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校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之探讨
2019-08-02贺广云
贺广云
摘 要: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将来需要直接面临就业岗位,在学校阶段对机械专业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尤为重要,文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机械专业课程的特点、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提高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观点,为中职校机械专业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中职校; 机械专业;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1-143-001
据相关报道,当前世界上最成功的职业教育是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他们的初中毕业生中有一部分进入高中,一部分进入职业学校。与我国不同的是,他们在职业学校的学生除了在学校期间学习相关知识以外,还要进入相关企业及手工业协会以学徒形式进行学习,经过企业和手工业学会考核合格以后回到学校再进行理论学习及考核,全部合格后才能颁发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其过程是学校和企业两方面学习和考核,所以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够掌握的非常准确。我国职业教育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进行了引入,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环境的不同,教学的效果与德国依然有很大的差距。机械专业作为传统的专业,近些年也参与到各种改革中去,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依然需要从事本专业的教师不断的努力的探索,找到更能提升中职校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的方法及途径。
一、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要与时俱进
正如上文所述,机械专业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很多老师认为传统的学科就得用传统的方法去教学,这种想法非常具有片面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机械行业中一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工艺被不断的采纳,有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也被不断的引入到中职校的课堂教学中去。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成为各职业学校优先研究的课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合现代的中职教育。作为专业教师要摒弃固有陈旧的教学理念,参照、研究、发掘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机械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比如,现在提倡采用信息化教学,教师就要不断的学习信息化知识,采用一些信息化的手段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提升需要专业教师进行充分的课前备课
机械专业课程由于其特殊性更需要教师在上课前进行充分的备课。首先,机械专业的特殊性在于机械课程之间有相互独立性也有关联性。如機械制图中补画三视图,表面上是独立的三个视图的画法要求,实际上它还涉及到前面章节的点的投影规律、线条的画等要求。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前后内容的一致性。其次,教师在备课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由于中职生在进入中职之前的学习成绩都不是太好,很多学生都属于“学困生”,因此在内容设计上既不能脱离教学大纲,也不能脱离学生学习实际,需要专业教师化繁为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再次,教师备课是还要准备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组织。比如用小组合作方法、情境教学方法等,这样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最后,备课中还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让更多的学生有课堂学习的获得感。通过前期充分的专业课堂内容的准备可以让课堂教学更有趣味性、学术性、可操作性。
三、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注重学生理论和技能结合的培养
企业需要的是能够适合岗位的学生,岗位的适合主要是体现在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受各级考核机制的影响,现在很多的职业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理论知识的积累,导致学生进入企业以后高技能、低知识。所以在中职校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中提倡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将理论课堂搬到车间,围绕着机械设备去讲解理论知识,这样更能有利于学生去理解。如《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中《认识车床》部分,如果我们只是利用课本知识或者利用图片及多媒体去展示,依然无法满足学生的认知。我们把学生带到实训车间,让机床断电的情况下,让学生去触摸车床设备,了解车床各个手柄、按钮、结构的作用,这样学生的感知将更为强烈,学习的热情也会提高,教学效果将会更高。
四、机械专业课程教学的提升需要专业教师本身能力的提升
要想让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而且这一桶水要能够顺利的倒到学生的碗中。这实际上是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形象比喻。由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单单只有在课堂上,所以教师要能够及时的掌握与机械专业课程相关的前沿知识,才能不断领先于学生,要不断的扩展知识面。如机械与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相结合的先进科技等。同时也要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训练,随着近些年各种现代化专业的创建,一些先进的设备及装备都进入了职业学校的实训车间。例如数控机床、机器人等。这些先进设备的到来,需要教师去进行先期的研讨和学习,才能把操作技能教给学生。学校可以通过安排教师到相关专业设备公司进行学习和顶岗,然后教师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另外,教师要能够利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所掌握的知识顺利地和学生进行对接,让学生学会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学习。
五、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完美合作
开展校企合作也是提升机械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但是近年来,有些学校只是将即将毕业的学生送到企业便没有了下文。真正的校企合作是一种深度的合作,既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习,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跟踪反馈,改进教学。也可以让企业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到学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让机械专业的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的相关需求等。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训练。这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会为机械专业的学生将来顺利进入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职校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是一项重要的课题,需要专业教师不断的探索发现、积累经验、提升自我,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华伟.中职机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8(12):31
[2]庄瑞莲.中职机械专业教学诊断与改革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1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