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初中语文课改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2019-08-01王万雄

课外语文·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改专业素养表演

王万雄

【摘要】当前,我们在推行教改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主要有:教改环境聒噪不安,困扰教改顺利推进;教改负责人专业素养缺失,指导不得法;操作规程不完备,失误多,收益少;极端强化表演,误导了课堂教学。欲规范教改,务必澄清问题,提高教育的学术地位。

【关键词】教改;环境;专业素养;操作规程;表演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在教育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上课不一定人人会,但听课,人人都能听懂,只要你课上得真正好,人人都承认你是好老师。真是不可思议,在大力推行教改的今天,教育者的认识还如此肤浅,实在是教育的大不幸,甚至是灾难!如果教育真这么简单,何尝需要如此大动干戈推行教改!但在当前,教改的实际情况,正印证了这样的说法,下面具体谈谈。

一、教改环境聒噪不安

面对教育,人人都懂,人人都是专家,人人都要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最近有位教研室的年轻人在指导教改时说:“我认为中小学教师没必要懂什么教改理论,只要把课上好就行。”这句话我不懂,可能稍懂教育的人都未必懂。懂理论,上好课,只具备了先决条件,若不懂理论,要真正上好课,恐怕连可能性都没有。别说教改的大理论:构建主义、后现代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等,就常规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的方式方法、学科性质等,若不研读理论,就无法驾驭新的课堂教学。在聒噪环境中成长的年轻人,声音怪异,也不足为奇。但可怕的是,如今之教坛,这种怪异之声此起彼伏,不懂教育的要说,一知半解的更要说;几十年没上过课的要说,上了一两天课的也要说……看似“百家争鸣”,实则把整个教坛搅得乌烟瘴气,如此环境,教改怎能顺利推进?

二、负责人专业素养缺失

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学理论基础及教学实践经验和教育智慧。作为教改的负责人,更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运筹帷幄,指挥有方,顺利推进教改。但当前教改负责人或领军人物的专业素养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最近 ,我参加了几次语文教改研讨会,其负责人的表现实在寒碜,发言稿都是从网上下载的,若论及有关语文教育的改革进程,几乎一无所知。语文教育界的“三老一公”,大多只知有叶圣陶其人,另外三人闻所未闻,至于当代的名师专家,如魏书生、李镇西、陈红兵、钱梦龙等人,至多只知其姓氏,关于这些人的教育事迹和教育思想,要么知之甚少,要么毫不知情。“教师即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教改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如此浅薄之人,怎能当此大任?

三、操作规程不规范

推行教改,需要一个具体、细致、周密的操作规程。我们的教改已经推行了许多时日,但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操作规程不规范。譬如,教师派出学习,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应该派出去谁,是需要斟酌的。若是去见见世面,呼吸点新鲜空气,醒醒脑,随便派人去也无妨,但关系到细致的、操作性特别强的教学工作,就应派业务能力最强,既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又有扎实的实践能力,真正文武双全的骨干教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取来“真经”“泽被万民”。最近,为了推进教改,教育主管部门派了一大批所谓的领军人物外出考察学习,回来后又组织听了当地教师的课,其目的是通过比较,对教改有新的认识,从而有新的作为。但意外的是,这些领军人物在最后的总结中却感慨万端地说,他们转了大半个中国,回到地方上才听了两节好课。真是不可思议!像这种顽孽之人,无论派出多少,又有何用?其结果还不是劳民伤财!当然,这并非说外面的什么东西都好,但人家比咱们先进这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教改的领军人物,必须看到人家的先进,若抱残守缺,故步自封,自以为是,别说顺利推进,就是蹒跚地走两步也很难!再譬如选拔教改领军人物或重要负责人,既不考查本身修养,也不考查教学实绩,往往仅凭领导的直觉或某些人的道听途说来确定其人选,这是极不科学的。当下,推行教改的最大动作就是课堂教学改革,这本来无可非议,但因操作失误,却漏洞百出。有许多教师业务精良,教学成绩显著,敬业精神强,学生喜欢,社会影响好,但往往因一堂公开课而被所谓的“名师”或“专家”所抹杀。而一些搞花拳绣腿的人,常常仅凭一堂课一举成名。一个老师要上一辈子的课,就一节课评判其教学水平,本来不科学,更何况在教改的年代,有几人能认识课堂教学?若让一些顽固不化、自以为是的人负责教改,那教改的路恐怕只有一条——误入歧途。

四、上课变成表演

“专家们”说,上课和演戏一样,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无论门道还是热闹,好的总是好,人人都能感觉到。真奇怪,上课怎能和演戏比?就是演戏,不一定人人的看法相同,鲁迅《社戏》中的小孩子们,喜欢看铁头老生翻筋斗,讨厌老旦咿咿呀呀地唱。而老旦也肯定有人喜欢。就是大人们,有的喜欢看这,有的喜欢看那。当然专家和普通人更有区别。说实在的,把上课和演戏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这么轻松地拉在一块儿,实在荒唐得有点过分!

上课强化表演,某种意义上说,有一定的道理,起码会避免课堂的沉闷、枯燥无味。但演戏与上课毕竟有本质的区别,演戏强化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观众的眼球,取悦观众。而上课主要强化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如果说,上课注重借用表演艺术取悦观众的方式来激趣,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若把激趣强化到极致,一味地取悦听课者,这就已经不是上课了。但当前的教改正向这种形式昂首阔步,若一旦有人把安静带进课堂,都会被立马扣上“沉闷”“枯燥无味”的帽子,从而许许多多想走正路的教育实践者只能望而却步,最终也只好随波逐流了。

最近我偶然的机会当了一次城区语文教师赛课的评委。这种热热闹闹、花花哨哨的课,实在使人过敏。第一名获得者教的是《水》(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这位教师,教态自然,讲解清楚,引导得法,课堂气氛活跃异常,课件制作更别出心裁,展示的过程中,处处有“新奇”,时时有“感动”。这堂课把“水”的形态变化解析得清晰可见。然而,作为语文课的根本听、说、读、写的训练实在少得可怜。但她因何得第一,就是她的“演”遮盖了一切,从而也迷惑了评委。事实上,就教学效果而言,本次比赛的第一和倒数第一大概彼此彼此,其结果之所以有天壤之别 ,一切都在表演中,与真正意义上的上课无关。这样的课钱梦龙曾经就批评过,他说,有些老师“刻意求‘新,锐意‘改革”, “于是一会儿放音乐,一会儿放图像,一会儿课本剧演出”,“一篇课文教下来,学生读课文仍然结结巴巴,丢三落四,如同没有学过一样”。让钱先生忧虑的是,在不少教师的心目中,或许只有这样的课才是新课程精神的体现,殊不知这恰是对课程改革的极大误解。当下,这种课,遍地开花,十分流行,长此以往,教改将走向何方?

影響改革的问题不仅如此,而是还有许多许多。如: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问题,教师的敬业精神问题,家庭教育问题,等等,都需要认真思考,正确对待。

总之,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无论说和做,都要有理有据,协调一致,慎之又慎;教育是学术问题,务必搞点研究,才能分清孰是孰非。当下,我们的教改,看似红红火火,热闹非凡,实则无头无序,混乱不堪,其症结就在这里。欲规范教改,务必澄清问题,提升教育的学术地位,净化教改环境,提高教改队伍的专业素养,不久的将来,我们才能步入正轨,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

[3]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冯克诚.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上)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5] 赵国忠.中国教师的奇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教改专业素养表演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解决措施研究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