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促进
2019-08-02夏宇
夏宇
摘 要:针对当今少年儿童普遍存在的不爱运动、身体素质较差、肥胖率和视力不良率增多、心理健康也出现问题的状况,通过原因分析,认为,培养体育运动兴趣是让少年儿童动起来的关键;寻找解决方法,使少年儿童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才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运动; 兴趣; 培养; 少年儿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1-193-002
1.问题的提出
少年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如今却是多数不爱运动,导致少年儿童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下滑,肥胖率持续增高,视力不良率继续攀升,器官机能不断下降[1]。另外,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一份资料表明:中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有3.67亿,据保守估计,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2]。
培养少年儿童的体育运动兴趣,引导他们走向户外,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是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积极手段。
2.当今少年儿童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的原因分析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人们一旦对体育运动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对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事情和信息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中来[3]。
学校方面,升学的压力,使学校的体育课经常被“升学考试课程”占用,即使中考加入了体育考试,考试要求偏低导致体育考核形同虚设,体育课也就可有可无。尽管国家层面对学生健康干预的文件一个接一个出台,但效果甚微。教师层面,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不作为或无效果。不作为是怕一旦学生出现伤害事故,学校和学生家长把责任推给体育教师,因此上课安排队列和体质测试项目练习,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无效果是部分教师偏面地理解培养运动兴趣,学生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采取“放羊式”的“自由活动”,学生学不到运动技术和技能,对体育课也失去了兴趣。家长和学生方面,各种课程的培训被家长安排,却鲜有体育内容的课程,即使有余暇,孩子们没有志同道合的活动伙伴,也没有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所以,一有闲暇就在家里玩手机等电子产品而不愿意出门运动。
3.培养体育运动兴趣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
3.1培养体育运动兴趣的同时促进生长发育
少年儿童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改善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运动可以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少年儿童本性活泼好动,对富有变化和刺激的体育运动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希望尝试所有未体验和接触过的项目,特别喜欢在活动中开展竞赛,以显示自己的能力。所以,通过一些运动项目的尝试学习,对少年儿童的运动兴趣进行启蒙和激发。通过普及性的游戏性运动,全面锻炼身体,促进生长发育。另外,少年儿童时期身体素质的发展有其特定的敏感期,速度素质发展从7岁开始的,速度力量的最初发展是在7-8岁。灵敏素质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提高,10岁以后就应着手培养灵敏素质。所以说,少年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此年龄段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将对促进身体良好的生长发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培养体育运动兴趣的同时促进心理健康
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运动不仅有助于呼吸、循环系统和身体的强壮,而且有益于心理发展。心理的健康和精神的发展都离不开运动”[4]。也有研究表明,未成年人的体育行为对其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未成年人在施行体育行为时,都需经历承受一定的生理与心理负荷,即时适应客观环境,调适人际关系等,在这种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或强化了未成年人的自信心、团队精神、良好习惯、意志力、集体主义等[5]。
体育运动的游戏趣味性、比赛的局势多变及输赢难料,正好满足少年儿童偏爱刺激和挑战的心理需求。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过程还包含着各种社会关系互动,与同龄的伙伴一起训练、游戏、比赛,在集体中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培养积极的心理和自信心。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都是阳光外向型、充满朝气型,很少有心理方面问题。
4.培养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兴趣的手段
4.1精心准备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体育教师按照大纲认真备好每节课,教学内容要适合少年儿童身心的特点,针对不同运动基础的学生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基础技术的学习,根据少年儿童兴趣难以长时间专注的特点,少做单调重复练习,多配以游戏和竞赛的手段,调动少年儿童参与的积极性。
4.2自主选项、分层次开展学校课外活动
201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强调,要切实保障中小学体育课课时,鼓励实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计划,促进青少年培育体育爱好,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成功的例子如清华附小,学校制订了每天“三个一”的体育活动内容,即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一个晨练微课堂、一个健身大课间,每名学生一个体育自主选修项目。学生自主选修,体育老师全程辅导,自主选修项目包括了游泳、棒球、板球、健美操、轮滑等十个项目[6]。学校课外活动,根据学校场地设备条件,尽可能创造条件开设多个项目,学生自愿选择。每个学生一学期固定一个项目,按学生掌握技术的程度分班。各个项目由专项教师全程辅导,聘请校外专业教练进学校,提高各项目的专业技术指导水平,使学生真正学会所选项目的运动技术和技能。
4.3学校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
学校定期组织各项目的多种形式的竞赛,学生可以尽情表现,展示自己所学的技能,享受成功的愉悦,增强自信;同时也是检验自己的学习掌握程度,看到自己的不足,找到与他人的差距,鼓足干劲,迎头赶上。竞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单项技术排名赛,也可以是多项技术团体赛;可以是班级间循环赛,也可以是校际间对抗赛。学校必须提前制定计划,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和训练时间。多种形式的竞赛,调动学生的参赛兴趣,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和训练,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形成。
4.4鼓励少年儿童参加校外体育兴趣培训班
校外体育兴趣培训班在培养学生对某一体育运动项目兴趣的基础上,还对此运动项目的专项技术及战术进行比较系统的指导和培训,通过较多课时的训练,学生的专项技术和技能会有比较高的提升,特长和优势会显现出来,增强学生的表现欲和自信心,也利于巩固学生对此运动项目的兴趣。另外,体育兴趣培训班的培训时间除了上学期间的课后时间,还包括寒暑假,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可以克服学生怕苦怕累的娇气,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强壮筋骨,塑造品格。参加培训班还可以结识新的活动伙伴,一起玩耍,一起比拼,释放情绪,享受乐趣。
通过校内外的协同努力,使少年儿童找回玩的乐趣,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积极参加體育锻炼和运动训练,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钟亚平,蒋立兵.多学科视域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困境与突破,体育学刊[J]2018,25(3):P38-43
[2]周海峰,等.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四卷)
[3]季浏,等.体育心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P56
[4]邵天逸.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身体活动观及其启示与局限,体育与科学[J]2017,38(4):P115-120
[5]叶松庆.当代未成年人体育行为对道德观发展的作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J],2013,39(8):P80-85
[6]李雪颖.改革中砥砺前行突破中蓬勃发展——教育部加快转变学校体育发展方式,中国体育报,2015,6,15,第0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