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受众为何要接触大众传媒

2019-08-01侯海涛

记者摇篮 2019年4期
关键词:传媒受众

侯海涛

【摘 要】任何一个人接触媒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动机,他总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或者某种愿望。那么,受众接触大众传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或许下面的小文可以做出一个清浅的回答。

【关键词】受众   接触   传媒   原因

诚然,每个人接触传媒都有自己的想法,目的不尽相同。有的是为了寻求情感的慰藉,填充家人或者朋友不在身边的感情缺失;有的是为了放松自我,减轻当今社会来自生活和工作的种种压力;有的是为了了解发生在身边或者其它地方的事情,满足与他人及世界沟通、链接的需求……但是总结起来,基本上不外乎是调剂精神、解决问题和增长知识三种情况。

一、增加情感慰藉,补充精神食粮

《人的情感需求》一书中说“人之所以为高等动物,主要就在于需要的多元化”。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情感的需求应划到哪个层次里不得而知,但它是最为重要的。人离开了情感的滋润定会迅速枯竭,形同朽木,不论你身处何种情境,拥有怎样的生存状况。我认识一位独居的老人,他的老伴早年过世,儿子远在美国。虽然家里的物质条件相当不错,儿子也总是及时汇钱来,但老人生活得一点都不快乐,他想念儿子、担心儿子,一个人的家和精神世界都是空落落的。于是老人每天与电视为伴,在电视剧中寻找家的温暖,在新闻联播中洞察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在综艺等节目中感受其它地方的风土人情,给自己单调的生活增加一些色彩。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的留守女人和留守儿童,他们面对的是闭塞的生存环境,承受着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畅想着与现实不一样的生活。这种情况下,他们常常通过一些视听传媒来了解外面的世界,感受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缩短与亲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由此看来,大众传媒,对于人的精神世界,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众所周知,我们衣食住行中的食,指的就是现实生活中吃的粮食。精神粮食,就是人类为了满足精神需求的事物。如果现实意义中的生活粮食有一千种的话,那么精神粮食的种类就更多更复杂了。其中最熟悉,也是最广泛的莫过于看书、看电视、听广播、看手机了,这些传播媒介都是精神食粮,早已人所共知,随着社会的进步,精神食粮也越来越多。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从而补充精神营养,获取精神上的快乐。

二、寻求解决办法,为生产生活服务

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而他们总是试图通过最广泛的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媒介就成了被关注的对象。有些人还常常通过大众传媒寻求购物的参考资料,增加与人谈话的资料。而一些老年人或身体行动不便的人,则通过大众传媒間接与社会接触,打破自己与外界隔离的状态。有一个老旧小区下水道总是出现堵塞的问题,居民找了多家部门,一直是治标不治本;今天通了,明天又堵了。无奈之下,居民反映给一档电视民生节目,第二天这档节目的记者和主持人深入采访了此事,发现该小区由于建筑工地的水泥、杂物等建筑垃圾都排入主下水道,一遇大雨,就会排泄不畅,造成小区污水横流。记者依据事实,联系了职能部门及建筑开发商,进行了整改,并对所有建筑工地进行了拉网检查,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问题,得到了百姓的认可。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妻,子女常年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来陪伴他们。为了缓解老人的寂寞,儿子给老爸老妈购买了智能手机,并教会了老人上网……从此,网络为老人打开了另一个世界,他们不但可以和儿女视频,还可以了解孩子们生活所在地的风土人情,拉近了与子女的距离,生活充满了新的色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的作用也越来越贴近百姓的生活,甚至成了一些特定群体无比依赖的生活工具和“伴侣”。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订票、网上预约看病挂号、网上百度查询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此种种,大众传媒真正成了大众的良师益友,让广大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更加的舒适和便捷。诚然大众传媒也并非是完全的纯净之地,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受众思想的问题,这些除了需要相关部门加以完善和解决,更需要受众不断提高审美标准,增长辨别能力,剔除残存的糟粕,取其长补己短,让大众传媒更好地为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三、开阔视野,增长文化知识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信息时代。随着科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融媒体、全媒体迅猛发展,网络更是呈现给我们一个美丽而精彩的世界。我们需要它,可以浏览信息。几乎每个网站的主页都分门别类设置了大到全世界,小到网站本身的新闻、信息。而且现在大多数传统媒介如报刊、电台等都有了网络版,你可以点击鼠标漫无目标地在网上畅游,作到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还可以收发电子邮件、在线查询等,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通信和交流。

另外,还可以进行论坛交流、网上聚会、发布求助、电子商务、远程互动等,网络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如今,上网已成了一项越来越频繁的活动。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活方式,对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有极大帮助。有一个即将中考的孩子,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去到处补课,也没有花费太多的补课费用,平时就是和大家一样坐在教室里学习,学习成绩提高却很快,大家都感到很纳闷,后来他自己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他说别人家的父母都担心孩子接触网络影响学习,看见孩子上网如同遇到了洪水猛兽一般。而他的父母因势利导,让他通过网络来学习。听名师是如何讲的、看名师是如何总结的、做名校的练习题,同时呢有问题就向网络老师请教,并做好每个月的总结……通过这样的过程,自己慢慢理清了学习思路,掌握了学习技巧,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了。如此可见网络有诸多好处,受众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科学合理安排时间,摒弃糟粕,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培养高雅情趣,遵守网络公约,不浏览不健康信息,不随便约会网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文明上网;真正把网络等大众传媒变成生产生活以及精神世界的良师益友。

总之,在如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大背景下,受众接触大众传媒的动机和目的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大众媒体时时洞察社会和受众的心理及精神需求,不断创新和改变,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受众的正常意愿,这样才能不被受众所抛弃;受众才能更好地信赖大众传媒、依靠大众传媒,助推大众传媒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辽中区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传媒受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基于传播要素的传媒供给侧改革思考
以高铁为媒介的辽宁城市旅游广告投放效果分析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