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倾盖如故,与君初相识
2019-08-01林晓晓
林晓晓
【摘要】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首次出现古文教学内容《司马光》,这是首篇以课文形式出现的古 文,需引起重视。结合古文特别的表达方式,教师教学时应考虑学情,让学生初步感知小古文的特点,学习诵读小古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古文;文体特质;方法;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是本次语文教材改革中首篇以课文形式出现的古文。这篇小古文很简短,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但对于刚接触古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有难度的。教学时,不要任意拔高,不要肆意放大,需要关注学情。因此,确定一个“举重若轻”的教学目标,让孩子轻松进入古文世界,让孩子感觉舒服,愿意亲近古文。围绕这篇文章就如何教学,谈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一、古今对比,一见倾心
学习古文时,出示原文中相关章节或词句,让学生对比阅 读,能引导学生品味古文和白话文语言表达的不同之处,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生长。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小古文的特点:古文里边有“之乎者也”,古文篇幅短小,精练简短,概括性强;现代文比较长,描写生动具体,语言浅显易懂。
让学生通过这种对比阅读,尽快熟悉这种“文言”的表达方式,再进入文本,让其直面这篇古文。
二、诵读古文,讲究韵律
首先让学生自由试读,读准字音。现代文教学对于朗读倡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对于一脉相承的古文也是如此。读准每个字音,不只是对古文的一种考量,最重要的是只有音正,才能正确地理解。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朗读与理解有着密切关系。比如文中“没水中”的“没”,我们不排除学生在自读时,会读成“méi”。教师可顺势提出,这个字还有另一个读音“mò”,结合现代汉语的习惯,显然“没有水中”是不对的,只有“沉没水中”才是符合文章的故事情节。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直接告诉读音,这是学习古文的一种基本能力训练。
再者是老师带读,注意停顿。任何语音都有屬于自身的节奏,自然对行文的节奏有影响,行文的结构是节奏感的主要体现。“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然后让学生通过自读,关注随文注解,试着把古文读通。检查学生朗读,若朗读不尽如人意,老师可以逐句进行指导,提示学生“读慢节奏,品齿留香”,给学生以停顿、语气、语调的暗示。比如一儿“登瓮”,这里的动作描写,体现了当时小孩子的天真淘气,特别是“瓮”属于仄声,有短促紧张之感。再是“足跌”这一动词,更是体现了当时的惊险。司马光救人时的一系列动作,“持石”“击瓮”“破之”,那种紧凑感跃然纸上,朗读时一气呵成,容不得有片刻喘息的机会。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体会如果你就是司马光,想要马上救出瓮中的伙伴,让学生深有体会,感受到此刻情形的紧迫、救人心切。有了这种感情,学生在读这句话时,自然会加强,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读书学习的乐趣,还原语言文字的形象。好的朗读能帮学生理解课文,能激情激趣。
在读懂、读通之后,学生也经历了多次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不做机械地背诵,既减轻了学生背诵的负担,又培养了良好的朗读习惯。就这样水到渠成,完成了课后第一题的要求。
三、随文识字,富有情趣
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水平及特点,将识字教学融于文本阅读教学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字在小学生大脑里的呈现频率。识字与阅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对于学生准确理解古文意思,提高识字的质与量,促进学生语言发展有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增添了学生识字的乐趣,丰富文本的内涵,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汉字的基本字大多是象形字,在此基础上进行会意组合。“众”就是典型的会意字,从三人。一个“人”,二人“从”,三人“众”。“三”表示众多。可以给一句顺口溜,让学生记住“三人团结,众志成城”。
在这篇古文中,会写的生字与手足相关的有四个,认知过程中不妨趣味引导。比如:“弃”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丢掉。教师可以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弃”的甲骨文,让学生直观感知。这样一来,学生对生字“弃”的音、形、义印象十分深刻。“持”这个字很直观,提手旁,学生很显然知道和手有关。本义:拿着。让学生做一下“持”的动作,持一支笔,持一块橡皮,文中的司马光“持一块石头”。失足摔倒就是“跌”,一跌跌到瓮里边。一看便知与“足”有关,不过文中还有一个与足有关, 那便是“登”,这里面有“足”吗?看似没有,其实有一双脚,脚向下用力就是“登”。
四、解读词句,复述故事
让学生结合注释,试着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若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老师,既可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又给学生提供一个台阶,避免因一些疑惑而产生厌烦,有一个思考的过程。“群儿戏于庭”中的“庭”是难点,可以告诉学生在学习古文时,不理解的词,可以用组词的方式来理解,所以这里的“庭”就是庭院的意思。古时候的庭院是一个相对空旷而又远离大人的空间,这也为下文司马光砸瓮救人做铺垫,而不是喊救命或是找大人救。
“一儿登瓮”这个“瓮”,课文有注解,指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学生很可能会直接解释成“一个孩子爬上陶器”,老师需引导,出示图片,此陶器就是水缸。装满水的瓮对小孩而言,是十分危险的,于是故事就这样发生了。“足跌没水中”此处指登瓮的孩子失足沉没在水中,这是故事最惊险的部分。
“众皆弃去”中的“众”就是前面提到的“群儿”(除了一儿和司马光),孩子们的“弃去”,很大一部分是慌张中的无能为力,可能是去找大人,可能是害怕逃跑,在这里没有交代更多,这也是古文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光持石击瓮破之”简单的几个字,让故事情节有了转折,“持石”“击瓮”“破之”三个动词,两两组合,一气呵成,干净利落。最后一个“之”,是最具有古文味的,是代名词“指代瓮”,这里避免了词语的重复,读起来更朗朗上口。“水迸”这个“迸”把瓮中水奔泻而出的气势全表现出来了。
“儿得活”是故事的结局,随着情节发展,最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着讲讲故事,将这个有趣的故事说给别人听一听。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这就是在写发生在庭院里的一件事,需要我们添油加醋,这样故事才吸引人。
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其实学习古文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离我们很近,里面隐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能唤起学生第一次接触时的亲切感。
五、细读文本,品读人物
对小古文中一些重点、难点内容的突破,要抓住能反映文章主旨的关键字词、句子来进行分析,不仅要读懂字面的意思,还要发现隐藏在其中的秘密。要透过人物言行,走进人物言行,走进人物内心,读出人物的思维品质。
这篇古文中,抓住“众皆弃之”与“光持石击瓮破之”。(1)问问学生,你对此怎么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2)思考: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此环节的教学意图是通過第一个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体现语文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往往都会往积极的方面去说,可能是受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些东西是约定俗成,不宜推翻的。通过第二个问题,引出司马光的思维品质,抓住人物对比,同样面对一个孩子掉进水缸里,将其他孩子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放在一起作比较,突出司马光的沉着冷静、善于动脑、机智勇敢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六、以一带整,拓展阅读
这篇小古文出自《宋史·司马光传》。在编入课文时做了 改动,只截取了原文的后半部分,走进《宋史》,看看历史上的真实记载。
引导学生原汁原味地理解,品读语言表达,体会人物形象,与经典整合再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能激发学生阅读文言经典的兴趣。
语文课堂的教学不仅在于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以教材为原点,辐射阅读相关的信息,引领学生走进一个文本背后更为广阔的可自由发展的世界。因此,教师注重课外拓展阅读,唤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带领学生进入新的学习体验。
至此,六个板块教学,学生收获很明确:其一,初步感知古文特别的表达方式;其二,诵读古文有节奏韵律;其三,体验阅读的乐趣,发展分析、理解、复述等能力;其四,接触了传统文化,激起继续深入了解的欲望。
希望这是一场美好的邂逅,学生能够爱上古文,继续了解古文,学习古文。
参考文献
[1]张辉.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古文教学的策略[J].语文天地,2018(24).
[2]谢黎.以一带一 多元整合——例谈小古文与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