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综合能源服务规划
2019-08-01贾景姿曾鸣
贾景姿 曾鸣
摘 要:在供给侧改革的浪潮推动下,能源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在此长期过程中,必须建立以有效供给满足需求以及供需协同转化的新一代能源系统。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则需要大力发展综合能源服务,通过综合能源的协同转化,为能量供方提供服务,实现能量和能量服务的有效供给;同时,通过综合服务将能量的供需两侧联结起来,充分利用供需双侧资源。在此基础上,从投资、经营、激励三个角度提出能源服务规划建议,以期为实现经济、环境、安全的综合平衡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综合能源服务;能源服务规划
中图分类号:F426.2;F42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7-0177-03
当前,在全经济领域开展供给侧改革的浪潮中,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结构中的主要成员,煤炭行业成为其中最先通过削减产能参与供给侧改革的行业之一,并获得了良好成效。但与此同时,我国能源产业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能源总体供需失衡,其中石油天然气依赖进口,尤其是天然气阶段性价格畸变,导致严重的负面影响,国家能源安全受到威胁;同时,我国还面临着能源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超标问题,亟须改变。
基于以上问题,为配合整个经济领域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与高环境污染型的能源利用方式。而要将能源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则需要采取以能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多元能源进行平衡与协调的综合能源治理方式,把关注的重心从能源开发、转化、与输送等环节的单独运行转移到能源的整体管理上,即通过能源服务供应实现以供应需。因此,解决能源问题归根到底还是需要通过综合能源服务规划提高能源服务供应质量。
一、能源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相对于我国原有以刺激需求为主的经济政策而言,是将关注点放在供给侧。一方面,通过供给结构的调整,缩减传统消费的过剩产能,满足升级需求和新兴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摒弃原有的以消耗资源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新的以提质增效为主的精细型经济增长方式。其中的供给侧,并非狭义的商品生产环节,而是在到达消费者之前的生产、运输、分销等所有环节,供给侧所有环节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个不断循环运作并与其他系统交互影响的供给子系统。此外,真正的供给侧管理是不能割裂需求侧的单纯性供给管理,而是要与需求侧进行综合管理的整体系统优化。总结起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的是通过供给组成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有效供给,其着重点在于供给的有效性和供需动态平衡(曾鸣,贾景姿,201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前经济新常态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适应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利用解决我国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因此,能源行业迫切需要进一步将供给侧改革向纵深推进,以配合整个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首先,能源行业同样面临着经济活动中的普遍问题,煤炭产能过剩,首当其冲与钢铁行业一起开展了去产能的改革活动。原油、天然气依赖进口,国家能源安全受到威胁,价格起伏不定,等等。这一切能源问题都需要在供给侧开展改革,通过能量的有效供给,使供需有效连接,实现供需平衡(刘强,王恰,2017)。
其次,能源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能源作为必需的生产资料,使能源行业成为各行各业的供给方,对整体经济领域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重要影响。因此,能源供给侧改革更要深入开展,以满足服务消费新需求引领改革,从而支撑其他各行各业的供给侧改革(吴玉萍,张云,2017)。
能源供给侧改革指的是通过能源服务促进能量供给与能量消费相配合的整个能源开发生产侧、运输配送侧、消费利用侧各个子系统的整合,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供给有效性上,另一个是通过服务协同管理双侧资源(曾鸣,等,2016)。在能源供给侧改革这个长期调整的过程中,创建以提高供给有效性满足需求、生产侧与需求侧的协同转化为特征的目标能源系统。
基于能源供给侧改革的定义,分析能源问题发生的根源。煤炭、炼油产能过剩并非是真正的供给过剩造成的。实际上,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能源需求一直在增长,整体能源供给并不能满足需求。煤炭、炼油产能过剩,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响应国际碳减排呼声开展的煤改气及以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行动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天然资源禀赋少油气,同时原油、天然气进口都受到国际关系影响造成的。而电力行业火电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弃风、弃水、弃光现象的发生同样并非供给过剩造成的,而是由于地方政府无序扩建火电,导致火电巨量机组的超计划筹建,以及电网布局不合理导致窝电现象发生,而因清洁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导致其并网能力差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此外,煤改气工程的超期建设,是导致2017年底天然气价格畸变、供需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尽管在电力行业开展了需求侧响应,但由于服务供给乏力,需求侧对参与调峰意识普遍不足,导致高峰时节限电断电现象发生。
因此,通过能源供给侧改革,可以通过服务供给,充分调动需求侧资源,将供给侧资源与之对接,满足消费需求,实现有效供给,从而改善我国能源供给结构,改变我国能源利用方式,解决能源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实现供需的长期平衡。
二、综合能源服务及能源服务规划
綜合能源服务最初以节能服务的形式在电力行业出现,主要是由电网组建的服务公司向客户提供择时、限量用电服务,为客户降低成本,也称之为需求侧响应。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综合能源服务已不再局限于电力系统中的需求侧响应,而是包含综合能源供应和综合服务供应。综合能源供应涵盖电力、石油、天然气、冷、热等不同能量形式的转化、输送。综合服务供应则包括配送服务、节能服务、运营服务、信息服务等不同服务形式的提供(李扬,等,2018)。因此,综合能源供应商作为能源服务供方,不仅为能量的最终需求用户提供服务,还为能量供方提供服务。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推进,能源各行业间与行业内出现了融合现象,使一次和二次能源、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被打破,推动了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的出现。因此,综合能源服务存在的基础首先在于能源的互相转化性,例如,冷热空调把电能转化为热、冷能,三联火电机组把煤转化为电、热、冷能,等等,从而使能量流动在供方集体参与的供给子系统内进行;其次在于能源利用的可调节性,不同能源需求的形式、时点、地点、数量等可以调节、削减;再次,在于能源供给与需求的互相转变性,例如联网型微网系统,发电量充足时可以作为能量供给方通过主网供电,不足时作为能量需求方由主网输电(曾鸣,2016)。
基于此,综合能源服务能够为能源供给侧改革提供力量,倒逼能源供给侧变革,通过能源服务供给,实现能量与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新兴服务需求和传统能量需求,并最终获得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其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服务供给也是供给子系统的一部分,它与能量供给有机结合成一个和谐运作的整体系统,从而在新兴服务需求的引领下形成能量的有效供给。随着时代的发展,服务消费成为新需求中的重要一分子,有服务需求就意味着必须有服务供给,才有可能满足需求,同时能源服务需求主要在于实现用能的低成本、高效率,因此,通过能源服务的有效供给可以实现有效的能量供给(彭钰茗,等,2018)。
其次,综合能源服务可以通过为能量供给方提供服务实现供给系统的合理规划。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为能量供给方提供的服务类型主要有大数据等信息服务,也可以利用大数据为供给侧客户提供能源生产与輸配规划服务,甚至可以投资增量配电网,进行微网开发建设,提供能源配送服务和网络经营服务。提供服务的同时,则通过满足用能客户的需求,以有效供给实现了供需双侧的联结(何平,等,2018)。
第三,综合能源服务可以通过为能量需求方提供服务把供给侧与之有机联系起来。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为能量需求方提供的服务主要是针对需求侧客户提供用能规划,包括什么时候用能,用什么能量载体等,降低用能成本,提高用能效率。提供服务的同时,引领供给侧进行能源结构调整,促进供给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电力能源方面,综合能源服务引导需求侧响应,为顾客开展节能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削峰填谷,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系数,保证能源供给的有效性(杨铮,等,2017)。
要系统解决当前的能源问题,则需要通过能源供给侧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而能源供给侧改革的开展则基于能源行业的特点,需要构建新一代的综合能源系统。而要使综合能源系统顺利运行,需要综合能源服务有效协同供需双方的力量。因此,只有开展全面的综合能源服务规划,促使综合能源服务发挥作用,才能保证高效、经济、合理地整合和利用供应侧和需求侧资源,推动能源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入,并有效解决当前能源问题。
三、能源服务规划建议
能源服务规划要充分考虑综合能源服务的特点,融合综合能源供应与综合服务供应,在投资、经营等环节建立全面的激励机制,促使更多的投资主体愿意加入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的行列中,并在其中坚守经济有效满足能源持续性需求的服务目标。
(一)投资环节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售电市场放开,并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增量配电网,以逐步形成市场化电价。因此,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可以加大竞争,促进合作,推进能源市场建设。此外,为了消纳可再生能源,需要建设互联互通的能源互联网平台,以储能的接入、网络的构建、大规模即时数据处理等解决其间歇性、波动性导致的并网问题。这一系列综合能源服务设施投资规模宏大,单一主体无法负担全部投资。除此之外,边远地区的微网服务建设项目,主要目标是实现电力的普遍服务,投资回报率很低,甚至是无。采取多元化投资主体模式则会大大降低风险,并吸引更多的投资。
(二)经营环节
综合能源服务包括综合能源供应与综合服务供应,使能源种类多元、载体变换和服务类型多样,因此,凭借单一行业知识无法实现有效的服务供应,必须通过能源企业的跨界运作,融合各行业知识,并在完善的信息管理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有效的能量和服务供给。
最后,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需要利用价格信号为客户选择经济高效的能量载体和合适的用能时间、地点。这种价格信号一方面得益于敏感的价格机制,另一方面则源自全面的激励机制。在现有电力需求侧响应激励方法的基础上,需要建立可再生绿色能源的独特激励机制,在推动需求侧资源主动追踪绿色能源的同时,也激励能源服务供应商坚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服务方向。
参考文献:
[1] 何平,刘聪,迟福建,葛磊蛟,徐威,崔迪凡.电网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供应商转型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J].供用电,2018,(10).
[2] 李扬,宋天立,王子健.基于用户数据深度挖掘的综合能源服务关键问题探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8,(3).
[3] 刘强,王恰.中国的能源革命——供给侧改革与结构优化(2017—2050)[J].国际石油经济,2017,(8).
[4] 彭钰茗,曾方迪,李更丰.综合能源服务商参与多能源市场的决策建模研究[J].供用电,2018,(11).
[5] 吴玉萍,张云.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选择与政策设计[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8).
[6] 杨铮,彭思成,廖清芬,刘涤尘,等.面向综合能源楼宇的电动汽车辅助服务方案[J].电网技术,2017,(9):2831-2843.
[7] 曾鸣.基于能源互联网平台的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响应[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10):38-41.
[8] 曾鸣,贾景姿.能源行业中的供给侧改革[N].中国能源报,2016-01-11(002).
[9] 曾鸣,张晓春,王丽华.以能源互联网思维推动能源供给侧改革[J].电力建设,2016,37(4):10-15.
[责任编辑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