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二十年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人物形象国别状况及其演变的比较分析

2019-08-01董珂

课外语文·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演变

【摘要】语文教科书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社会特征,对学生影响范围广、时间长,广泛影响着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本文将以人教社三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对三版教科书中人物形象国别状况及其演变进行文本分析与比较研究,考查二十年以来初中语文教科书所呈现的人物形象国别状况的变化,及其背后价值取向的演变。这三版语文教科书的相继出版,代表了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三个关键阶段。

【关键词】人物形象国别;初中语文教科书;演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人物形象国别状况频度差异及地域构成变化

从统计结果看,78版语文教科书中的外国人物形象13人,仅占全部人物形象的14.6%,数量总体上偏低;93版语文教科书中外国人物数量上升趋势明显,共有17人,已占全部人物的17.7%;而07版语文教科书选编进的外国人物数量上达到29人,已占全部人物形象的29.9%,数量和比重上比起78版成倍数增加。从国别上看,78版蘇俄占近一半数量,美英等国无一人选  入;93版人物形象在国别上日趋平均,苏俄、美、法、英、日等大国均有涉猎;07版人物形象在国别分布上已呈现偏重美、法、英等当代经济、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国,苏俄相对来说比重有所下降,改变了以往注重苏联作品的现象。涉及的国家地域也更为宽广,同时人物形象也更加丰富多彩。

二、外国人物形象的类型及其分布

(一)78版教科书中外国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原因研究

78版教科书中外国人物形象国别主要集中在苏联,职业/身份主要为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如《二六七号牢房》中以坚强党性反抗法西斯,不畏牺牲的革命战士们。除苏联外,日本和加拿大的人物形象各出现两次,日本的人物如共产党员,党性坚定、舍小家为大家的安治形象。加拿大籍人物形象是支持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医生白求恩。德国人物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

总体来说,78版教科书中外国人物形象意识形态色彩浓厚、比较单一、偏重符号化,反映的社会矛盾以阶级对立为主,所以,人际关系也多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斗争,除了革命性很强的人物形象,其他多为处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当然也体现了底层人民善良、助人、同情革命等优秀品质。总体的价值取向:爱国、爱党、革命坚定、无私奉献。这与1978年大纲要求选文要“有助于向学生进行热爱领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规定相呼应。  这受当时语文强调“政治性”的传统的影响,没有体现时代气息的人物形象,所反映的人物形象所处年代集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时代性不强。

(二)93版教科书外国人物形象塑造及其变化研究

93版教科书人物形象在国别上增加了法、英、美等经济、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国。国别上日趋平均,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和国际视野,这也是1992年大纲“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很好体现。

人物形象在职业方面淡去了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印迹的政治领袖、共产党员,取而代之的是文学家、艺术家、南极考察队员等更能体现时代精神、文化精神,同时分布的职业领域更为广泛的人物形象。其中,南极考察队员由美、法、苏、英、日、中6国成员组成。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教科书在人物形象塑造选取方面开始具有人文意识和放眼世界的眼光。93版在78版的基础上,保留了藤野先生、韩麦尔先生、白求恩、警官奥楚蔑诺夫的形象。93版保留的人物形象多反映了人类某些共通的,超越国界、政党、意识形态的美好品质或固有劣根性。相对于78版着力于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93版开始把关注的视野下移到学生自身,关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熏陶培养,开始用人物的性格品质、情感因素来熏陶、感染学生,“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也充分体现了大纲的要求。相对于1978年大纲,1992年大纲提出的“有助于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精神”显然更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切合学生实际。

(三)07版教科书外国人物形象的取向及变化

07版教科书中外国人物形象无论从数量、洲际、国别倾向上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人物形象在国别分布上涉及10多个国家,除了英、美、法、俄,奥地利、南斯拉夫、印度等不同洲际国家的人物形象也进入了教科书。07版中人物形象的职业/身份增加了诸如宇航员、商人、高利贷者、淘金者、舞蹈家等,反映了当代的科学成果、科技知识,以更为开放的心态欣赏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艺术,汲取人类共同的宝贵品质和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2007年版教科书在外国人物形象选取上更多的关注目光被投向了作为个体的人,开始关注作为个体的存在。同时更为注重能体现出人类共有的宝贵品质、精神的人物形象,无论面对困苦与挫折,还是面对诱惑与成功,做一个高贵的人,将弥足珍贵。如《热爱生命》中身处绝境、濒临死亡的淘金者,经过艰苦卓绝的搏斗,起死回生的传奇故事。《伟大的悲剧》斯科特一行在南极探险时遭遇了厄运,文中展示了他们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同时展现了他们的诚信,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这些是人类共有的高贵品质。

文学本身具有其特点,是一个民族文化和精神的折射,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性格和精神,虽然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存在着差异,但也能反映人类相同的生命形式和情感体验,教科书中精选的外国经典人物形象有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在培养人道主义及民主、科学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这也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以及“学会尊重、理解和容纳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多元文化”的原则,同时也适应了全球化的快速发展。07版教科书更多地站在了世界的高度和学生未来发展的远度精选人物形象,主要意图已经转变为使学生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了解世界、放眼世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等。

参考文献

[1]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课程教科书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黄显华,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2.

[4]汪霞.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董珂,女,1983年生,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材教法。

猜你喜欢

演变
论日本文化的复合性特征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