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三种策略

2019-08-02周步亮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性策略

周步亮

摘 要: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那么数学教师应该运用什么策略去获得最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呢?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我认为可以通过精心预设、及时捕捉、善待差错等策略,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课堂;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1-029-001

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是教师根据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需要或学生对感兴趣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过程。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充分预设,追求课堂的有效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只有在课前充分预设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并找到应对策略,才能临危不乱、精彩生成。在教学中只有精心预设,才能把握教育契机,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充分开发、利用教材。教材从实际问题情景着手,引入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变量关系及其规律,研究与认识了形如:①y=ax2、②y=ax2+k、③y=a(x-h)2、④y=a(x-h)2+k、⑤y=ax2+bx+c这五类二次函数与其图像的一些基本性质及其应用。从形式上看,这是五种不同类型的二次函数,学生会刻意分开讨论学习,这样就表现为内容知识点多,表面零碎,孤立没有联系,学习难度较大。实际上这五种类型是互相联系的。前四种其实都是二次函数的顶点式,而对第五种二次函数的一般式的学习,也是通过转化为顶点式来讨论学习的。因此,我们尝试对教材的内容重新加以组织,尝试以顶点式为中心并贯穿始终。在学习过程中,虽然二次函数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其实都可以看成顶点式,试图让学生用顶点式的知识解决本节的主要内容,形成关于二次函数的系统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解各种不同形式的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是学生认识上的难点,也是学生理解层面上的一次质的飞跃。通过对教材的再加工,在学习了前四个形式之后,适时引导学生这其实都是顶点式,本节内容的学习其实是从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到一般式,再回到顶点式的过程。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捕捉课堂意外亮点,追求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意外”蕴藏着巨大的教学价值。许多“意外”往往是教学的良好契机,蕴涵着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动与勃发,也可能潜藏着学生认知、情感的盲点,这可能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面对课堂意外时,教师应适时把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在尴尬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时重构共建,将课堂上的意外转化为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让认知在意外中升华。

一位教师在执教七年级上册《走进数学》一节课中时,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在3,6,8,9,18这5个数中,哪个数与其他4个数不同?写完题目,根据教学经验,教师认为这个题目太容易了,答案是8,马上就会有学生答出来,可以不用在这里多化时间。当教师在写其他题目时,已有很多人举起了手,不少学生的表情显得轻松自如,于是教师叫了最早举手的学生A回答。 “这道题的答案是8,”学生分析说:“因为3,6,9,18都是3的倍数,而8不是,所以当然选8了。”和教师可课前预设完全吻合,学生说出了正确答案,正当教师打算讲解第二道题目,这时平时学习不太好的Z把手高高地举起。“你有什么事吗?”“我选了3作答案。”Z怯怯地说。顿时下面有了一些讥笑声。“你能说说自己选3作答案的理由吗?“我觉得其他4个数,它们都是合数,而3是质数,所以选3。”这种说法对不对?对呀,这不也是一种规律!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我认为答案应选18,因为3,6,8,9都是一位数,只有18是一个两位数。教师抓住契机,启发学生探索数字规律,把意外当作宝贵资源加以利用,使课堂多一份精彩。

三、善待学生差错,追求课堂的有效性

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差错可能成为正确的先导。差错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正确的结论,或者成为构建正确结论的“基石”。很多差错是“差那么一点点”、“拐个弯就对了”。对待学生的差错,教师不应着眼对还是不对,而是应着眼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教学中学生出现差错时,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不能刻意逃避,而应立足学生的发展或教学目标的达成,或“放大”或“缩小”,或“加深”或“延迟”,以智慧来启迪智慧,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师利用学生的差错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树立资源意识。课堂学生的差错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非预设的。并不是所有的差错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利用,也不是所有可以作为资源的差错都要当堂处理,是否当堂利用差错资源,要看是否服从和服务于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何提高当堂分析差错资源性质与教学目标相关性的能力,需要提高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和把握差错性质的能力;把握有效性原则。教师要有效的利用學生差错引导动态生成,教师不能让差错停留在原有差错类型、层次上,要引导差错出现新的变化,引起学生心的思考,教学中要留给学生真正探索的时空,吸引全体师生参与研讨,对差错的处理是引起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思考。其实,如能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挖掘错误中的积极因素,那将成为教学的巨大资源,最终会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其实,许多课堂上的差错,也是一种“有效课堂教学”的资源,需要教师能直面差错,智慧的思考,及时发现其中的价值,适时的给予引导,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探讨、尝试中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追求教学的有效。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敏捷地捕捉课堂上稍纵即逝的信息,随机应变,随势引导,加以判断重组,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形成新的教学步骤,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有效性策略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