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容易被浅读的名著《丧钟为谁而鸣》

2019-08-02张喁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丧钟海明威西班牙

文_张喁

“丧钟为谁而鸣?”这句著名疑问,在中国常被媒体解读为灾难事件与自私的基因的联系,呼吁关心公共事务,建设公民社会云云。

撇开这层略显固化的解读,实则海明威的这部名著,探讨了更深层的人类信仰冲突,以及人性伦理难题。在问丧钟为谁而鸣之前,不妨追问一句,丧钟缘何轻易敲响?本期新教材,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部西方文学名著。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1961年),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失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1961年7月2日,他在家中用猎枪自杀身亡。图为一战期间的海明威

保卫共同体

海明威的名著《丧钟为谁而鸣》,过去也有版本简单地翻译成《战地钟声》,对这部世界文学名著,早就形成了教科书式的一般解读,即海明威在篇首引用的约翰•多恩的经典布道词: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

与世隔绝的孤岛,

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

欧洲就减少。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所以,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结合海明威这部篇幅最长的长篇小说的战争题材,其反战、悲悯、人道的主旨跃然纸上,甚至就像今天的知识付费那样,不用读者花时间去读原著,我们可以从这个主旨几分钟就了解这本书在讲什么,然后就像已经读过它了一样,可以抛之脑后了。

最多,结合今天我们身边的现实问题,那些媒体上呈现出来的社会暴力、极端冲突,我们会批判一下自己的传统文化:“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强调从自身关注公共事务做起,共建一个良好的公民社会。

然而我们的传统中早就蕴含了这一层意思,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那么我们在这里重新盘一下《丧钟为谁而鸣》,因为光从书名解读,确实显得很浅。

首先我们中国人在自己的家园一辈子都不会听到什么丧钟,虽然我们知道这是天主教或基督教在葬礼上的传统,但对之缺乏切身的感受。

再了解一下“丧钟为谁而鸣”这段话的具体语境,它出自约翰•多恩的《突发事件中之沉思录》(Devotions UponEmergent Occasions,中文译本书名为《丧钟为谁而鸣:生死边缘的沉思录)。

约翰•多恩(John Donne 1572—1631),英国诗人,生于伦敦的一个富商之家,1631年3月31日卒于伦敦。他信仰罗马天主教,早年曾参加埃塞克斯伯爵对西班牙的海上远征军,后成为女王大臣托马斯•埃格尔顿爵士的秘书。1615年改信英国国教,后出任教职,成为当时著名的布道者,1621年起被任命为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当时,大瘟疫三次席卷了伦敦,伦敦的人死了三分之一,另外超过三分之一的人逃到了乡下,整个地区成了一座鬼城。每个人都真的相信,神差遣了瘟疫来惩罚伦敦人的罪孽。

这就是约翰•多恩所描述的突发事件。在那一段危机时期,伦敦人聚集到圣保罗大教堂教长多恩那里寻求解释,或至少期盼寻得一点点安慰。而其实,多恩自己的身上也开始出现疾病斑点。

从罗马天主教改信英国新教,迎来的是这样的生死考验,多恩的这段布道词“丧钟为谁而鸣”,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怀疑、惩罚或诅咒自己,而是以人道回应“天道”,唤起的是人之为人、人之为社群的信心。

杀掉共同体中的敌人

这就能和海明威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对应上了。一个美国人,搅进了西班牙1936—1939年的反法西斯内战,并且以失败告终。所谓法西斯,不过是西班牙国内保守的天主教和军人势力,他们尊王攘夷,反对共和,敬惜自己的家庭和传统。

海明威描写的主人公罗伯特•乔丹,不远万里从美国杀到西班牙,就是为了打垮他们。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破除传统沉疴,欢呼民主自由,迎接人性解放,友爱超越种族国界的天下大同精神。

看起来,敌我两方都有可圈可点的优点和道义,然而他们一言不合就开干,你死我活血雨腥风的西班牙内战爆发了。从四百年前的约翰•多恩的突发事件,到80多年前欧洲的反法西斯大战在西班牙的预演,人的处境从被动的死亡威胁,演变到了复杂得多的主动刀口舔血。那么,在问丧钟为谁而鸣之前,是不是要先问一句,丧钟为什么轻易敲响?

在没有科学和革命的我们称之为“长夜”的万古,人的生命和处境直接受到“死神”的威胁,只能是“死神”,因为人们认识不到细菌和不公;在有了科学和革命以后,我们摆脱了细菌、疾病的肆无忌惮,改进了人间的制度,但却用枪炮大规模互相杀戮,彼此扮演起敌人的“死神”。

所以,海明威的这部小说虽然让主人翁罗伯特•乔丹给读者留下了海明威小说一贯的硬汉形象,却没有将书中的任何游击队成员塑造成英雄。他们是身材矮小的农民,偷奸耍滑的小贩,在宏大的“保卫马德里”的革命目标面前,他们只是不得不在游击,在战斗。

书中最反面的人物巴勃罗,逃避战斗,得过且过,对关键的炸桥行动从中作梗,是因为他天生反革命或者孬种吗?不,革命一开始他就杀红了眼,他亲自为小镇上的法西斯家族敲响了一声又一声的丧钟。正是如此,他是最先萎掉的,认怂的,因为他是真实的,厌倦的,不明所以的。

西班牙的法西斯指的是保守的天主教和军人势力,西班牙内战中,法西斯和反法西斯双方陷入疯狂,最主要的表现是对立阵营之间对平民的杀戮。图为参加战斗的童子军

而那些农民游击队员,他们站在岌岌可危的共和国一边,要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但当保卫手段是索取和他们一样同为农民的法西斯民兵的性命时,他们疑惑了,犹豫了。

现代化的战争、“绝对意志”掌控历史下的革命,正像西班牙内战把人性的难题带到农民游击队员面前一样,这两大欧洲率先找到的人类发明,将“丧钟”的伦理难题带到了全世界的面前。

海明威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以战地记者身份亲临战区,内战以法西斯佛朗哥政权的胜利结束,一年之后的1940年,他就写完了这部译成中文有四五十万字的《丧钟为谁而鸣》。也就是说,敌人的保守和专治胜利了,我们的民主和自由失败了,海明威迫不及待,不是担心世界会复辟到专治与黑暗,而是想找出丧钟已经敲响的根源。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写给“自己人”看的,也是写给“敌人”看的,这是《丧钟为谁而鸣》超越阵营的伟大之处。

反战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并没有改写历史,人类没有在世界的保守与革命路线争斗上刹住车,更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全面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到底是保卫还是杀戮

不幸的是,这部小说并没有改写历史,该来的灾难还是会来,人类不仅没有在世界的保守与革命路线争斗上刹住车,更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全面战争,即二战。

当战争结束,人类仍然没有毁灭,《丧钟为谁而鸣》这部美国小说,才慢慢地影响到后世的三观与文化艺术。到今天,我们似乎巩固了藉由悲惨的战争代价换来的胜利成果:人是最高价值。

今天,世界上的暴力冲突分分秒秒都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当然是通过现代化的媒体技术。对暴力的理性认识之下,世界总体上前所未有地太平,尤其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不仅没有听闻过丧钟,更已经忘记了什么是战争。于是我们只能生活模仿艺术,没有丧钟但我们模仿出了“丧文化”,没有战争我们模仿“战狼”,生存的处境没有要我们的命,我们只好“娱乐至死”。

于是我们还看什么世界名著啊,它们似乎都成了经营不善的书店里的印刷垃圾。我们还去体会什么历史啊,海量的现世的信息正通过互联网扑面而来。我们还用理会什么老套的“政治正确”吗,正义于我何有哉?

人类走到今天,本来就是一本厚厚的黑账。像海明威这样的作家,说不好听一点,什么《丧钟为谁而鸣》里面大段大段的独白来自精神紊乱一样的絮絮叨叨,我们一眼就看穿了这是在混稿费;什么充满了刚烈动作的细枝末节的质感描写,还不都是骗女孩子的直男癌,现在早就臭大街了。

海明威既没有托尔斯泰、歌德那么古典和深刻,也没有雨果和奥威尔那么人道和清醒,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持也难保他能流传多长时间。但在承认以上种种的基础上,或许我们更能拾回真诚,重新好好读一读他的作品。海明威最后没有把《丧钟为谁而鸣》的主人公写死,这真是无限可能。

收回眼光,世界历史兜兜转转,我们在这大潮之中慢慢才体会到在浪潮中心的滋味,而我们的历史,包括我们的“丧钟”,到底该怎么写?

汉字“铳”,音chòng,基本意思是斧头上手柄的孔。民间白事葬礼,都要放铳,而且在出殡的过程中,要边走边放,意在驱赶那收人魂魄的“催命鬼吏”,镇住那些危害人类的魑魅魍魉。铳放起来连响三声——

砰,砰,砰

像在保卫天、地、人。

猜你喜欢

丧钟海明威西班牙
全球金融治理:美元体系的“丧钟”将要敲响?
海明威名言
西班牙(三)
海明威:《雨中的猫》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告诉我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满眼“怒”红西班牙奔牛节开跑
海明威的那些女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