,从而更好地展示紫砂壶艺的古风之情、陶韵之美。

参 考 文 献

[1]吴建林.探析紫砂“葫芦壶”里的大自然元素装饰特征[J].江苏陶瓷,2013(5):52,56.

[2]崔旭阳.简论紫砂花塑器的艺韵传承——“古风陶韵壶”创作随感[J].江苏陶瓷,2013(5):45,49.

[3]杨志仲.漫谈紫砂“和光同尘壶”的创作体会[J].江苏陶瓷,2013(5):44.

猜你喜欢

返璞归真艺术魅力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乐在紫砂壶
泡壶
返璞归真亲切自然
浅谈梨园戏《郑元和》
《美丽人生》中的二元对立
漫谈河南豫剧的“哭戏”
试论动漫影片中色彩的艺术魅力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